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洪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我理解为“那么只有不去争取,才不会有错误”,大概是这样吧。有些像老庄思想。如果任何事情都不去争取,那么怎么能成功呢?人总不能因为一些错误而因噎废食的。大概围绕这一点来写就可以了。纯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若你真把这几天当“假”过了,你就上当了。 “假期玩耍”给你的只能是“假冒人生”。 看看街上,望望远处,恐怕不能乐观。 大部分的人都上当了。 没有办法,想明白看通透的人始终都是少数,能够享受到功成名就荣华富贵的人更是极少数。 一个保洁大姐跟另一个保洁大姐笑着说:“都是同事,哪儿那么多事。” 这位保洁大姐她一定不知道自己刚说了一句“时代名言”,说了一句能够刺激和反讽很多人的金玉良言。 而今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同事们就开始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好像大家从前都是仇人。 几百人的单位更是可怕,拉帮结派,乌烟瘴气,好像一个“黑社会”。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事更多。 都说公司是大家合力致胜释放光芒实现梦想的地方,可是,今天,却成了“互相猜疑,斤斤计较,偷奸耍滑,假公济私,人情淡薄,见利忘义”的站前广场。 都是同行,有必要那么狠吗?王老吉、加多宝,你们非要弄得你死我活吗? 若连人的品质都不要了,有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行尸走肉? 赢了市场,输了良心,会长久吗? 都是同学,有必要翻脸吗? 都是同胞,能那样眼睁睁地欺骗吗? 都是同学,为什么如此恨她呢? 你既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你一定有与别不同的地方,你一定有傲人的本事和特质,你为什么不随心而寻属于你的路呢? 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件事情只有你能把它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这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后不管不顾地去寻找。 人人都想争第一,人人都在竞争,其实,人人都争第一的过程就是人人都同质化的过程,你争我夺的行为表明你们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路,都不知道自己的个性是什么。 一个人找到并发扬了自己的个性,就能出人头地。 一个产品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就能鹤立鸡群。 一个城市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就能倾倒世人。 一个国家展示出了自己的个性,就能国强民富。 不争第一,只做唯一,才是这个时代人与事的突破之道和共赢之路。 徐大伟策划机构在策划界,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民间流动图书馆在文化界和公益圈,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我在事业和名利中,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所以,我平和坚定,感恩赞美,梦想总能成真,付出总有回报。 鲁迅,不争第一,只做唯一,所以他的精神至今高尚。 杨丽萍,不争第一,只做唯一,所以她的舞蹈无人可比。 刘长乐,不争第一,只做唯一,所以他的凤凰卫视不可取代。 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你就是第一。
忍与争 忍与争往往是一个人瞬间决定的事,但是带来的结果却不同,或好或坏,但是二者或许有着某种联系,忍与争可以并存。 记得小学六年级,学校有一次开运动会,我报了一项100米。比赛前,我便了解了这项活动中与我争锋的几个对手,我们实力都差不多,等待我的将是“争”/比赛终于到了。全校的同学都围在操场的周围,操场似乎成了一个临时的舞台。站在起跑线上的我充满了信心。“叭——”,枪声准时发出。我奋力地拼向中点。不幸的是,当我跑到差不多50米时,右腿抽筋, 倒在地上,身体下浮起尘土。再一看右脚的鞋丢到了好几米之外。顿时,我看到周围的指指点点,接着便是大笑。似乎全校的眼光凝聚在一起眯着眼看我,笑我,这个笑话“你看看,那边那边------”,离我最近的同学说:“她的鞋没了,嘻嘻------” 瞬间,我想放弃比赛,飞步跑回教室,但是是一种“争”的力量牵引着我去忍,去争。我爬起来,没顾众人的眼光,光着一只脚左高右低地跑完了全程。到终点时,我只得了1分。回头望一望那只还扣在地上的鞋,再看看我又脚的袜子上的尘土,我情形我选择了“忍”,在 众人的讥笑下人着跑完了全程。我也情形我选择了“争”,在落后的情况下,我依然要争夺我的位置,1分便是我争得的结果。心里想着,蹦着捡回了我的鞋。在我穿好鞋,依旧走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之下时,我又朦胧间想到,我忍与争,必要吗? 当我走进班级队伍时,老师、同学给我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敬佩的笑容,这时答案浮现在我的眼前:忍与争是必要的! 忍与争有时是为了争而忍,因忍而争。人们做事都有目标,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忍还是争,还是忍并争着,它们时刻都在我们周围,所以必要时忍并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