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锋锋
确保正常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是实现学术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学内部,良好的学术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树立优良学风,培养正直、诚信的拔尖创新管理人才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影响作用,要使研究生形成一种遵从学术规范,严格学术道德的良好学习氛围,使每一个研究生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通过实现他们自己的更好的价值,才能对经济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今后学术研究的质量,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专业课学习、课题研究、奖赏评估、毕业授位等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不端行为中,其主要表现为以不符合学术道德标准的方式来达到获取学位的目的。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课程考试、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乱写、篡改、伪造科学研究资料,请他人做实验;撰写论文,甚至在网上买卖论文,以及在论文发表过程中一稿多投,随意署名,其他不良行为,如引用不当。 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的主观故意和他们的动机,可以把学生的失范行为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过失违背”。 paperfree论文查重小编告诉大家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1)缺乏教育的环境。教育领域偏离科学研究精神的现象日益增多,而指导教师在指导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缺失,使部分研究生没有对科研的严肃性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不够严谨,最终形成了剽窃、剽窃等失范行为。 (2)缺乏个人培训。尽管我国大力提倡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但要真正使学生在学习遵守社会科学技术研究的道德行为规范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假如幼年时缺乏对科学研究基本道德的培养,个人也不够重视,一旦真正开始科学研究,就容易出现失范行为。它二是故意违反。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身作则,细心指导,严格要求研究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研究生仍有可能发生失范行为。 
学术规范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时应遵守的规则和范本。学术规范的内容涵盖以下三个层面:(一)逻辑层面,主要规范逻辑思维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交代学术缘起、问题意识、已有研究、个人独创和理论发展等,以确保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达到思想的深化和学理的创新。(二)方法层面,主要规范研究的路径、边界与方法等,包括说明源流传承、范式依托、理论框架、分析模型、方法创新等。(三)形式层面,主要指文本规范,包括文献索引、引证出处、参考书目、注释体例等。有研究将学术规范概括为“形式上的学术规范”和“实质性的学术规范”。前者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关心这些成果在内容上是否具有原创性于是否对研究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的推进厂只关注形式上是否具有合法性。如是否具备中英文标题、内容提要和关键词,是否具备主要参考文献;有没有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有没有抄袭、剽窃、作伪注和篡改数据等。后者则指人们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但关心是否遵守形式上的学术规范,而且更关心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原创性,是否对研究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的推进意义。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学术规范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一是学术规范有助于彰显学术研究的价值,使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和专业化。二是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强调学术史的研究和学术传统的养成,从而推动学科发展。三是学术规范有助于解决学风建设问题,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行为。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规范不一样,学硕和专硕的要求不一样,每个学校的又大同小异,但总体上说,论文的结构是有中英文提要,有目录,有正文,有参考文献,有备注(注释),有附录,有致谢等。有字体、字数和排版要求等,查重率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否则不能答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