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rcb
中国知网( ) 报关乾坤 尚秀菁 文献来自: 中国海关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报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只有有效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才能实现有效监管和快速通关的有机统一? 是因为报关员对业务不熟而造成的归类错误;有的是因为企业本身得到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报关单与随附的箱单、发票等单据不符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提高报关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陈双喜 文献来自: 理论界 2002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在大连地区报I关服务市场上从事报关活1动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1型,即专业报关企业、代理【报关企业和自理报关企1业。其中,大连地区专业报1关企业35家,代理报关企8业102家,自理报关企业22700多家,异地备案报关8企业29家(其中,代理报Z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报关 于皓 文献来自: 今日工程机械 2003年 第1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报关@于皓所谓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边境执法中保护与进出境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论我国海关报关制度的改革 丁丽柏 文献来自: 政法论坛 2004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将影响到海关的报关制度、企业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守法管理体系和现代海关制度的建立[1](P 287)。一、我国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外贸经营权的扩大外贸经营权,是指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合法资格。包括外贸流通经营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报关服务于通关提速 木梓 文献来自: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 2004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新加人外贸行列的千军万马为报关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贸易便利化已成为全球的呼声,快捷通关成为政府和商界的共同要求和利益所在,报关行业的兴起与规范发展将为进出口企业架起便捷通关的桥梁。中国报关制度的演变 报关制度随进出口贸易应运而生,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报关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葛基中 文献来自: 中国海关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因此报关行首先需要将无形的服务通过服务环境、服务承诺和报关员的整体形象等有形的展示呈现在客户的面前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深圳报关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姜维 文献来自: 特区经济 2004年 第08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报关注意事项 刘文 文献来自: 福建轻纺 1994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根据海关总署对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的管理规定,结合福建关区情况,说明如下: 一、对在经济特区注册的外贸、工贸进出口公司报关问题,在经济特区注册的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有全国进出口经营权和本系统经营权的外贸、工贸公司,可在全国各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话说报关 黄佳文 文献来自: 成才与就业 2003年 第1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海关报关人才被普遍看好。自报关员考试向社会开放以来,由于学历门槛较低,因此报名人数火爆。是否获得了这一资格证书就意味着有做好报关员的能力呢7报关员考试专业性颇强 由于报关员考试内容涉及到教材的方方面面而老师的辅导仅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在老师明确了重点后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报关启示录 本报特约记者 尚秀菁 源自: 中国国门时报/2004/01/06 CAJ下载 PDF下载 今年第二季度仅机场海 关一地的原始报关单差错量就达4000多票。“不管是 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差错,其所导致的后果都是相同 的——重新将所有的报关程序再‘走’一遍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在全球经济金融联系日渐紧密的今天,外汇储备研究日益重要,己成为经济金融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新课题。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融入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结合点,在我国己经确立了市场的改革取向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外汇储备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本文在考察世界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具体情况,着重从内外均衡的角度剖析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探讨外汇储备的供给来源问题;从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持货币金融稳定的高度,探讨了九十年代以来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归纳出货币金融当局需要密切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标准,论证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外汇储备的不充足性,进一步印证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对于货币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从国际经济交易、外部均衡的角度探讨外汇储备需求问题,研究表明,比例分析法和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都不能准确揭示储备的需求,实证分析方法有助于把握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在国际资本流动不充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用储备/进口的比例衡量储备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储备的作用是为贸易差额融资,而贸易差额与贸易总额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因而,比例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资本和金融帐户,而且储备不仅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还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的汇率和充当偿债的准备,这样,储备/进口的比例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比例分析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均没有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宏观经济目标纳入分析,而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基本上局限于支出削减政策,因此,这些模型也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需求。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实行浮动汇率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充分调整和部分调整模型就国别数据、截面数据和平行数据对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如经济规模变量、经济开放度、国际收支扰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充分调整模型中,GDP都是显著的;在部分调整模型中,上一期的外汇储备都是显著的;与充分调整模型相比,部分调整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本期期望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上一期的实际外汇储备水平的差距只有部分得到了调整,而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外汇储备需求模型中,国际收支扰动变量始终是显著的;在未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前,经济规模变量中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是显著的;在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后,经济规模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而货币供应量则是显著的。 从物价稳定、内部均衡的角度探讨了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证了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经由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几个中间环节作用于通货膨胀。本文归纳出外汇储备来源的三种渠道:(1)干预外汇市场购入外汇;(2)借入外汇补充外汇储备;(3)用外汇储备收益补充外汇储备。其中,第一种渠道涉及外汇占款。1994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均来自于第一条渠道,这表明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时,外汇占款也应相应增加,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却无法 按照官方汇率和外汇占款一一对应,本文给出了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l)额度外汇的特殊处理方法;(2)1993年6月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调剂市场,按调剂价格买卖外汇:(3)1995年后中央银行的一些净购汇没有计入外汇储备。虽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会导致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但由于外汇占款只是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之一,在外汇占款增加时,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回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等手段减轻了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压力,因此,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并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