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xue704
导语: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下面是600字作文:我眼中的苏轼,欢迎大家过来阅读与参考。 我眼中的苏轼600字作文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仿佛是一扇古铜色的门。我推门而入,仿佛看到苏轼站在时空虚空的另一头向我掂须微笑。 一首《念奴娇》,将豪放派诗词艺术推至了顶端。苏轼泛游赤壁,留下的是两篇名赋与一首怀古之诗词。读《赤壁赋》,读到“叹吾生只须臾”两句,忍不住启唇轻诵。当时呈现在东坡面前的应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着千年贯穿古今的线索而来,在我面前停格,打动的是自古而来千万的文人墨客。在《后赤壁赋》中上下颉颃翻飞的黒雁,不仅入了苏轼的梦,更是让我心头一悸。若不是苏东坡,北飞的雁儿又怎会名垂千古?苏轼善文,更善感概啊。 若只是犷野豪放与荡气回肠,苏轼这千年前的男子并不会倾了我的心。你不会不知那悲怆凄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深情的悼亡词,是东坡为亡妻王弗所作。那描绘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毛笔,写起旧人描眉的动作,竟如此深入骨髓。且看那“小轩窗,正梳妆”,那“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都是无法离世的痛楚与哀愁。遒劲的风吹过荒山野岭,吹过王弗安眠的地方,你可听到苏轼哽咽中念诵的词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苏轼的一生中,乌台诗案是他征途日渐消沉,文技每况愈上的转折点。黄州,一个凄凉的城,囚住了苏轼的形,却囚不住他的神。他自比孤鹏,在梧桐树枝头飞过,哀鸣,愤懑不平。“谁见幽人独往来”,东坡不忧亦不恼,甘做幽人,独来独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不攀高枝,不附权贵,气节让他不肯择木而栖。“缺月挂梳桐”他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明月松间照”时,他把酒临风。任长廊上的清风贯穿春秋,苏轼不觉苦闷,有词足矣。 苏轼,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有一往情深和高洁的气节。千年后的我懂得他,在他的笔锋间如痴如醉。哪怕今后阅文无数,苏东坡在我心中的位置,也是无可取代的,我坚定! 我眼中的苏轼600字作文二 你说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你说他用理想的风格编织出一个个豪迈的形象,你说他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经历的'失败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当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诗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字里行间无一处不吸引着我,仿佛让我身历其境的感觉。 今天有幸又阅读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了解到诗人你虽然41岁了,并且身处离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对现实却充满希望,我不禁的轻笑了:何曾几时你也是年少气盛,在官场的险恶并没抗击了你对政治的抱负(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贬离京州,清贫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遥自在,销蚀不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从诗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洁的月光下与丝丝凉意相交成影,好一个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为何圆又明?你豪爽地举杯对月,一股淡淡的忧愁散开,没有亲人的陪伴,只有饮酒起舞,习习的古风伴随你的愁与情,交织、旋转、倾泻成一曲散漫的乐章。庭院中弥漫着酒的醇香,你说:岂望回朝做番大事业,却终怕遭小贼诬陷,何时才是我施展抱负之时?可是话锋一转,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虽不能为帝王世家出谋划策,但祈愿天下人有难如何?