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iru
选题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来展现的,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科学问题、工作问题、方法问题等需要解决,一篇学术论文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个小问题即可。在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的时候,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这篇论文要解决一个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一定要做到在下笔之前心中有数,否则,写出来的论文如果自己都不清楚写了些什么东西,审稿专家看了后更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2、科学性原则。论文是学术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位论文,不是领导的讲话稿,不是随笔,一定要让人看到题目就能感受到其学术价值含量。3、精准性原则。学术论文的题名要精准地将解决的问题、方法体现出来,不能太宽泛、太笼统。宽泛、笼统的题目只能说是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题目,学术论文的题名要聚焦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4、适合性原则。这里讲的适合性,主要是从论文选题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要适合作者自己。好的题目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来的。你所选择的学术论文题目必须要与你的学科、专业相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须是你自己能够驾驭的、熟练掌握的才行。论文题目与自己的知识积累、智力储备和研究经验积累不匹配的话,“一切皆是浮云”。选题方法:1、浏览捕捉法。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2、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或思路,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选题范围,然后通过阅读别人的成果验证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是否对别人成果的简单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初步想法或思路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暂时还没有成果出版,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对这种“灵光一现”的思想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要反复阅读、论证。3、小题大做法。著名学者胡适主张从小题目做起,他说:“题目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上可以得到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研究生的学术论文选题有大小、广狭之分,大的题目可以大到需要众多研究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小的题目可以小到只研究具体的工作问题,甚至小到一个指标的确定、变量的赋权等。只要研究深入,能提出新见解、采用新方法、提出新思路,小题目也可能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小题目反而能写出有价值的大文章,大题目倒难以驾驭,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4、知识迁移法。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们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一般已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时候本学科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成熟的理论、方法可能一时不能有效解决新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迁移。我们经常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阅读文献,就在于为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将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来感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迁移得当往往会激发同学们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5、旧瓶装新酒法。学术论文的创新一般体现在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三个方面,旧瓶装新酒法就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旧瓶指的是相对陈旧的选题,即针对同一选题已经有许多文章了,新酒指的是相对较新的观点、理论或者作者通过调研原始采集的数据和案例。扩展资料:论文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面临的一大作业,论文的基础就是选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十分广泛,各个学科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为实践服务,所以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注意本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所选的题目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这种问题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人民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第二,要注意主体的理论价值。上面说道我们要注意课题的实用价值,但是就不等于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不是提倡必须要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与总结调查报告有着本质的区别。 
哲学是探索人内心的学问,仿佛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较远,因而一直以来在考研的报考浪潮中远不如经济、管理、计算机之类的学科火爆。有些人要问,学哲学出来做什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哲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等,从事的职业也多与思想工作、行政工作有关。不过南方北方哲学人的“处世哲学”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南方学哲学和在北方学哲学今后所走的道路也许是截然不同的。以下是查找到的近期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北京:学术天堂 有人说哲学的真正天空在北方,耳熟能详的哲学家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艾思奇、金岳霖、冯友兰、朱光潜、张岱年等几乎都来自北大,而他们的弟子们则继续在北大、北师大、南开等高校撒播学术种子。如此深厚的学术底蕴,令北方哲学界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学术创造力。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一的蔡同学说:“在北京,哲学研究的气氛很浓,也有很多机会见到世界各国的大师。经常有一些哲学名家在北京的高校开讲座,同学们积极地互相转告,导师也鼓励我们走出校门到其他高校去听课。而且哲学在这里并不会被当作冷门学科,几乎人人都能跟你‘拽’上一两句哲学,有时候在外边和人聊天,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哲学爱好者。”谈起未来的打算,她说自己的目标是申请教育部公派留学资助项目到德国留学,然后回国当老师。“现在有许多这样的项目,哲学虽然在就业方面不如其他学科,但仍然是许多奖学金和基金组织的重点资助对象。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能够拿出让专家眼前一亮的论文,获得高额奖金还是很有把握的。” 上海:学以致用 如果说北京的哲学学生都秉持着“传承学术”的态度,将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为依然能够与哲学打交道,那么上海的哲学学子更像是“学以致用”,把哲学思想转化成一种策略和态度来用于生活,转战职场。 著名的战地记者闾丘露薇、传媒集团老总虞峰都出自复旦哲学系。据说在上海,哲学绝对不算冷门专业。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党政机关都活跃着哲学系学生的身影。前不久,复旦哲学系继火爆一时的“国学班”之后再度推出“西学班”,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西学班的培养重在精读西方哲学原典,包括《圣经》、《理想国》、《社会契约论》、《国富论》及柏拉图、卢梭、莎士比亚、斯宾格勒等经典著作。复旦人文智慧课堂项目负责人杨文表示,全球化背景下,如果要解读文明交融背后的密码,掌握与西方世界进行对话的主动性,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西方的文明,这样才能拥有深远的视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复旦哲学系开设的管理哲学等课程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追捧,而哲学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也总是围绕企业哲学、经济哲学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课题,他们和其他专业人才一样能够一路闯关进入宝洁、强生、通用等大公司的最终面试。{ 湖南大学生论坛}
硕士论文,选题其实很简单的,跟导师讨论下其实开题报告根本不严格的,等你论文写出来之后,可以按照你的论文重新修改开题报告不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