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1232013
我在时间的轨迹上徘徊,踏上每一列经过的车。沿途的风景在渐渐远去,我举着那快叫思念的车牌,等待着最后一站——故乡。有一天,飞驰的火车中,坐着一个旅行者,他望着窗外的山、树被夕阳刷上了一层鲜艳的红,那个人就是我。慢慢地,旅途的劳累终于把我的眼帘拉了下来,我合上眼,仿佛听到了悠扬的风笛声,这是——苏格兰的小镇!火车停了,我拎着旅行箱走了下来。正值晚秋,地上积了一层梧桐树叶,我漫步在小镇,欣赏着路旁的红顶小屋,偶有路人走过,对我这个异国游客,我看见了他们的微笑,我也报之以微笑。清新的风撩起前额的刘海,我忽而望见了远处的山脉,于是,我想起了故乡的山……虽然周围秀景如画,可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欣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着一个本不属于这里的人,那里的山、水、树、人都与这个人无关,只是旅行者的悲哀在我的心里愈发明朗,当我仰望着天空那一汪明月,才蓦然发现,原来,一个人可以很悲伤。我渐渐睁开眼,才忽然意识到,刚才的是梦,而我,却站在了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这是内蒙古草原吗?我想是的。没有路,也没有站台,只有延绵天际的草地,绿色,而且,盛开着美丽的小花。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此时面对着这无边无际的草原,牛羊在我身边踱过,清水绕膝而流,脑海里出现的却是——久违的祥和与平静。于是,蓝天、白云、牛羊、草地、当地女孩,还有我的爱情,都在这一刻复苏了。可是,我只是个旅行者,不会在任何地方停留,直到我站在终点站路口的时候。我从没想过,草地上会驶过火车,但是,汽笛声一响,我便知,我仍在梦里,只要在梦里,一切都有可能。于是,我降临在一片湖水的中央。我抱膝而坐,宁静的湖水中孤零零地倒映着我的背影,可是,我却望见了水中的游鱼。水是鱼的故乡,而我的故乡在哪里呢?是那个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牢笼吗?不是的,一定不是的。我想会有一片更美好的地方在等着我,只不过,现在,我必须不断去寻找,我梦中的故乡。旅行还在继续,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又孤单的。我提着行李,独自一人向远方走去,夕阳将我的身影拉得斜长,可我,仍在旅行的路上徘徊。等待着每一辆经过的车,让我走到更远的地方。 
我赞美丽江游玩了两天的西双版纳,我们乘坐飞机来到古城丽江。我们先去东巴谷,东巴谷是纳西族摩梭人的文化传播点。在那里,向我们展示了纳西族摩梭人的悠久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那里的房屋沿泸沽湖畔而建,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房屋都为土木结构,雨天滴雨不漏。摩梭人还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文字——东巴象形文字,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这一切让我不由得惊叹,纳西族的人民可真太聪明了,能将东巴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了解完纳西族文化后,就向神秘莫测的玉龙雪山进军。来到雪山,天下起了雨,雨幕与云雾又为玉龙雪山增加了几分神秘。乘着缆车来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山峰,抬头看,只见玉龙雪山的主峰扇子峰映入眼帘,它直插蓝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龙十三峰犹如一条腾空的玉龙。它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还随着时令河阴晴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美不胜收。雪山时而云蒸雾涌,玉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像玉液刷洗,晶莹的银光,耀目晃眼;有时一条云带束腰,上面雪皎皎,下面冈峦碧翠,简直就是到了人间仙境,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天下着雨,但雪山的魅力不减。玉龙雪山是神圣的,是美丽的,它像一位仙女守护着丽江,守护着纳西族。玉龙雪山气势磅礴,变化多端,而丽江古城却又是古朴清静中显本色。于是我们来到丽江古城,来享受这里的古朴、雅致。听导游介绍,这里以前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十分有历史文化。我听着更加向往了。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古城——丽江。一进古城,一股清风迎面扑来,顿时使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放眼望去,“哇!丽江古城可真美!”我不由的发出感慨。大理石铺地,光滑斑斓,生动而有灵气,潺潺溪流随处可见。这里的房屋全是手工建造的土木式房屋,土木式房屋一幢紧挨一幢,鳞次栉比。并且依山而建,依水而设,真可谓是条条街道见流水,家家门前有流水。所以又“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桥梁在古城随处可见,它贯穿全城。我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桥梁都没台阶,原来以前是方便千马行走。街道四通八达走进去就像走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最吸引我的是那别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光拿葫芦丝来说吧,品种数不胜数,到了商业街这顺手买一点赠与亲朋好友何乐而不为呢?渐渐地人多了起来,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这时我来到一条小溪前,洗了把脸,哇!真爽!看看水里又鲜艳的鹅卵石和水草。水里不时能看见许多条鱼在游动,小溪边一排排的垂柳,婀娜多姿,又为古城增添了许多魅力。古式的建筑,叮咚的泉水,古色古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我赞美丽江,赞美这古今中外的历史名城;我爱丽江,爱这世界文化遗产。车啊!开慢点,让我再看看这美丽的古城!
西安兵马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今年暑假,我就来到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20年前,杨培彦老爷爷打井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堆用陶土做的兵士、车马,据说,刚出土时,大多数兵俑的头、身体和腿脚都分了家,只有一小部分兵马俑是完整的,它们摆出手握长茅枪的动作,手上却没有枪,可是,仍显得精神抖擞、栩栩如生。后经专家研究和历史记载,才露出了真相。秦始皇终年50岁,兵马俑随之下葬,万万没想到项羽会将它们毁于一旦!楚国的霸王项羽恨秦始皇,一心想灭了秦国。他带兵把兵马俑的头打掉,把它门手中的真枪拔出来,给自己当武器打仗。还放了一把火。把兵佣烧得伤的伤,残的残,真是太霸道了!所以,至今一号坑中还零零散散躺着几个没有修补成功的兵俑。它们最矮的1。78米,最高的1。90米,而且是千人千态,没有两个俑长得一模一样。根据官职大小,衣着也大不相同。它们有的瘦骨嶙峋,有的大腹便便,有的高大威猛,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是驾马的,有的是守门的;有的是打仗的,有的是指挥的;还有蹲下的百戏俑,叠起双手的高级军吏(lì)俑等等。西安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他认为生前有什么,死后也必须得拥有,所以,他将整个秦代的兵团带入了地宫。兵马俑会倒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兵马俑的结构很特殊,头是实心的,到脖子就变成空心的了,身体部分是空心的,不过腿脚是实心的。下面重,上面轻,站得是很稳的。它们不会倒下,始终勇敢的看着前方。它们记载着历史,等待人们去发现……为什么把兵马俑称作奇迹?因为它们的年代久远,却还能保持鲜艳的色彩,因为在它们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工具,但工艺还是那么精细,无不令人佩服。它的规模宏伟,一共占地25388多平方米,这些兵马俑,都是每家每户的老百姓们不折不扣手工制成的…… 可想而知,制造兵马俑花费了好多年的时间。由于现在技术的限制,二号坑和三号坑都没有开挖,是因为目前还未找到更好的保护措施。关于兵马俑的历史与疑问,是数不清的,因为它是一个奇迹,让我们的考古学家去研究吧,解开关于兵马俑的谜中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