这时,天空似明朗了几番,一时心中的阴霾犹如清风飘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人写的词,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写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写的很美却无法与”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实,我并不懂得诗词,但我只是靠感觉来发现,来察觉。很久,我才知道东坡肉是不是也与苏轼你有渊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中秋之夜这豁达的情怀里,苏轼,我也许并没看透你,但你对祖国的热爱,对一切事物的豁达,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秋风般的拂绕,让人着迷的诗文,欢愉着动人的音符,一切都将被风深埋心底,传颂远方…… 
这是我的古代文学史的课后作业仅供参考与苏东坡有关的四个女人苏东坡一生颇有女人缘,除去母亲和几位当朝太后外,还有四位女人在他生命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苏东坡毕生念念不忘的情人就是他的堂妹,因为同姓而无望联姻,苏东坡也只能将这情谊深埋心底。苏东坡旅途中曾在堂妹家居住三个月,期间他写下两首诗可供细细品味。“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最为露骨。堂妹去世后,苏东坡“此心如割”,写下一往情深的祭文。在他年老体衰之际还特意到靖江堂妹坟前悼念,并写下第二次祭文,情辞真切,悲伤不已以至第二天竟面壁哽咽卧床不起。堂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是远在天边的星星,是倒映在苏东坡心里的一个梦,泛起一生的涟漪。苏东坡十八岁时娶了王弗小姐为妻,王弗二十六岁去世,著名的《江城子》就是苏东坡为了纪念她离世十周年而写。王弗深知嫁的是一位才华横溢天真直率的诗人,但并不一味崇拜,而是了解他的性格弱点并时时提醒使他免受其害。这位苏太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她有知人之明,常告诉丈夫什么人应结好什么人需远离,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幕后听言”。她务实且明晓利害,可以算得上苏东坡年轻时的一位老师了。年轻狂躁的苏轼也正需要这样一位精明的贤妻来辅佐。闰之是前妻堂妹,从小就对苏东坡心存敬佩赞赏。闰之不论丈夫沉浮穷达,始终心满意足,从未怨尤。在杭州时期,苏东坡身边官妓成群,被佳人簇拥,苏夫人心中自是不自在。但她深知自己丈夫是连皇帝都管不住的,只有信任了解才是为妻之道。她秉性柔和,遇事顺遂聪明解事,办事圆通,为苏东坡做家乡菜,养孩子,一心要做个贤妻良母。这样一个女人,她有一个天才丈夫,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终能拴住丈夫的心,有点儿像《人在囧途》里的李成功的妻子。苏东坡一生的几个女人中,朝云最称知己。有一次,苏东坡问家中几个女人他便便大腹里装有何物,别人都答诗书学问墨水之类,只有朝云一句“你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博得东坡舒心一笑。他们相差二十六岁,但情爱不减甚至浓化成一种共同追寻仙道生活的友谊,或可称作知音之爱。苏东坡把朝云称作天女维摩,以示朝云在自己心中的纯洁地位,情爱中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情绪。朝云患疟疾去世后,苏东坡更深以朝云幼子夭折为恨,此后鳏居。苏东坡是官场的落魄人,但在爱情里他又何等幸运地遇到了这么四位女人。在青年时,他遇到了得力助手王弗;在中年时,闰之陪他走过坎坷的二十五年,不离不弃;在老年时,红颜知己朝云为他营造一份心灵的宁静;而在其整个人生,苏姓堂妹成了他最隐秘的心事和难以割舍的情怀。贾宝玉也颇受女人青睐,对照一下,不难发现,王弗就像宝钗有经世致用之才,可匡助夫君成就官宦伟业;闰之像袭人是个办事圆融的贤妻;朝云像黛玉是夫君的知音,最是可贵。至于痛失堂妹的心情则与宝玉悼怀晴雯的情景相似。这样四位女人使得苏东坡的人生添了几分圆满,使得其命途不至于太孤独多舛。歌德说,伟大的女性引导人类飞升。作为天才诗人背后的女人,她们不该被掩在苏东坡的美学价值里而被逐渐忘却。 另附我写的关于苏轼论文的提纲 也算是给你提供一下思路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苏轼生平及诗词创作中所体现的人格魅力 (一)超然自适——为官者的退隐之心 (二)旷达清淡——文艺家的人生态度 (三)耿介豪迈——士大夫的政治性格 (四)仁政爱民——父母官的民生关怀 (五)悌友孝亲——普通人的伦常之道 (六)傲骨柔情——大丈夫的脉脉温情 二、苏轼人格魅力形成的原因 (一)仕途的升迁起伏 (二)文化思想的承传 (三)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对苏轼人格魅力的评说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