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查理五世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论文摘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kawa

已采纳
预防传染病的途径如下控制传染源:如乙肝传染源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为预防发生传播应给予上述人群规范,及时的抗病毒治疗,从而降低传染力控制传播途径:如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需要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发生呼吸道接触。所以对于流感的预防要戴好口罩,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保护易感人群:提高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如对于乙肝,易感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从而降低乙肝传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论文摘要

141 评论(15)

Sszyll

呼吸道传染病与外界的环境是相通的,所以很容易发生。如果想要预防,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勤洗手,避免脏手与口鼻眼部接触2,冬春交替季节是感冒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适当的增减衣服。家里也要常通风。3,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和休息,加强锻炼,这能够提高免疫力。
285 评论(13)

bottle521

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已进入麻疹、流脑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冬季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市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预防传染病。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应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身边、家中有病人时,可用食醋熏蒸房间,必要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或直接使用消毒器械消毒。其次,要保证饮食营养,补充水分,多吃绿色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的摄入。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对气候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十分重要。第三,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孕妇、久病患者。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此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三早”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加重,切忌自己吃药或因忽视而耽误病情。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时还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附近的医疗机构报告。
195 评论(9)

llw6303

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与不洁饮食有关。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菌痢类型中最严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2-7岁体质较好、平素健壮的儿童。常起病急骤,体温可达41-42摄氏度,烦躁、嗜睡或反复抽搐,短时间内可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预防菌痢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水果,不贪食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饭前便后洗手,婴幼儿奶瓶等食具要定时消毒。 乙脑: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患儿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热不退、昏迷、抽搐等,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小儿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预防乙脑,除了10岁以下儿童能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要教育孩子不可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伤寒: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儿童伤寒病人可占总病例数的35%-60%,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如成人伤寒典型,年龄愈小愈不典型。新生儿患伤寒时,肥达氏反应常呈阴性,故易被误诊。小儿伤寒多起病较急,持续发热,胃肠道症状明显,呕吐、腹泻多见。预防伤寒要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养成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疟疾:由疟原虫经按蚊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为发病特征。常见的有间日疟和三日疟两种。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热型不规则,并常以惊厥代替寒战,表现出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恶心、呕吐、腹泻、四肢湿冷等循环不良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家长要引起重视。预防疟疾重在切断按蚊这个传播媒介,要搞好卫生,消灭蚊子,避免人蚊接触,防止叮咬。 红眼病: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著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预防红眼病,要做到勤洗手,不用手揉眼。人们在流行期要少到或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若要游泳,可用氯霉素等眼药水进行预防性用药。
30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