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枢
现代新新人类的另类流行语在网络上、杂志上、特别是学生当中,无不展示了一派青春的气息。我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尤其在流行语方面。但是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垃圾文化,对传统汉语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新兴的语言生动风趣、有人情味,是语言的另类发展,观念上的更新。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因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具有生动风趣、新鲜活泼等特点,所以当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造成其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也同样需要我们深思。在生活和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它,扬长避短,将其积极的一面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早晨的太阳、初生的牛犊,我们青少年充满朝气,前程远大,预示和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1世纪随着科学飞速地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网络这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也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例如:网上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网络犯罪、网络黑客行为;整天泡在网吧里打游戏、聊天等也十分有害。这些负面因素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尤其对我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这是好的一面。与此同时,由于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我们青少年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我们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和道德熏陶十分关键。 引导我们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责无旁贷。我们学生上网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如何合理安排我们青少年的课余生活,需要引起学校和家庭的足够重视。我们的家长也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对我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力。他们应自觉配合社会、学校搞好网络文明。1、向我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的网站,及时掌握我们的网上心理及动向。2、正面引导,使我们形成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这个新阵地。3、我们积极参与各种网上健康活动,做到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4、家长应在家里电脑上装一系列防止浏览不良网站的网络防护软件建立一道防黄屏障,避免我们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家长和我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成为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与我们青少年朋友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信息全球化的世纪,是科技得以普及和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与无限空间的世纪! 我们应倡议:文明上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自觉养成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争做网络文明的小小宣传员、示范员。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当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你我生活的点缀,当e时代悄悄地孕育并滋生,当聊天室的大门被狠狠踢开,总会有人为走在网路上的青少年担心,稚嫩的身影如何在这虚拟的世界中穿梭自如?谈及网络,人们都知道:网上购物,省事;网上查询,快捷;网上管理,方便。但也会说:网上聊天,害人;网上恋爱,可怕。于是乎,不管网络曾做过多少益事,终究就因为这少许瑕疵而被定了罪,21世纪的精神鸦片!好个“精神鸦片”!我不禁为这个词的出现“拍案叫绝”。顺着推下去,那聊天室里不计其数的网民岂不成了21世纪的东亚病夫?事实上,对网络嗤之以鼻的人,大多都不了解或是从未接触过网络。他们从一些报刊上“觅”到了少许在网上被骗的傻瓜们的经历,便大声呼吁人们远离网络,他们能举出的例证也无非是“我听说……”抑或是“我邻居的姐姐的二姨的侄子的同学如何如何”。而就这些人本身而言,对网络常常一无所知。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类似的事。我曾见有人在网上的BBS中把韩寒骂得昏头转向满地找牙七窍流血,将其才华如同圆周率中小数点后第八位数字一样忽略不计,最后却说:“其实,韩寒这臭小子的文章我压根没读过。”天哪!怎么会?这厮太聪明了,把这句话留到了最后,若放在开头,这贴子就一定没人继续看了。明摆着嘛,没读过人家的文章,有什么资格发表意见?同样,一个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哪里有发言权朋友,去试着了解网络,或是直接去了解聊天室吧,它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机器中混杂着文字的简单交流,更不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是人们在周遭生活的压力下起落于心中的交流的欲望。谁天生便无忧无虑?谁能说自己的心灵永不受伤害?谁又能保证不需要和别人去沟通?面对陌生的朋友,有时让人更容易将悲伤启齿。网络是可怕的。因为它里面溶入了血、肉,那是网虫们的心与情!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却绝不是虚伪的!记得《第一次亲密接触》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虚伪的是人性而永远不会是网络。《小妖的网》里说:网络里,人们在麻醉里获得心灵的自由。还在一本杂志中看到更为经典的一句话:生活中,人们用真名字说假话;网络中,人们用假名字说真话!是的,网络上发生的情感悲剧的确不少。多少痴情女为情所困,痛不欲生;多少多情郎为爱所伤,痛煞心田。“见光”后,才知是梦一场。可是,痛定思痛。伤从何来?是网络的错吗?非也!这只是人性的卑劣。而网络也是一名受害者;一个为人类“背着黑锅”的媒介。就算没有网络,人性的虚伪也会从其他方面表现出来。聊天室,冤啊!可是,面对一幕幕不可否认的悲剧,难道与网络绝缘才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不是。我们总不能因为刀子太锋利容易割伤手就说它不好,就不再使用它。提高网民的素质与德行才是关键啊!处在e时代的你如果已能轻松地在网上查阅资料,恭喜,你会获得一小笔财富。如果还能利用网络做更多的事,来吧,让我们共同感谢比尔·盖茨。如果“伊妹儿”让你感到了邮票的不便,呵呵,喜新厌旧不是你的错。哪怕你只懂得上网聊天,也罢,就当给生活涂抹一道新的色彩。可是,如果你的心受伤了,请不要责备网络,是你自己先违反了游戏规则。网络,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