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行千里
有一些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了很多的老人,有些人非常不自信,总是非常的谦卑,影响了他们的决策,为人处事上也有一些影响,也体现在了行为习惯上。 
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个两面性如果用最直接明了的方法讲的话,就是:利和弊。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面那么广,还真没办法用一句话简单直接准确的概括。《周易》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同样的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对他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望庐山瀑布》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也是这个道理,同一个人看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世界上最优秀卓绝的文化,她不但让中国人懂得 礼义廉耻,懂得 仁义理知信,还让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 有纸写字作画,有火药作枪炮御敌,有精美丝绸暖身,有指南针作向导在大海或沙漠中行走时不再迷失…… 近代,随着一大批野心勃勃海归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讲的 “学夷人之长以制夷”思想土崩瓦解,中国传统文化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几千年的文明古迹,精美建筑多数被拆除,或者以“保护性修缮”之名修得面目全非,处处是西式高楼林立,中国人说话时也以中间夹杂着ABCD而自豪,很多小学生中学生,连一篇像样的中文文章也写不出来,却整天为学英文而发奋图强。总观前后上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利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有仁义道德,上通天文俯察地理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弊是 教导人们做一个有仁义道德,有通天文俯察地理的人。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也是她致命的要害呢,就因为她的仁义道德,让她在一个不讲仁义道德的年代被一些不讲仁义道德的人钻了空子,使自己在自己的地盘都无法立足,就因为她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高深理论,让一些肤浅的蠢驴们人云亦云,说她是封建迷信,以颠覆她为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古文明古文化延绵五千年至今的国家,足可以证明其生命力之强大。古老的文明、昔日的世界中心在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潮流中,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差点亡种亡族。那时起,我们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反思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文明,也就是其糟粕。上世纪初以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对中国原有制度和文化等的重新认识过程。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最大缺点,或叫糟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专制的文化造成几千年王朝不断地更迭和"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这一专制文化,在历史之初或朝代之始,还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但随后慢慢地变味,出现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再就是官逼民反再建立新的封建王朝。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官本位思想和三六九等级制度,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里停止不前,原地打转,一方面,当出现一种或多种更先进的制度文化时,如在近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文化面前,必然是被历史所淘汰和遗弃。为君还是为民,官本还是民本?前者的文化理念就是糟粕,后者文化理念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二是重文轻理的农耕文明造成封建社会的科技落后和挨打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文化空前繁荣和璀璨以后,历朝历代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政和社会治理的主流,其主要问题是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创造性,愚忠和阶层等级必然带来严重社会矛盾。在八股文中坐而论道,其思维定势中保守陈旧,缺乏创新精神,如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改革或变革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就是这个原因。几千年封建社会,其劳动和生产工具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科技极其落后,效率极其低下等也是这个原因。如现在一年或十年的科技进步与发展,甚至超过封建社会千年的发展进程。如今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和快速,就好像两个人从同一个地方出发,一个古人步行到北京与现在人坐高铁到北京一样,虽然距离一样,但花的时间和到达的时间,两者之间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三是封建迷信与唯心唯物主义之间的差距先秦之前的中国文明和文化,总体来说是开放的,也是自信的,从夏商周的天人合一治国理念,到《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始终把道和德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其文化的自觉和个体的自律是个显著特征。但随着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和战乱,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破坏,环境恶化,如何面对生死、入仕和邻里和家庭关系等,才出现以儒家为代表的儒、道、法等各种学说,甚至是问天问祖祭鬼神,直至后来的王阳明心学,朱子理学等成为指导社会的主体思想。直至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入中国,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才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来来,我们普通百姓,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可以用双手砸掉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这一文化的根基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执政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官员不是官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结束语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优秀性,但也存在上述所讲的主要缺点。如一夫多妻,男尊女卑,君臣思想,迷信观念,保守封闭等缺点己被时代所唾弃,代替的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特别是伪装过的糟粕,如前阵子有专家提出的所谓"一妻多夫"制等逆历史文化潮流的荒谬言论。我是@石润居 欢迎大家讨论点评! 赞同30010条评论
我们历史老师说,最大的弊端,就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这种封建制度和思想束缚了人才,明朝的科举取士,作八股文就是受封建制度的影响。例如《论语》里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就是说学生要绝对服从老师。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绝对服从: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的就是绝——对——服——从!这种封建思想导致了中国人民思想的“守旧性”,而“迷信”也是有此引申而来,就是老百姓绝对服从天神的旨意。(袁世凯就利用了孔子的“绝对服从君主”来巩固自己的总统地位,所以才尊孔复古)礼教,就是一些繁文缛节,也是讲的绝对服从和讲究三纲五常。
体现在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很多实际的精神,具有一些排斥性,太过于隐晦,重文轻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