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ecrow14
秦朝的法律严酷,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汉朝初期,吸取这个教训,用“黄老思想”作为治国方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社会稳定。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西汉政权是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结束以后建立的。由于长期的战乱,西汉建立的时候,经济衰败。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西汉初期物价飞涨,达到“石米五千”钱,以致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人口锐减到不足半数,皇帝汉高祖公然下令老百姓可以出卖自己的孩子。老百姓没有一丝的积蓄、储备。连皇帝驾车的马,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致的,将相只能坐牛车。这种形势下,即使统治阶级想尽办法,也剥削不到什么东西。为了巩固西汉地主阶级的统治,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所谓休养生息,就是减轻剥削,让老百姓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政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减免赋税。关于汉初的经济形势和休养生息政策中的减免赋税政策,表现最突出的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和汉景帝执政时期。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以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率领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取得政权,建立西汉。汉高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夺取政权的不易和守卫政权的重要。所以,汉高祖在建立政权以后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下令让士兵复原回家、让因为战争逃亡的人回家,免除若干年徭役。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西汉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以来休养生息、减免赋税的政策。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公元前188年),两次将田租减半,十三年(公元前189年)更是田租全免。汉文帝还将算缗(就是人头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为40钱。徭役(老百姓无偿向国家、政府提供劳动)将原来每年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就是每三年一个月。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汉文帝的大儿子,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以来的休养生息和减免赋税政策,继位当年即下诏,将汉初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就是税收占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后人把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的统治及其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文景之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和减免赋税政策推行了几十年,使西汉经济逐步恢复,社会逐渐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到汉武帝时期,到达鼎盛时期。
西汉初期的政治形势西汉前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西汉立国之初,不少功臣宿将为高祖立下了汗马功劳,迫于形势,高祖分封了诸多异姓国,但随着这些异姓国的不断壮大,已然对朝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朝廷便想方设法地将这些异姓国逐一铲除,最后只有长沙国被保留了下来,其余的土地由朝廷直接管辖。“百代皆为秦政治”是对中国的君主专制的概括,其中汉承秦制可以作为代表。西汉在汉武帝之前的中央体制,是在秦代的制度上有所改动,但仍然是对秦制的延用。汉武帝后来实行了一些调整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君主的统治。西汉建立于公元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史称汉高祖。由于秦末的暴政和战争等一系列影响使得汉初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田地荒芜,经济萧条,时局不景气。汉初时期,朝廷便借鉴秦朝短命亡国的先例,对历代国家的兴亡进行反思,确立治国思想和恰当的国策。由于秦朝的灭亡到汉朝的建立耗时不长,百姓适应秦朝的政策,所以汉初仍然承袭了秦朝的政策,这便是“汉承秦制”,但有所不同的是,汉朝的统治机构和各项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善和严密,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汉初的中央官制与秦朝大同小异,政治上沿袭了秦时以郡县制为主干的中央集权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太尉、少付、宗正、太仆在九卿中仍是原来的官名,其他的称号虽有改动,但职守却与秦时的大体相同。郡县和县以下基层组织各级官员的事务也与秦时基本相同,只有郡守和郡尉改称太守和都尉。
①贾山的《至言》 ②贾谊的《过秦论》 ③晁错的《论贵粟疏》 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的梦魇。历经楚汉相争、西汉初期的经济穷困,北方匈奴再次大规模南下,当真是亡我之心不死。汉武帝时期,匈奴成势,西汉王朝也如曰中天,一场大规模长距离的大反击正式展开。卫青、霍去病的大军穿越高山草原,深入沙漠戈壁,对匈奴展开了剿匪式的追击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骠骑大将军(骑兵总司令)霍去病的壮士情怀就是当时中国民族的反击决心,千古之下,依然令人血脉贲张。历经十余年大战,汉军北出到燕然山、狼居胥山( 今乌兰巴托)、贝加尔湖(汉人叫做北海,苏武牧羊守节的地方),西边进击到葱岭、塔里木河、阿拉木图一带。堪称万里征战之壮举。至此,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这次的反击是有限扩张最大的一次,非但彻底巩固了阴山草原等匈奴游击区,向北推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伸展,几乎夺取了匈奴两胡的全部边缘根据地。 西汉王朝建立在长期社会动乱的废墟上,但经过高、惠、吕后、文,景时期至武帝初年的休生养息,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严重的抑商思想,在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中,是非常突出的。汉高祖沿袭了秦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传至孝惠、吕后、孝文、孝景,虽然历朝都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席上“弛商贾之律”,但是,总的来说,重农抑商的传统却从未废弃。到景帝统治时期,商贾的政治地位仍很低下,孝景后元二年(公元前一四二年),即景帝逝世的前一年,下诏:“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一万钱为一算),谦士算不必众。有币籍不得宦,无訾又不得宦,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宦。”从这条诏令中可以看出,商贾在政治上还受“不得宦”的歧视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