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_jim
泰山学院代码是1045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泰山学院(TaiShan-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21年3月,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78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万人。截至2018年1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截至2017年10月,学校设有14个专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1999年,泰安市市属5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泰安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泰山学院。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1月,学校拥有“十二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十二五”、“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14个。截至2018年1月,学校“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140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56项;获专利54项;发表学术论文2565篇,被SCI、EI、SSCI、CSSCI收录526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8部。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月,学校拥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一五”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个。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东北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5所院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246人,其中专任教师9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757人,教授、副教授33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省中青年学术骨干、省级教学名师及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从中国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聘任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330人。教学建设学校是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截至2018年1月,拥有中国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1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个。教学成果截至2018年1月,学校近年来先后完成192项教学改革课题,有14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文化创新、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电子商务、艺术和体育技能等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70项、省级奖励450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均在30以上,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合作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自1982年开始常年聘任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至2018年1月,已接受5个国家的留学人员;1999年被国务院侨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多名教师被公派出国任教,举办泰国华文教师培训班。2014年,学校开始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圣劳伦斯应用文理和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学术资源据2018年8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07万册,中外文期刊3727种,电子图书75万种,各类数据库资源28个;收集整理了集文学、文化、名人、历史、民俗、宗教、旅游等各类泰山文献近2500种、4100多册,建立了泰山文献目录、泰山文化名人、泰山封禅祭祀等数据库。图书馆馆藏古籍1227种13063册,其中善本252种1814册。主要包括明清刻本、名家稿本、影抄本、拓片、批校本及明清时期的地方文献等,特色馆藏以经部小学类为最,另有集部别集类善本多种,已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29种。有(明)杨士琦等辑崇祯八年刻本的《历代名臣奏议》;(南宋)罗泌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刻本的《路史》;(清)徐学干等编注康熙二十四年武英殿刻本的《古文渊鉴》;(清)朱彝尊撰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曝书亭集》;(清)汪立名辑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刻本《钟鼎字源》;(明)高启撰清康熙(1644~1911)刻本《高季迪先生大全集》;(明)归有光著清乾隆癸卯年(1783)的刻本《震川先生集》;(清)庐见曾辑,乾隆二十一年的《雅雨堂丛书》等等。特色专业及学科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影像专业群(包含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等)、临床医学专业群(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专业群(包含药学、临床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护理专业群(包含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专业:旅游管理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一五”重点学科:美术学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有机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泰山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自1958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校园坐落在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南麓,毗邻省级旅游度假区——天平湖,建有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命名并设在高校的第一座图书馆——万里图书馆。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面积1445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46万元,实验、教学、网络设施先进,基础设施齐全。万里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65万册,电子图书9000GB。设有19个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85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252人,其中教师8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636人,教授、副教授30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省中青年学术骨干、省教学名师及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2人;从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聘任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208人。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按照“品德为本、能力为上、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加大教学投入,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现有省级本科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特色专业25个。软件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创新试验区。“泰山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十一五”以来,先后完成184项教学改革课题,有25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2011年,学校申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全国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成为全国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10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60项、省级奖励417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屡创新高,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连续6年名列驻泰高校首位。学校是驻泰高校中唯一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均超过30%,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现有省级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平台)5个。与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院校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201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1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建有泰山研究院等14个科研机构,建立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26个。“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28项,其中,教师503项,学生2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28项;发表学术论文5949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94部,获得专利45项,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703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45篇,458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泰山学院学报》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全国社科优秀学报,其中,“泰山文化研究”被评为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校积极参与泰安市经济社会建设,先后开展各类服务项目210余项,在泰山文化研究、泰山文物普查、区域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样品分析与测试、中小学顶岗实习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注重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重视培养师生的开放竞争意识和交流合作意识。先后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自1982年开始常年聘任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接受5个国家的留学人员;1999年被国务院侨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多名教师被公派出国任教,已成功举办两届泰国华文教师培训班。2014年开始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圣劳伦斯应用文理和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近年来,学校坚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向善向上”的校风,倡导“勇攀奋进”的校园精神,秉持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办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山东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