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己致敬
对于低碳生活,人们遭遇着类似的尴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却不得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专家指出,尽管人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却可以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不可能过“零碳”的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同时,养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加入到低碳一族当中并非难事,“低碳生活”细节贯穿在家居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拿日常生活用电来说: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接触良好才能节电;电水壶的电热管积了水垢后要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提高热效率;熨烫衣物最好选购功率为500瓦或700瓦的高温电熨斗,不仅升温快,还能节电;所有的家用电器尽量不使用“声控、光控、遥控”等作为控制开关,这样可节电10%~15%。这样看来,每个人都能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积极的贡献。或许有人认为,即使自己“低碳”了,也挡不住工矿企业的违规排放。但是,冰川融化、气候恶化,每个人都将受到惩罚。“低碳生活”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新的生活质量观。需要厘清的是,过“低碳生活”,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低碳的真实含义是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如欧洲现在建设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隔热层可以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在交通领域,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实上,每一个普通公民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尽享“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环保网站“互联网森林”的首页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减排案例就生动有趣: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1克;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调调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3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召开,但很多人还是对“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实,“低碳”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每一样物品的生产都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都会带来碳排放,你废弃的东西也许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购买新的生活用品,自然会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 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听说在网上转账,不仅能避免在银行排队,还能减少纸质单据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于是我便开始向朋友学习在网上购物、交水电费、交电话费等,非常省时省力。 我不仅在家中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在单位也是如此。比如,尽可能少用打印纸,用过的打印纸反面再打印一次,能通过网络传阅的材料、文件,都用电子邮件发给领导和同事。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这是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改变过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告诉你怎样计算“碳”消耗量,生活中的减碳常识有哪些?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计算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你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吗?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785。也就是说,你用了100度电,等于你排放了大约5千克二氧化碳。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公升数乘以7。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碳强度系数”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91。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种树就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需种植的树木数(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3。这些金点子中,涉及到洗衣机节水、食物储藏、烹饪、厨房节水、厨房去污、居住节电节水、汽车出行、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节电。现在,这些金点子已经被整理好收入低碳生活指导手册中。如,同样长的洗涤周期,“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标准洗”更省电;如果每个汽车司机都注意给轮胎及时适当充气,车辆能效就能提高6%,每辆车每年就可以减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
环保倡议书 相信每个人都想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度过岁月吧! 要想给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要注意身边的生活。 由于世界环保卫生过差,这些都表现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它会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的影响,所以,我真诚的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 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2.节约用纸:打印过的纸用来做草稿纸;用打印过的纸的背面再打印。 3.为环保作出贡献:多种花草树木。 4.爱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 5.用完水或电就及时关紧。 我知道,这几点小小的倡议还不足以代表我的爱国之心,所以我决定再为祖国写更多的倡议书,希望你们能接受我提出的意见,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爱国。 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做好小主人的榜样。 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不管去到那,不乱丢垃圾,都不随地吐痰,做好一个小客人,不让人取笑。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逐渐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在我的家乡陆川,一条九州江贯穿县城。听老人说,以前九州江的水清澈见底,河畔的沙滩上还不断地涌出温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夏天,人们还常常到江里游泳。而现在,九州江变成了“排污江”。河水混浊,还夹带着恶臭,各种垃圾漂浮在江面上,温泉大大减少,需要用抽水机才能抽上来,人们再也不敢到江里游泳了。难道这不是人们破坏环境的恶果吗?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好好保护环境、清洁环境、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将来,也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手、洗脸;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节约用纸,多用手绢、抹布,尽量两面使用纸张。 2.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 3.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和餐盒等。 4.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 5.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的位置。 6.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 7.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原本已经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记住,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亲爱的XX:您好!什么是低碳呢?简单地说,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地球处于危机状况。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碳排除,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了,导致物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了,导致山体滑坡、洪水、泥石流等灾害……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有义务去保护环境,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温暖的家园,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家园里,就应该好好的爱护、保护它现在,每一座城市都在倡导低碳生活,只要我们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能源,就能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环保、更绿色以“低碳”为标志的全球大环保时代已经到来。2010年被媒体称为中国的低碳元年。“低碳”已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新理念,“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新文化、新经济、新生活。作为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建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低碳生活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而从长远看,低碳生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低碳生活提倡的是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即克服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消费至上理念,戒除“便利嗜好”、“奢侈和面子消费”,尽量减少、纠正高能耗、高浪费的消费。它既不同于因贫困和物质匮乏而引起的消费不足,也不同于因富裕和物质丰富而引起的消费过度,而是一种不追奢、不尚侈、不求多、不唯量的健康、平实、理性和收敛的消费方式,既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又时时考虑为人类的发展保留和储蓄应有的空间和资源。低碳生活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很多人曾有过这样的顾虑,认为高排放才有高质量的生活,低排放就是贫穷。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误解,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看到,在较高发展水平情况下也可以是低碳的。如在使用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绝大部分国家依赖可再生能源,丹麦基本上依靠风电,挪威、瑞典则依靠水电。事实证明,这些国家碳排放很低,但生活水平却很高。低碳就是在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的情况下,给人体提供舒适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健康。所以低碳不但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反它将人类的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低碳生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低碳生活,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所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人人都有能力过上一种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坚持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低碳生活,从所有人的心里开始………… XXX
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而面对今天地球的现状,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 举目四顾,好些地方,青山不再青,绿水不再绿,河里流的是臭水,山上倒满的是垃圾,满眼都是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废水废碴废旧电池废塑料…… 你可知道,被你随手丢弃的垃圾需要多久才才会分解?让我来告诉你吧,塑料瓶:450年;易拉罐:200—250年;铁罐头盒100年;油漆过的木板:13年;棉织物:1—5个月;纸片:半个月。 地球只有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地球,并实施大规模移民。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我们必须善待地球,不再做伤害地球的事了。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节约用水,中国是缺水大国,好多地方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想想这些,你何忍心让清清流水白白地从你手下流走?所以当你刷牙时,请关上水龙头,等要清洗时再拧开;当你在身上涂抹肥皂时,请你关上淋浴龙头,等要冲洗时再打开。 为了地球的明天,不要再乱丢垃圾,不要捕猎野生动物;不要乱采滥开矿产资源,不要污染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地球的明天,请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你可知道,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这意味着可以少砍17棵大树。过期的挂历纸可以用来包书皮,你用过的课本可以留给低年级的同学再用。请记住,即使是一张废纸,还可以再生两次。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理解和支持家庭垃圾分装。如果我再告诉你,回收5万吨废铁,可以建造36个埃菲尔铁塔;回收6000吨废铝,可以生产74架空中客车飞机;回收120万吨玻璃,可以建造254个罗浮宫玻璃金字塔,那么请你想一想,就因为你懒于分拣,被你随手扔掉的将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啊!
浅谈“低碳生活” 对生活的影响 这2009年年底的气候大会中“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