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wangsjtu
20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节点,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计划的收官年,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候。这无不屈使我们正视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首先不用多说,最直接的影响必然与人类自身有关。疫情的警钟敲响了,人类与瘟疫的战役就打响了。既然是场战役,损失就难免。病毒侵扰人体,人民的生体健康受到了威胁,这不仅仅是患者,几乎人人都因疫情的恐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在外奔跑的热情被迫成为一个宅男宅女,昔日武汉街道的人生人海变得空无一人只留下救护车沉重的鸣笛;曾经那个“九省通衢"的武汉几乎被打垮。但即便是如此,人类毫不犹豫的与其斗争到底。人类的反抗精神是可敬的。从电视上看到的,病房里的温暖,病人与医护人员的深情对话隔着屏幕也能感动着我;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火速在武汉建成;越来越多的各省医护人员驰援一线;83岁的钟院士站在最前面……。这便是人类的决心。疫情影响着你我,带来了挑战,也让我们更加团结,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过头来看看,一个几乎把政治、军事、文化的武汉变得奄奄一息,便知道它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就拿02年非典为例:交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被重创,消费零售额下跌导致亏损。在今天也出现A50期指下跌,个股纷纷跌停,线下服务业发展难以预料。可人类的步伐总是向前迈的,疫情也带更多教训。 如今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人们面对它的心理心态决定着我们的胜利。新冠病毒可怕吗?我国率先知道了病毒RNA序列,即时切断传播途径,医学深入研究让2%的致死率不断下降,国际各界坚信中国战胜疫情。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信心,被直径1微米的病毒吓倒,把自己锁在小房间里,不愿与邻居交谈。相信吧,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疫情的危害迷雾终会消散! 作为智慧的生物,我们有勇气。勇气的赞歌终将为我们奏响。 
首先是工资下调到最低生活标准,各种生活必需品涨价让我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盼着2020疫情赶快消除恢复正常的百姓生活。
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以及出游计划,交友,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有了很多限制,去一个地方还要担心是不是中高风险区,我觉得这种变化有利有弊吧!好的,一方面那是大家可以省钱了,但是不好的一方面是不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放松,我们的心情
1 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中国的我国国民收入以及各产业的增加值均呈现上涨的状态。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处于增长的状态,增长率减缓到了779%。我国已经形成稳定的经济规模。2 疫情爆发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进出口。我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而本次疫情对给我国国内消费造成了影响。在国内消费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37%)。由于疫情的爆发,制造业的生产停滞了一段时间,因此相对应时间段的制造业产值下降。供应量下降是消费额降低的一个原因。其次,由于工厂的停止生产,企业在此期间的收益将会缩减,而运营的固定成本无法消除。为了减小亏损,企业纷纷采取降低人工成本的措施,即对员工采取短时间内降薪停薪的管理办法。这会直接导致人们的实际收入降低,削弱人们对商品的购买能力,最终反映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现象。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比较明显,这是由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决定的,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餐饮业、教育医疗、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20年1~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其中,餐饮业、旅游业的服务具有现场化、无法储存的特征,如今疫情的爆发,政府对人员流动的控制使得餐饮业和旅游业的经营情况受到了打击。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网的报道,2020年1~2月,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了431%。疫情也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口方面,各国因为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出口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以及我国的制造商在一月份停滞了一段时间的生产使得产量下降,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有些许地下降。而在进口方面,我国对口罩等医疗用品的大量需求会缓解我国进口总额下降的趋势。从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俄为41,2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6%;其中出口总额为20,4058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159%,进口总额为20,8317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24%,且我国1~2月份的贸易情况处于逆差的状态,净进口4259亿元人民币。从贸易的种类上来看,我国的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2%,出口同比下降166%,进口同比下降12%。由此可见,疫情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份,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的劳务人数约19万,较上年同期减少15万。在对外投资的金额方面,根据商务部和外汇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并没有呈现同比下降的情况,2020年1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4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这说明,疫情并没有影响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但却影响了我国对外的劳务输出和整体的对外投资。3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疫情的爆发促使中国各个企业深刻地思考如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促使中国政府思考如何扶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期间的困难时期。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刺激国内市场的经济状况,但是需要抑制物价的上涨,保证国民的实际收入是稳定的。