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521
低分高能: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几乎没有状元出身的,有不少连举人都不是,说明这个结论事出有因,言之成理。外国的例子,也可以举很多,不但爱因斯坦、爱迪生,还有牛顿,达尔文,托尔斯泰,瓦特,拿破仑,贝多芬,罗丹,邱吉尔,均属“低分高能”的人物。这都是世界一流的人才。这么多一流人才得不到学校的认可。 2、取得“高分”的“能力”和实际上的创新能力并不完全重合,取得高分的能力是应试能力,应试能力不等于实际本领。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皓首穷经搞应试的人,肯定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难以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即使他们很聪明,也往往只能顾一头。所以创造性特别强的人都讨厌死板的考试,爱因斯坦就因为厌恶德国学校里的清规戒律和死记硬背地教学方法,在15岁那年辍学。创造性特别强的人都是十分善于节约精力的人,他们把应付考试的精力都节约下来,用在刀刃上了,这才能有创造。有些人既有创造性又善于考试,这当然不简单,但是我想,如果他们能把考试的精力节约出来用在创造上,其创造成绩会更佳。考场没有好文章,考试不能增加社会的知识总量,增加社会知识总量的是研究和创造。考试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评价和选拔,而不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人们在考场上是不大敢创新的,因为那太冒险,考试要的是分数。所以久经考场的常胜将军们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形成某种复制型的、看人脸色型的思维方式,这对他们日后的创新就是羁绊了。还是那句话,出圈未必有创造,但创造是必须出圈的。然而考试恰恰是禁止你出圈的一种运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注定要压抑创造性。 高分低能: 1、 考试是创造性的朋友。通过考试巩固和强化的某些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常常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数学物理知识的爱因斯坦能提出相对论。现在的升学考试题目都要求较大的思维含量,所以那些高分者思维都是十分变通的。 2、 通常都埋头于理论研究,醉心于技术,对同学之间的纠纷自然不太在意,也就不太可能陷入人事纠纷中去。有些人贪功近利,对同学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而高分低能绝对不会这样,他们只埋头于自己的书本和学习中虽超然物外,然而又可以在单位游刃有余,受到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尤其是在学习方面。 3、 高中选的是"可塑之才",而非"可用之才",所以要的是"知识内容",而非"实用技能"。如果是那些低分高能者去技校就行了,何必去高校哪? 4、 一个人要想在考试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 2.持之以恒 3.有较高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所以如果是一个高分低能者就可以运用他所具备的才能提高其他不足的方面,而低分高能者连学生最应做到的学习都完不成,更不用谈别的了。 5、 其次,从为学校的利益出发,现在,判定一个学校的好坏大部分都是从升学率,所以只有选择高分的人才能有高的升学率。 
2009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生命的境界生命,以时间为载体,以贡献的多少来反映其价值。生命的境界取决于后者,而非前者。在我看来,生命有三种境界。 能够衣食无忧,此乃生命的最低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生命只是在延伸着生命的长度,无法扩展生命的宽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毫无区别。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生命的价值大打折扣。人一旦沦入此境界,就只知道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失去原有的进取心。从表面上看,这些生命仿佛很充实,而事实上这些生命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无价值的生命必然被自然所淘汰。 追求充实的精神世界,此乃生命的较高境界。这也是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体现。对于这些生命而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拼搏,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由于这些生命拥有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们很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美国着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从12岁当报童开始,就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和实验。在工作中,爱迪生坚信的是“勤奋加恒心”。他常常废寝忘食,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8小时以上,若用平常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早就成倍地增长了,生命的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因此,在79岁生日那天,他风趣地说:“我已经是135岁了。” 乐于奉献便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雷锋乐于奉献,人们将其铭记;范仲淹处江湖之远而心怀天下,历史为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奉献者付出的是时间、金钱,甚至是无价的生命,而收获的却是高贵的人格和不朽的灵魂,他们的生命境界也因此无限地提升。比尔·盖茨已经是腰缠万贯的世界首富,为了从事慈善事业,他辞去微软总裁的职务,全身心地投身于慈善事业。他曾说过:“许多人死后都希望能够升入天堂,而从事慈善事业便是最好的方法。”奉献为生命的价值加码,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生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未经雕琢的宝石,那就让我们用心雕琢,创造一个完美的生命境界。满分的议论文 还真少啊- -
