姜波
诗是最直接最集中最主观最自我的抒发诗作者的思想感情,诗,又被称作抒情诗,情差理性,情合呼理性那情便是合理,也无所谓情不情的。这世界民族狂热宗教狂热思潮狂热都是主观的,因情而生的,是走极端的,自己的髙高在上,不能客观的对待邻近,善长抒情的诗易介入其中。诗是最极端的文体,极端心理不利社会有序和谐的发展,极端心理是不好的,极端心理在动乱,极端心理写出的诗是不现实的,是自我局限自己偏执的往最有利处想。极端心理不好,写诗得防极端,写诗得近现实。诗是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的,对于文学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正常的社会正常的人生重要,那以过分的人及场景用极端的言词引起人们关注,想留下深刻印象的做法并不好,对读者没有益处也不利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的是正常的和谐的样子,诗歌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平淡,诗应往平淡那儿写。诗可写大的,可写美的,可写我的,人写大写美写我得客观,写诗的人得有常态情怀,人得向往正常,文字不强不弱不浓不淡不高不低。 
<红岩>理由:作为一部红色金典,小时后就看过红岩的电影,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用无数鲜血换来革命的胜利。我最钦佩的是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多么的来之不易。评价:红岩为了适应题材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成功的刻画了众多人物。尤其是一批类型相同的英雄人物,如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他们都是对革命有着坚定信念的地下工作者,小说不仅着重展示了英雄们如何战胜了敌人严刑拷打,刻画了他们超凡的革命意志,而且写出了这批同类型的革命英雄在有限环境里所展现的不同个性。 在题材上,红岩的立意,悲剧的处理上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壮烈,崇高和激越的悲剧风格。与之相对应的,小说在艺术结构上也颇具匠心。一主两副三条线索,汇聚在狱中任务身上,却没有一个中心人物或事件贯穿首尾,作者却能将其拧成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