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4

lxm_xm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阅读教学方面的论文选题方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ongchao

已采纳
六填补空白,发挥审美想象  想象是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爱因斯坦说:“想象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审美想象力是阅读教学的天职。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含蓄深刻,意境深远,留给儿童再创造的空间十分广阔。这些“艺术空白”正是培养儿童审美想象力的天然素材。通过想象去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正是审美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凡卡》中写凡卡不堪忍受学徒生活的苦楚,偷偷给爷爷写了信,匆匆投进邮筒,回去之后还做了一个好梦。这里关于信的去处及梦的内容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艺术空白,《凡卡》的悲剧色彩可因这空白内容的揭示与填补而趋于浓烈。教学时应因势利导,让学生驰骋想象——凡卡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即便收到,他能来救凡卡吗?凡卡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好梦呢?填补课文艺术空白的过程就是运用想象再创造形象的过程。由此,学生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中美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能为今后自觉地创造表现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仿写扩写,寻求审美再造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终是培养小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审美教育的目的。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课文是阅读分析的例子,也是学生学习如何表现美创造美的例子。小语课文尤其是高年级课文多为名家名篇,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格精神都是给儿童心灵以本质定性的精神食粮,而文章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技艺则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好材料。因此,从有利于儿童审美创造力形成的角度讲,教学课文应特别强调读写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增设仿、扩写内容,让学生由此开始,学习表现美的方法,训练表现美的技巧。如《鸟的天堂》一文以静态描写的方法展示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的大和美,又以动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天堂的鸟的风姿。文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体现了均匀的和谐美。该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趣的生动教材,也是锻炼学生美的表现力的典范佳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扣课文内容设计仿写练习,为学生学习表现美提供契机。如在学习了大榕树的美与大的特点之后,可及时让学生观察描写校园中的一株芙蓉或梧桐,着重练习静态描写的方法;在分析天堂的鸟之后,可让学生仿照课文写课间操声,体会动态描写的好处。实践证明,这种结合课文审美教学而进行的练习,十分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又如教学《江雪》,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通过想象,扩写《江雪》,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进行创造性描绘。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披上银装。在风雪中,鸟儿都不敢再飞了,它们躲在家里过起冬来,每条小径上,都找不到人的踪影。江面上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浮着,上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翁,只见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他抖簌簌地拿着钓竿,在船上钓鱼……”。从这段扩写中,可以看出学生被《江雪》这首诗的意境所感染,使情感的调节功能、动力功能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紧紧抓住培养小学生创造美这个大课题,审美教育才能有始有终,有声有色,才能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培养小学生热爱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关键在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没有美的情感,教学必然是干巴巴的知识灌输;没有美的教育,教学必然是冰冷冷的抽象说教。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授课时,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读,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像春风吹动池水一样掀起联想的层层涟漪,乃至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从语言入手,催动学生的情感破闸而出,把握文章的蕴意,升华其美感,促使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在“美”的教学中均得到发展。

阅读教学方面的论文选题方向

199 评论(12)

wjzhang03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  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  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  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  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  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  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  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  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  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  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  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  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  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  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  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  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  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  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  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  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  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  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  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  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  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  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  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  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357 评论(14)

yslf64525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开始接受知识熏陶的启蒙时期,更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一些文本内容的具体内涵,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兴趣,逐步增强阅读意识。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清晰的解读文本,更可以在文本剖析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独到理解,增强自己的语文修养。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关键性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的基础是,提升教学学生对课本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提现在教学备课和实践课题等不同方面,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式提升自己识文断字的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每个小学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初步了解,具体对于内容的情感体验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循循善诱,达到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鉴赏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实自己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通过阅读的过程来提升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敏感,进行可以自主理解更多文学作品,发展自己的文学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定依靠不同的教学具体情况而定,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的朗诵和讲解来分析文本内容,忽视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造成这种问题的最大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能够重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学生阅读时间过少,阅读教学质量过低无动于衷,致教学质量一直差强人意。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误区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较狭隘,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只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基本的了解可以,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性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极大的压抑。当然教师是一方面,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不高也是重要因素,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导致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不尽相同,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来改变教学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的调动起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划分不同的学习阶层。比如1—2年级的同学可以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取来,喜欢上阅读的感觉,感悟阅读的乐趣。 至于3—4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教学目标初步设定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5—6年级的同学就不仅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根据所学习到的精神境界去追求美好的理想。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仅将教学目标限制于阅读课堂之中,或者只是单纯的根据考试来进行阅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渗透,让学生把阅读过程当成是一个自己升华的过程而不是完成任务的过程。现代阅读更加注重的是读者对文章和作者之间产生的共鸣,教师要将课堂设计为情意发展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对象放眼于每位同学,将阅读学习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来进行讨论分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阅读机会充分利用起来,分享自己一周的阅读心得,并且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阅读指导, 确保阅读取得实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过程多是通过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浅显理解来阅读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教授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显著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中心主旨,或者咬文嚼字,根据一段话或一个字来揣摩作者的学做意图,让学生可以有方向的进行阅读。当然,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符合自身阅读能力的书籍,让学生能够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结语总而言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综合感知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337 评论(15)

chaser~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19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