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燕麦甜粥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智慧城市发展的前景与趋势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inton68

已采纳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已选择数百个城市或城镇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中国今年内建成和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中国发展智慧城市还应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物联网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因其涉及交通、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动态信息采集而尤为重要,只有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才能从容应对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物联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中国发展智慧城市,还需尽快掌握智慧城市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目前,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方面,我国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多数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只有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并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创新,才有可能建设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发展的前景与趋势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332 评论(14)

走走看看瞧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与城市不断的延伸,对于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城市管理难题,本着拥有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相互感知的能力和高水平的信息利用能力从而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的“智慧城市”由此应运而生
192 评论(11)

zhjx1987415

这个我就有的啊,,方向定了吗?
131 评论(12)

8676hui

,有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
153 评论(13)

韩钰yu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多,政府出台多层面政策,助力智慧城市加速建设,持续增加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智慧城市试点数量逐步增加。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未来,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朝多领域发展。产业链:涵盖范围广,发展需求大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运行体系,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让城市成为适合人全面发展的城市。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上游主要是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制造。其中硬件制造部分包括广泛用于安防、交通等领域的视频采集硬件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芯片制造,主要代表厂商有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中兴微电子等。在软件设计方面,东华软件、旷视科技、和利时、中控集团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包括对整个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政府和各个设计院,进行系统集成的科大讯飞、金蝶、日海智能等企业,提供运营服务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等企业,以及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华为、中兴、浪潮、航天信息等厂商。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讲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运行发展的各个场景中去,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数十个场景。——城镇人口增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原因从表面上来看,城市建设中的交通、安全防范、医疗保健等多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是促使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解决问题的诱因,但是从根本原因来看,我国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和城市化率才是中国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城镇总人口达48亿人,城镇化率达6%。政策规划:多层面政策出台,助力智慧城市加速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更离不开政策的指引。政策扶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意义重大。2020年12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要培育一批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智慧城市等领域规模化应用。2021年1月,《商务部等19部门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积极参与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在低能耗建筑、智慧城市开发等先进工程领域积累经验,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现状: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我国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根据IDC 2020年7月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仅次于美国的支出第二大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为7%,仅次于美国与西欧地区。应用领域:范围大、领域多、应用广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领域多、应用广,包括ICT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等。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立在大数据产业基础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数据显示,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亿元增长到2019年5397亿元,增幅高达04%,初步估计2020年达到6670亿元。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智慧政府”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领域,而电子政务是“智慧政府”当前最直观的体现。2014-2019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逐年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2019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近3366亿元。区域格局: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在智慧城市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陆续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发展,截至2020年4月初,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如果把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加总,初步估算累计达到749个(未剔除重叠部分)。注:其中部分城市有重叠。从区域布局来看,截至2020年4月初,住建部确定的290个智慧城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其中华东分布最为集中。从具体省市来看,山东省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最多,为27家,比同为华东的江苏省多7家。企业竞争:解决方案提供商竞争激烈智慧城市需求扩大,各领域领先企业陆续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初步估计2020年,智慧城市行业概念企数量超过1500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市场层次结构分明。从产业链划可知包括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平台、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提供商;智慧城市行业专业性要求高,技术壁垒较高;参与者多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集成厂商等。例如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各个领域发挥自身优势,竞争愈发激烈。2019《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发布的“2019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100强名单”,海康威视、华为、中国电信、中国平安、中兴通讯等入榜前二十榜单;海康威视、华为、中国电信位居前三位。发展趋势: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朝多领域发展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发展上,2020年6月,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在《关于开展“智慧城市”优秀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评价推荐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智慧城市”优秀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应具备超前领先的架构设计,形成完整的技术产品、平台软件、运营服务等系统功能,并在细分领域进一步加强。在政府以及各大协会对智慧城市产业的规划上看,可知我国智慧城市未来发展一方面将朝着完善,领先,超前方向发展;一方面将不断细分,逐渐落地。未来可能在智慧政府如平安建设、智慧司法、智慧城管等,智慧社会如智慧金融、智慧旅游等方向发展。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34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