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8

Wumi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硕士论文答辩申请报告书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理想sw么么

已采纳
毕业论文答辩ppt内容怎么写的解决方法如下: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和试验设计的目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 二、在每部分内容的presen tation中,原则是:图的效果好于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于文字叙述的效果。最忌满屏幕都是长篇大论,让评委心烦。能引用图表的地方尽量引用图表,的确需要文字的地方,要将文字内容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化,用编号标明。 三、1 文字版面的基本要求 幻灯片的数目: 学士答辩10min 10~20张 硕士答辩20min 20~35张 博士答辩30min 30~50张 2 字号字数行数: 标题44号(40) 正文32号(不小于24号字) 每行字数在20~25个 每张PPT 6~7行 (忌满字) 中文用宋体(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对于PPT中的副标题要加粗 3 PPT中的字体颜色不要超过3种(字体颜色要与背景颜色反差大) 建议新手配色: (1)白底,黑、红、篮字 (2)蓝底,白、黄字(浅黄或橘黄也可) 4 添加图片格式: 好的质量图片TIF格式,GIF图片格式最小 图片外周加阴影或外框效果比较好 PPT总体效果:图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动的比静的好,无声比有声好。 四、(注意) 幻灯片的内容和基调。背景适合用深色调的,例如深蓝色,字体用白色或黄色的黑体字,显得很庄重。值得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颜色,一定要使字体和背景显成明显反差。 注意:要点!用一个流畅的逻辑打动评委。字要大:在昏暗房间里小字会看不清,最终结果是没人听你的介绍。不要用PPT自带模板:自带模板那些评委们都见过,且与论文内容无关,要自己做,简单没关系,纯色没关系,但是要自己做! 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的汇报,30页内容足够,主要是你讲,PPT是辅助性的。 记得最后感谢母校,系和老师,弄得煽情点。

硕士论文答辩申请报告书怎么写

165 评论(13)

行管熊莲莲

**同学已经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各项要求,考试成绩合格现申请论文答辩。本论题为……。内容共分为几部分……。论题的意义……。现论文已经全部完成,摘要的英语翻译意思符合,并已通过指导老师的审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本人收集大量资料,细心筛选,阅读并加以理解,通过对一些案例的认真分析,最终对论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人承诺,成果出自本人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内容真实有效。
325 评论(10)

孙海逸

基本套路1、解题,也就是做什么2、为什么,也就是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研究的意义。这里可以提出前人研究存在的三个问题,或本课题的三个难题,立靶子,留待后面慢慢解。3、怎么做,也就是讲清楚自己的研究是怎么设计和实施的,解决了一两个难题。4、效果怎么样,基于研究过程,得到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数据、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形成三点结论,与前面的三个难题呼应。5、总结强化自己的特色亮点,以及不足之处,请听众批评。答辩ppt的做法基本要围绕上述基本套路,切忌三个误区。1、把论文复制到ppt上,包括结构和体例。2、放大量文字在ppt上,为了方便照着读。无论是正文还是批注都是不可取的。3、放图表在ppt上,不加解释。解决方案:1、以听众的理解为目标,应按照上述四个步骤来重新组织。2、尽量口语化表述。把长句为主的书面语用嘴巴讲出来,是非常催眠的。需要口语化陈述,环环相扣,避免废话,需要多练。3、ppt是陈述的补充材料,是为了提供口头陈述所难表达的图表、复杂定义、例子等,让听众感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94 评论(13)

手机用户

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填写格式  姓名  研究生学号:  性别:  出生年月日:  籍贯:  何年在何大学何专业毕业:  何年在何处曾获学士学位: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入学时间:  培养单位:  已修学位课程学分: 不填  学位论文题目: 所有表格中的论文题目一致  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开题时间~2006年11月  已交论文: 2册  科研成果已发表(请注明刊物名及文章名):  研究型论文  已发表1篇,《计算机XX》,“发表论文题目”时间、期刊、页号  已录用1篇,《计算机XX》,“发表论文题目”录用时间  密级审定人: 签字()  现申请 大学 工学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请予审查并安排答辩。  (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申请人 日期:25  各研究所名称  一、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 (由原激光 真空 物电教研组组成)  二、 通信与微波研究所 (由原通信 微波教研组组成)  三、 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 (原信号检测教研组)  四、 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 (原信息教研组)  五、 图象图形研究所 (原图象教研组)  六、 线路与系统教研室 (原线路教研组)
27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