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3

eedr.zhe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环境优生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mw123

已采纳
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带动全班。

环境优生学论文

317 评论(13)

chust

水,生命的源泉!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线,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人口众多和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剧了缺水问题;严重的水污染又使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6亿的高峰,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因此,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统计的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八五”末期削减了15%左右,部分地区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形势仍相当严重,我国污水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的310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620亿吨,占全国年用水总量的10%以上,自净能力已是杯水车薪;受污染河段已超过总河长的1/3;水生态系统蜕变严重。这不仅见于统计数字,甚至于每个居民都能接触感觉到。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有限的水资源被污染,使得供需平衡雪上加霜;我国南方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使守着滚滚长江的太湖流域缺水喝;我国西部大开发,随着资金的投入,工矿业的发展,水污染加剧已见端倪,如此下去,将使那里十分缺乏的水资源难以为继;西南地区水资源量较为丰沛,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成隐患。因此,在21世纪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要高度的重视、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机理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起,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代代最大限度地开发,后代不就所剩无几了吗?如何符合代际均衡的原则,怎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多创造社会财富是没错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害物,我们能够允许财富和害物的创造并行发展吗?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什么是利润呢?从经济学上来讲,利润是产出减去投入的净所得,治污的投入也是投入。如果治污的投入不被考虑在内,高利润、高污染的产业导向就会使污染愈演愈烈,人们的真正受益就越来越小。 目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是富营养化,实际上有机营养物就是食物,正是人类至今还缺乏的东西;目前水污染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重金属,实际上这些重金属正是珍贵的工业原料。因此20世纪提出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主要出于照顾人们对传统经济的认识;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理论来看,仅从经济效益-利润来看,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水污染也是减少利润的。过去的情况,只不过是由于认识片面,政策不同,改变了利润的分配罢了。在新世纪人类开始了对水污染认识的第四阶段-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阶段,就是从大系统看问题,工业生产和污染不一定是孪生兄弟,可能优生,即只有生态型生产这个独生子。(二)排污就是用水 过去人们只认为从水体中取水,改变了水资源的量是用水,水体在量上有承载能力问题;而向水体排污,改变了水资源的质则不是用水,水资源在质上不存在承载能力问题,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改变水资源,都是对水资源的利用,鉴于水资源已是短缺资源,量和质都要合理利用,科学配置,都要受到限制。排污实际上是挤占了环境用水,所谓“环境用水”就是必要保持一定量的净水-即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而“生态用水”则是维持植被、动物群落和地下水等整个生态系统要素的用水。二、当前水污染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有了新的发展。 (一)以前主要是工业的点源污染,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大大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开始逐渐与工业点源污染平分秋色。 (二)以前主要是城市污染,而随着乡镇“五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污染开始逐渐与城市污染平分秋色。 (三)由于多年排污的积累,江河湖库的内源污染迅速上升,水生态系统严重蜕化,自我修复能力大大降低。 三、以新经济与科学观点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认识,水污染防治的创新考虑的出发点是:从大系统的观念出发,各部门协作,整体规划,防治并重,以防为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把污染挡在上游;与此同时,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陆地和水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力稀释、清淤,加强水生态系统建设。 侧耳倾听,淮河在呐喊,黄河在哭泣,长江在叹息……水污染像一种持久的顽疾折磨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呼吁人类关注水污染,节约水资源,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呼唤着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节水是从量上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是从质上保护水资源,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节水本身就减少了污染总量;污染的防治则实际上减少了不可利用的水量,等于节水。水利部门应该狠抓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与生产、环保等部门一起切实保护短缺的水资源,以水资源量和质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同学们,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时注意拧紧水龙头,做清洁时节约用水,在生活中与浪费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做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
292 评论(10)

leefei305

优生优育还得从孕前开始,具体到饮食、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各个方面。中医上有“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的说法。下面就随医通无忧网一起来看看,怎样从饮食、生活习惯、身体状况这三方面优生优育。一、教你从三方面优生优育1、饮食 春季宜平补,以养胃气为本。养胃的食物除谷类以外,还有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鸡蛋、鱼虾、牛肉、猪肉、鸡、蘑菇等不仅富含高蛋白质,并且有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抗病毒,预防感冒。胡萝卜、苋菜等含有维生素A,具有保护呼吸道粘膜和呼吸道上皮的功能,抵御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则能提高免疫力,如核桃、芝麻、青色卷心菜等。2、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要规律,作息时间要合理,不暴饮暴食,睡前不宜长时间的上网或观看紧张刺激的电视节目,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性生活。推荐阅读:如何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需做好哪些准备增强体质,可以做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如跑步、爬山、太极拳、球类、游泳等,运动强度可因人而宜,不宜太疲劳。3、身体状况 患有盆腔炎症的患者,应在孕前去医院作例行的检查或治疗,以防止宫外孕的发生。患感冒的患者在准备怀孕前还需进行抗病毒系列的检测,让医生指导能否在近期怀孕。多次出现流产的病人,更应该注意,在再次怀孕前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是由于免疫原因造成的。二、孕前检查这几项千万别落下 怀孕前夫妻两方最好进行一些必要的身体检查。比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都是最基本的身体检查,但孕前检查主要检测对象是生殖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系统、遗传病史等。特别在取消婚检的今天,孕前检查能帮助你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孕前检查一般包括生殖系统健康检查、优生五项、微量元素、血铅、激素水平、免疫抗体等项目。一般的体检与孕前检查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一般体 检的项目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都是最基本的身体检查,但孕前检查主要检测对象是生殖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系统、遗传病史等,主要 包括三大方面: 1、孕前查体:主要发现是否有生殖器官炎症、生殖器官肿瘤、生殖器官畸形,第二性征是否发育正常等,以便及时进行矫治。 2、优生指导:一是提高正常胎儿的素质;二是防止缺陷儿的出生。优生主要与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有关。医生通过了解双方的工作性质、生活环境及家族史,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优生指导,并对有遗传病家族史的病人作出风险估计。推荐阅读:想要优生优育男性该怎么做 3、不良生育史的病因学检查:对既往有自然流产、葡萄胎、死胎、畸胎、早产、胎停育的人群,酌情进行精液、病原体、内分泌、染色体、生殖免疫等方面的检查。三、孕前做哪些准备 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如何优生优育?孕前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受孕的质量。从孕前3个月开始,建立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保持小家庭的愉快气氛,养精蓄锐。根据月经周期,推算出排卵期,减少同房次数,积极保持双方的情绪、智力、体力节律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不良因素的伤害。怀孕前20天内女方不宜用药物,不宜饮酒,减少不良因素刺激。女方刚刚经过流产或早产,子宫要休养恢复,应1年以后再怀孕。若一直用节育环避孕者,要取出节育环3个月再怀孕,使子宫内膜得到恢复。
13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