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今天
刘丽 刘永山东省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重新焕发诱人的色彩,影射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班级管理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下,应当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管理中的人本意识,共建和谐班级。【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152-01如今,我国的教育发展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班级管理意识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要求,适应现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时期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意识势在必行。一 转变角色,重新定位,回归学生主体本位班级是一个由师生、生生共建的集学习、创造、服务于一体且具有多元价值的共同体。新课改理念要求班主任工作以人为本,这就需要班主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管理的主力,真正地感受到班集体地存在、班集体的价值。1.健全班级机构,坚持自我管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1)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在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而此时,班主任只管大胆放手,做好班干部的坚强后盾。(3)“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4)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2.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应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二 用爱浇灌,搭建桥梁,构建和谐团体新时代下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就必须把班主任工作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心,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坦诚地和学生进行沟通。1.互动交流,以心换心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情况,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是必要的。积极地开展互动式交流,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情感不良心理。但交流要得法,得法,则利己利人;不得法,则害人害己。因此,在交流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用情。情可伤人,但更可以感人,真实的情感流露,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可以激发他人的斗志。所以,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一定要时刻渗透一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你是在跟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从而把你当作自己的贴心人,自己的知心朋友,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效果,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其次要注意角色的定位。在交流中,班主任应尽可能地以朋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达到情感相通、言语相容,这时班主任的话语最容易被学生接受,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全面关心学生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不应该只局限于学习方面,还应该在生活与心理方面。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困惑,以便及时给予疏通、帮助,调整好他们的心态,使学生得到班主任更多的理解和热爱。 
班级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且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任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的,班主任一定要关爱学生,要做好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管理民主,能够高度负责的关心班级事务,能够耐心疏导学生个体或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建设一个充满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 首先班主任要深深的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于偏狭的私情,也不是出于抽象的人性,而是出于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大爱。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包含了教师的人生价值,教师爱学生也就意味着对自身价值的珍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真诚的、无私的,要用赤诚的心去爱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而越是残花病叶,越要更加精心的去护理。教师有了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高高在上、不察生情、不解生难、出言不雅、动辄责罚、等差有别、分数至上、轻德重智等现象的出现,说到底是教师没有爱生之情。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把火把,可以融化冰山雪川;爱是条纽带,可以拉近师生距离;爱是种润滑剂,可以增进师生情感。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就不会有耐心、恒心和好情绪去费时、费心、费力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不会长期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健康成长。 其次班主任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能以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以高尚的师德来赢得学生的尊重。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关爱学生、充满激情、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到“教师担负着民族的振兴,民族的未来”,这些不仅是社会赋予教师的光荣称号和神圣使命,而且也深刻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探究为师之道,不断更新知识层次,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使自己知识完善、人格完美、胸怀博大、课堂充满激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正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提出的最起码要求。班主任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上追求高效益,精益求精,用高质量的教学培养高水平的学生。专心致志于其业,心无他顾,力不旁施;要追求低负担、高效益的教学境界。 再次班主任应该思想开阔,能够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提倡民主风气,培养学生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交流,一定要将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拥有一定权利的人。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相信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古人有云:天地君亲师。又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固然值得尊重,但教师应该知道这先是对知识的尊重,再者才是对一个人的尊重。现在,班主任除了要履行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也要承担为孩子终身幸福奠基的重任。因此,真诚地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作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前提。青少年学生都有人格尊重的强烈要求,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就应该真诚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尊敬老师、服从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乃至批评教育。只要学生心理得到满足和愉悦,便会对集体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还会进而发展成为社会责任感。他们成年后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做好一任班主任,团结好一个团队 当班主任,就像领兵打仗,领什么样的队伍都能够打好仗才行,课任老师是否能团结在你的周围,是你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课任老师,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教学能力有高低差异,学生的认可度也会有所不同。作为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协调好各课任老师的关系,协调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块工作的同事,就应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作为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老师的强弱搭配是一种必然,在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把你认为好的老师都挑到你这个班。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一任班主任,团结好一个团队,交一批朋友。” 班主任是备受学生家长关注的文化人,也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代言人。我们一定要把事业摆在第一位,把致力于为千家万户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永恒的目标和追求,天天要提醒自己不马虎、不懈怠、不拖延、不误事,勤奋务实、拼搏创新、做好每一天的班
1、抓方向,全面发展。班级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搞好班级建设,最重要的是抓方向。把握正确的方向是班级管理有无成效的前提和关键。同时,班级管理都是围绕着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目标来进行的。 2、抓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教学质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总是居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学生成绩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它具体集中地体现着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3、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教师的品德、语言、仪表和风度等修养,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力,对学生处处起着表率作用。因此,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品德修养上,要有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