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回转时,企业的销售才会重新有了起色,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其次,短暂时间内的税率降低也可以促使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从而缓解抑制消费的状况。再次,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同时严抓贷款企业的还款信用,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抵抗疫情期间带来的资金运转困难,也可以防控携款潜逃的风险。抗“疫”战场也存在于经济领域,各个企业的微观市场构成了中国的宏观市场。在销售领域,企业可以通过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开发、维护市场,通过预售的方式稳定销售和维护客户;在价格方面,建议企业推出部分降价让利的活动,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物流企业可以专研智能运输功能替代人工运输服务,减小疫情带来的停工成本。4 启发疫情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促使了政府和各个企业的深入思考,促进中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各个企业可以寻求产品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突破疫情带来的困难局面。在寻求新途径的同时,政府需要探究更加完善的政策与制度,各个企业也需要探索更加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有利的社会经济发展工具。
国内的疫情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国外现在又乱成一锅粥,欧洲美国都开始切身感受到来自新冠的压力,对此我国也开始从抗疫变成了稳复工稳复产,同时还可以腾出手来搞搞口罩外交,最近网上各种评论也是满天飞,对某些问题也有一点个人的想法,拿来来分享一下,不惜勿喷; 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本次抗击疫情当中展示了积极有力的一面,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说封就封,可以容纳几千人的医院说建就建,这就是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干大事,少数服从多数,就容易容易干大事,干实事;反过来看看欧美,疫情一开始,瑞典和英国甚至都要准备放弃治疗,搞什么全民免疫,在此我相信不是人家不想治疗,而且体制不允许啊,要知道,对他们来说,限制几千万人口的自由活动简直就是在跟赋予人民自由的宪法对着干啊,在他们的国家,每个人都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这在和平时期有他的好处,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但是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只想说,给你们自由过了火;所以,网上那些老是拿我们体制问题来说事的喷子们,这次也该闭嘴了吧,每种制度都有他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是需要在体制中寻求更大限度的开放,人家是需要在放纵中逐步收紧自由的程度,制度是在变化的,适合我们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不够好,也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完善他,而不是一味的摈弃和抨击; 对于中国在外国的疫情当中提供的各种援助,我拍手叫好,但是也要注意一点,不要当烂好人,尤其是对于挪威,美国这种冥顽不化,一心把你当敌人的人来说,送上一句加油就好了;对于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这种对中国友好的国家来说,就应该加大援助力度,让世界看到当中国的伙伴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其实美国对待自己的盟友也一直奉行这样的政策,经常替小弟打抱不平,带着小弟欺负其他小伙伴,这样大家才愿意当你的小弟啊,如果谁都可以在咬你一口之后又来摇尾乞怜,而你还不计前嫌,投掷以果肉,那距离下一次被咬也就不远了; 对于中国的留学生最近网上也有很多的话题,什么千里投毒之类的讽刺的话也看了不少,不可否认,这部分被送到国外去留学读书或者在国外工作的人,家庭状况多半都还是比较富裕的,但是也不乏一部分人有财无德,为所欲为,以为有钱就是爷,谁都要听我的,尤其是以为在国内有钱就等于特权,我很欣慰这部分人在本次疫情当中被曝光了出来,对于这种建设祖国不出力,遇到疫情就回来避难还要求各种免费待遇的人,我表示,不欢迎;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留学生,三观是正的,而且会比很多没有出去过的人更爱国,因为毕竟当你在外面亲身经历过被白人大妈指着鼻子骂蝗虫,赶你回家之后,你才知道谁才是你的娘,哪里才是你的故乡,要想在国外可以挺直腰杆,只有一条路,就是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因为当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血液里面流淌着的血就决定了你已经与这个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整个亚洲的国家,都是一衣带水的存在; 对于这次疫情当中我们的医护人员,我想说一声,你们辛苦了。他们真的很辛苦,冒着生命危险响应国家号召冲到疫情第一线,我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怨言,但他们也是孩子的母亲,父母的儿子,谁会愿意让自己的母亲和孩子去冒这样的风险,给我多少钱也不愿意啊,看看某些疫情发生地区医护人员集体辞职的报道,不得不感叹我们的医护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但是他们还是去了,并且完美解决了战斗,这就说明我们国际的医疗水平一点都不比国外差;但是回头来看看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医护人员相对于发达国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待遇,差距仍然很大,国外的医生一天就只看预约的那一两个病人,那些说医生待遇高的人,可能在这次疫情之后也不敢再说这样的话了吧;就算在我们的医护人员没有得到足够高待遇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还是这么严峻,甚至会出现医生被患者割喉的恶性案件,其原因发人深省,我不太了解,就不多说了;我只想总结一句,如果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和风险下还不能得到一份体面的收入,填报医护支援的学生必然越来越少,以后我们的医疗资源也会越来越少,医院关系也会越来越坏; 对于国内经济形式,虽然在世界范围看来我们早早复工,领先其他国家,但是这毕竟已经是一个全球经济时代,当其他国家都把国门封起来的时候,只有内需才能让你从低谷中走出来,但是我们的内需很强劲吗,恐怕也未必吧,看看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房地产商的倒闭数量,网上各种商户和业主为了租金的问题吵吵闹闹,可见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现金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是时候勒紧裤腰带了,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嘛,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我只希望领导人在救市的时候,该倒闭的就让他倒闭,该退市的就退市,人们的承受能力远超我们想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些企业一直给他打着吊瓶续着命,反而是害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