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8

wsqa12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创新与不足部分怎么写好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umei

已采纳
1、需要知道论文创新点对于一篇论文的重要性现在网络上的论文越来越多,许多论文都是由其他的论文剪切拼接成的,对于一个搞学术的来说,这种做法不但对于学术研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2、要写好一篇论文,必须知道论文写作的意义这篇论文和其他已经出现的论文有什么不同,这篇论文能够有什么贡献。相对于其他论文的不同,相对于其他论文的贡献其实就是我们论文的创新。3、需要知道论文创新点怎么获得论文的创新点不是凭空出现的,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创新点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创新点又不简单的是知识的积累。需要阅读大量过去学者的文章,积累大量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看得更远一点,看得更透彻一点,能够有自己的新想法,这些新的想法就是文章的创新点。4、研究一个主题,先要有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积累这部分知识积累可以来自于专业学习,也可以通过后期自己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积累了一部分知识后,就构成了我们研究的平台,我们下一步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建立一个杆子。这个杆子越高,代表我们研究得越深。5、需要不断地思考阅读大量专家学者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的思考,思考他们都做了哪些研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有不同看法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想明白的时候,创新点也就出来了。

论文创新与不足部分怎么写好

206 评论(13)

jack053066

您好,论文不足之处主要从论文的论据方面来写,比如所选文献资料有限,理论方面还不够系统成熟,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实验方案还不够完善等等。此外,论文中的论据还有哪些存在疑问的,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如果还有疑问,我可以继续提供帮助。
161 评论(14)

math_dsh

从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 研究思路 研究结论 等方面写创新不容易的能在论文中找到一丝丝的自己想到的而没被别人想到的地方,都可以挖掘一下~
108 评论(11)

hfsys

论文写作技巧:1、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2、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 不超过五级。例文: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 ,要求严格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论文形成过程中,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上都严格,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我还做的不够。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陈述,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扩展资料: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150 评论(15)

xiaohuanhuan

回答 主要问题包括:工作技能不足。表现为不能适应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基本技能应用不熟练。工作态度不好。消极,不主动,推诿等。工作思路不对。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行业缺少分析,对工作定位认识不足。个人业绩与公司业绩不关联,绩效考核缺乏依据。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没有制定或不完善。工作目标没有完全达成。公司遭遇企业瓶颈。包括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对风险的防范不足,体制不健全等等。其他建议是对解决问题个人提出的可行性的最优的方案。它的提出应该依据是否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原则。建议的要点包括:利于公司整体和部门。切实的可行性。可以根据上一时期的工作量确定。逻辑性强,能够从结构上反映工作的流程,让人一看就懂。从公司战略出发,结合产业趋势,细化到部门、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多以量化的数据做建议的参考。建议应该跟自己的领导上级和平行级同事商讨确定,多方面参考大家建议。 麻烦给个赞哦!您的赞就是对我的最大鼓励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哦祝您生活愉快
17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