豆丁是个可爱的小男孩,随妈妈出国探亲,途经香港转飞机时,结识了年龄大些的香港女孩比丽,两人溜出酒店到市区玩。豆丁被一男一女劫持到有钱人家,与比丽走散。豆丁利用从妈妈那里学来的香港报警知识报警,使警方找到破案线索。最后,豆丁在香港小朋友和警察的帮助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战胜了坏人 最近,我看了一个优秀亲子教育电影—豆丁奇遇记,这部电影让我受益无穷。 豆丁他妈妈要去帮豆丁报名小学,途中遇到了比丽。在和比丽玩的途中,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在街头普通话比赛中小豆丁得了奖。然后他被一男一女劫持到一有钱人家中,与比丽走散。原来那家老爷爷太想孙子了,老太太为老爷爷健康着想,说就算破产也要把他孙子拿回来。他家雇的司机和女看护是一对恋人,羡慕虚荣,想以拐骗豆丁好老爷,以得到钱去豪华结婚。豆丁可怜老爷爷,所以便决定留下来一下子,顺便向警察呼救。豆丁非常聪明,其中,比丽的眼睛也非常锐利。那一对恋人,知道别人要逮捕他们,都吓得面如土色。求豆丁饶了他们。 最后,小豆丁在香港小朋友、警察的帮助下,运用了自己的聪明和所学的知识,战胜了坏人,回到妈妈的身边。 豆丁真勇敢呀,不过他太调皮了,比丽也教坏了小豆丁,不应该带她周围去玩、横穿马路。豆丁很有爱心,不让老爷爷伤心,可怜天下父母心,豆丁的妈妈在等待豆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孤寂的滋味。那一对恋人也是不好的,不仅贪财,而且还吝啬。为了得到钱去豪华结婚,就绑架豆丁,不过好在及时改正。一个人做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下次我要多看优秀亲子教育电影,使我增加知识。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面对老师出的这个题目,我年轻稚嫩的心忽然生出少有的肃穆。我的双眼透过时空,我的思绪穿越历史,欣赏着,徜徉着,思考着。是的,这是一个诗的国度,处处充满了诗一般的生活气息;这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无数仁人志士用太多的血泪点缀了她的辛酸;这是一个优秀的国度,辉煌的历史让世人为之崇敬。这是一个千年的国度,衰与兴、辱与荣、败与成,纠合着,交织着,构成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积淀成了这个国度厚重灿烂的历史。翻开历史的扉页,迎面扑来的是原始的生活气息,看到的是祖先们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性;看到的是他们依穴而居、钻木取火、树叶为衣、结绳计数的原始生活。时势塑造着英雄,“英雄”们用他们的神来之笔书写着历史。透过几千年的云翳雾霭,我仿佛看见了孔圣人面对几千学生讲课的场景。仿佛听见了孟子“君子不亮,恶乎执”那振聋发聩的声音,仿佛看见了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身影,仿佛听见了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壮怀激烈之词韵,仿佛看见了张骞通西域的马队,仿佛听见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我来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它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划时代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基于这一点,善良的人们对秦王嬴政总是充满了敬畏,甚至好感。但是,当人们看到庞大的阿房宫,看到秦朝灭亡时还未完工的宫殿时,对如此劳民伤财、弄得民怨四起、落得个千古骂名的赢政,我们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认识。历史再一次让我的心灵成长,我明白了君临天下的帝王的所谓“英名”与“骂名”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反衬的。尔后,我又置身于鸿门宴上,在管弦丝竹的缭绕下,透过舞女们优雅的舞姿,我仿佛看到项羽忧郁的眼神,刘邦惊恐不安的神态,以及项伯焦虑的神情。人们都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感到惋惜,我例外。在刀光剑影中,在月明星稀的乌江边上,当我看到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拔剑自刎时,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自古以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懂得了一个民族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强悍,一个国度要永远立于不败,就要抓住发展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浓雾弥漫的江边,霎时间,江面上传来惊天动地的呐喊声,震耳欲聋的鼓噪声。透过雾霭,好像有两对人马在江面水战,一支强大的人马箭如星雨向另一队人马射去。渐渐地,风吹走了浓雾,只剩下只只草船满载着支支利箭远去。风,仿佛在嘲笑着那队强大人马的愚钝。我明白了智慧是人类最锋利、最有价值的武器。不知何时,我来到了诗与词的朝代。一个杜甫,大笔一挥,书写出多少民间哀怨;一个太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引得多少人向往,多少使节来朝的大唐,又岂只是诗作出来的,那分明是一个民族用智慧和汗水铸成的啊!来到大宋朝,聆听李清照词的婉转清丽,辛弃疾的壮怀高歌,欧阳修的纡徐曲韵,无不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还有,古代的四大发明,无数鸿篇巨著,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我稚嫩的笔触采撷到的只是大海的水滴,但我在千年国度厚重历史的徜徉中有所收获,我庆幸。心灵的远行,让我的灵魂净化,思想得到洗涤,更重要的是,顺着历史长河向着未来方向眺望,这个千年国度将更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期待着!点评:如果我是评卷老师,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我会毫不吝啬地给出中上的分数。但是打不到最高的分数。首先文章紧扣文题,如数家珍般地展示了我国这个千年国度中间件瑰宝,从历史的角度歌颂了祖国,这是对“千年”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次是情采飞扬,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祖国的自豪感,透着年轻人的一股蓬勃的朝气。再次是上述二点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散,是基于作者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较好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包括各种修辞方法的成功运用。为什么说不能得最高分呢?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显不足。大量的史料摆放进去,让人看不出为什么要这样摆,为什么摆此不摆彼。这就像是一个博物馆,在开放之前总要把文物分门别类地归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