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8

晴天里的阳光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传统节日怎么写好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anfeimeimei

已采纳
清明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不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又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逝去而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与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苍凉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灵魂。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缅怀和祈祷。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血丹心的文天祥——八百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国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情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墓前,我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烧一柱香。清明节,你们就是不朽的忠魂! 心灵的节日 花的缤纷,叶的凋零,乃至一滴露水的坠落都能引发无限感触,那么节日呢? 三千年的咀嚼,那些节日,早已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日子,它牵系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感,是一个民族跳动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寄托了一个民族对故人的哀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诠释了一个民族对团圆的渴望…… 端午节,一个节日何以持续了两千年?也许在你的心中,端午节就是飘飘渺渺的屈原、密密麻麻的粽子、浩浩荡荡的龙舟。可是当你想到那个“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时代,想到那个面容枯槁、行吟河畔的楚大夫,想到《离骚》《九章》《天问》,想到爱国爱民、嫉恶如仇、宁死不屈……你才恍然发现,自己错了。原来那沉向江底的粽子恰恰是民族文化的积淀,那驰于江面的龙舟托起的却是炽热的灵魂。 端午节,心灵的节日——文化的积淀,民族的纪念,持续了两千年!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寂寞的长安城被花灯点燃。这一夜,封建社会似乎没有了等级的森严,紧闭的皇城也为元宵节而敞开,就连卑微的宫女都可以尽享长安街头的繁华。夜市上,王公贵族、平民布衣眼中的花灯,是同样的炫目! 唐朝——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封建社会的盛世,象征着开放、包容、繁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这页历史不致荒芜,不致被人遗忘,今夜,长安城的花灯是那样明亮,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开放的胸怀! 元宵节,心灵的节日——平等的向往、民族的开放,颠覆着腐朽的封建王朝!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请不要轻易叹息崇洋媚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要知道,这正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和接纳,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博大。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民族心的跳动、都是一次民族灵魂的升华。 节日,心灵的节日!

论文传统节日怎么写好

97 评论(13)

Sika563

抓住节日的特点,平时过节都做了些什么1、分享节日文化(如来历、习俗、传说、文学作品等)。2、充实节日生活(合理安排、充实、快乐、有意义)。3、书写真情美文(欣赏范文、揣摩技巧、实战演习)。可以巧设悬念、一波三折;精心构思、新颖立意、引诗用典、增添文采、综合表达以及开门见山等写作技巧。 来表达作文中的某事
180 评论(9)

殷心丹丹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是家家户户团聚、吃月饼、赏月的时候。遗憾的是今年我们在潇潇的秋雨中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中秋节,但是,浓浓的节日气氛依然没有被冲淡。晚上,我们围坐在摆满水果、月饼的桌子旁,各自品尝着美味可口的月饼,喝一杯浓香扑鼻、甘甜润口的桂花酒,妈妈饶有兴趣地讲了中秋的由来,还讲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精彩的神话故事。在大家兴奋的时候,我兴致勃勃地弹了《小夜曲》、《忠实泉》……几首优美动听的钢琴曲,给节日的夜晚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在这欢庆的时刻,我不禁想起了祖国宝岛台湾,期盼能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祖国大团圆。“举杯邀明月”,我愿明年的中秋之夜月更圆月更亮。
279 评论(9)

a791649892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一】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这天大家会聚在一起包元宵,吃元宵。南北对于元宵和汤圆的称呼有所不同,但是在一起过节的寓意都是一样的,预示着大家团团圆圆。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
31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