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7

招聘食品博士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戏曲演员论文范文高中生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3736911376

已采纳
1、“四书”、“五经”:“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2、《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3、《左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着。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4、《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着。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5、《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6、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 司马迁);《汉书》(东汉 班固);《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三国志》,(晋 陈寿);《新唐书》(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宋 欧阳修);《明史》(清 张廷玉等)。7、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79309卷,分装为36000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着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着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着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8、唐宋八大家: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戏曲演员论文范文高中生

278 评论(8)

aiqingyuwei

年年看春晚,年年有期盼。经过了多灾多难的2008年,中国大地又迎来了新的2010年。除夕夜的传统除了吃年夜饭,包饺子,更是不能忘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大盛宴。 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我们除夕夜的主要娱乐项目。今年也不例外,吃完晚饭,我就早早地等在电视机前,准备欣赏春晚的节目。 在一片如花的人潮中,春节晚会拉开了序幕。四个多小时的节目,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导演、演员的心血。最让我欣赏的是春节晚会上的背景——LED大屏幕。除了像2009春晚一样在两侧、头顶和背景出现,连脚下也铺着“奥运卷轴”,可以展现千变万化的图案。舞台背景LED大屏幕,地面也有LED大屏幕,可伸缩柱子形成的三道大幕,可以根据节目的不同伸缩成不同形状,柱子上面还可以用电脑灯打出漂亮的图案。好多舞蹈节目中,地面的大屏幕上会出现漂亮的图案,甚至舞蹈演员会配合图案来做动作排队型,在《城市变奏曲》节目中,舞蹈演员还要配合大屏幕上的阶梯作出攀登阶梯的动作;在这个节目中,演员跟屏幕图案完美的结合,让观众体会到真正的电视舞蹈。同时,大屏幕使舞台自始至终都处在无穷的变幻中,所有景致都紧紧围绕节目主题和氛围。给人的感觉美轮美奂。 我们共和国的60大寿,刚刚过去,在此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祖国繁荣昌盛,愿人民幸福安康!最后,伴随着那熟悉的《难忘今宵》的唱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终于岁我一起进入了梦中
122 评论(15)

手机用户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多数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地王都附近的诗;“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2、《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4、《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5、《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西厢记》写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7、《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  8、《三国演义》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自汉末群雄逐鹿至西晋统一历史进程。  9、《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中心,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黑暗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10、《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篱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11、《聊斋志异》描写歌颂爱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政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13、《长生殿》一方面颂扬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谴责他们荒淫祸国,企图达到“垂戒来世”的目的。   14、《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
357 评论(15)

hellocaty

京剧观后感,你要2000字?建议去淘宝购买……这里怕是没人能给你写个2000字吧
312 评论(8)

ljx19800508

2000字啊,朋友!没有奖赏的话,哪怕是闲得蛋疼的人,也未必会帮你这个忙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的。
263 评论(8)

春末、夏初

文史典籍类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年龄称谓类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束发:男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而立:男子三十岁。不惑:男子四十岁。知命:男子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古代节日类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此日女娲开始造人。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古代刑罚类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2.劓刑:割鼻子。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5.宫刑:又叫“腐刑”,(司马迁)。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7.大辟:砍头。8.炮烙:将人烧烤死。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10.汤镬:将人煮死。11.腰斩:从腰部斩断。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13.弃市:暴尸街头。其他类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辛、甘、酸、苦、咸。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点~5点。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玉堂金马:指翰林院。中国古代文学,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七个历史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在创作和理论上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有《离骚》《九歌》《九章》。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元曲四大家:①白朴, 名作有《墙头马上》。②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③马致远, 名作有《汉宫秋》。④郑光祖 ,代表作是《倩女离魂》。苏轼代表的是宋词的豪放派。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扩展资料文化的各个历史时期三代(夏商周):中国古代文化的雏形开始形成,可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与这个源头联系比较密切的文化热点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仅就中国文化“源头”看,重点掌握三个方面:—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载体趋向成熟----文字(甲骨文)。其形成了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二是创立了记录时间的方法——干支纪日法。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变迁有了明确的时间观念。三是形成了认识世界的哲学方法——《易》。重点是古人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代表。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奠基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产生了中国古代文化两位杰出的“形象代言人”,老子和孔子。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几类不同的思考,主要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3.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体现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初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度。突出代表: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长城精神)、威武气派的秦始皇兵马俑和贯通古今的《史记》,思想上的大—统。尤其是《汉武大帝》的热播,与之有关的内容应引起一定的重视。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文化高潮过去后的平淡”,相对于前一个阶段,少了些气势,多了些平淡与细腻。具体表现:文化科技继续进步,思想方面儒、道、释开始互相渗透,佛教盛行、艺术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特色。5.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发展引领了古代文化的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全面辉煌、泽被后人、影响周边,世界领先、地位突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代表。6.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传统科技的代表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在这个阶段,商品经济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凸显,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新现象,应引起重视。7.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尾声,承古萌新,西学东渐。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个时期文化的特点。承古: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撰大型图书成就突出,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气象。萌新,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化
27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