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xin42
一等奖三年级:周妍辰 100分 (南门小学) 四年级:吴泽宇 96分(曙光小学) 五年级:王德君 90分(屯溪路小学) 六年级:熊江翱 99分(铁四局小学)二等奖 三年级:束子劲 94分(科大附小) 徐晓龙 91分(杏林小学) 四年级:汪天夫 92分(屯溪路小学)许一凡 92分(少儿艺校) 五年级:陈梦圆 88分 (双小) 陈硕田 83分(六安路小学) 六年级:林一凡 88分(铁四局小学)蔡双隆 82分(六安路小学三等奖三年级: 王方昊 89分 (六小)郭卫冉 88分(屯小) 谢朝润87分(六小) 罗纯子 86分(青小) 陈林锟 86分(屯小)刘玉洁86分(双小) 四年级: 沈钰姣 90分 (虹桥)李思宇88分 (青小)朱瑞珂 83分(青小) 王新妮 82分 (六小)王明昊82分(六小) 五年级: 沈振华 82 分 (屯小) 胡浩宇74分(前进) 林志伟72分(双小) 邓秋硕 72分 (屯小) 尚珂 72分(红星路) 六年级: 童建民 80分(潜山路)蒋云泰80分(青小)蒯俊虎 78分(双小) 王珺74分(卫岗)孙旭寅74分(杏林) 
关键词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它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正文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事实根据(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前人的相关论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结论结论应是毕业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分数的初步认识》全国一等奖是张齐华。2005年在安徽黄山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那节课以精妙的教学设计和近乎完满的教学演绎,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他是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张齐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一直致力于数学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曾获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进行专题报道;参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他的荣誉成就2000年,执教的“平均数”因充分关注“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听课教师中引起颇大反响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有关“平均数内涵”的大讨论。2001年,执教的“简单的统计”因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现场的调查,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在江苏省“教海探航”颁将活动中获得充分肯定。进入新世纪,永不满足的他开始了对于数学文化的关注、思考和实践。其间,从“走进圆的世界”中对于数学历史性及数学美的关注,到“美妙的轴对称图形”中对于自然、社会、民俗等众多文化领域的有机涉猎,再到“因数和倍数”中对于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魅力、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等文化力量的有效开掘。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他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足音。
第三届“佳一杯”全国小学生数学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第三届“佳一杯”全国小学生数学大赛 决赛获奖名单 获得一等奖《数学小冠军》奖的: 三年级:周妍辰 100分 (南门小学) 四年级:吴泽宇 96分(曙光小学) 五年级:王德君 90分(屯溪路小学) 六年级:熊江翱 99分(铁四局小学) 获得二等奖《数学小天才》奖的: 三年级:束子劲 94分(科大附小) 徐晓龙 91分(杏林小学) 四年级:汪天夫 92分(屯溪路小学)许一凡 92分(少儿艺校) 五年级:陈梦圆 88分 (双小) 陈硕田 83分(六安路小学) 六年级:林一凡 88分(铁四局小学)蔡双隆 82分(六安路小学) 获得三等奖《数学小明星》奖的: 三年级: 王方昊 89分 (六小)郭卫冉 88分(屯小) 谢朝润87分(六小) 罗纯子 86分(青小) 陈林锟 86分(屯小)刘玉洁86分(双小) 四年级: 沈钰姣 90分 (虹桥)李思宇88分 (青小)朱瑞珂 83分(青小) 王新妮 82分 (六小)王明昊82分(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