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地质与旅游论文范文大全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3

annlucky200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地质与旅游论文范文大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i02

已采纳
一、地质灾害对旅游的影响(一)地质灾害对旅游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旅游安全原则是旅游者出游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还无法控制的当代,人们对安全的社会需要日益重视。因此对于地质灾害旅游地的选择十分小心。地质灾害尤其是像地震这样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公众的出游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干扰,地质灾害使人们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旅游者的愉悦感,尤其是出于人身安全方面的担忧游客最终选择放弃出游或更改出游计划,导致旅游需求大幅下降(王能洲等,2009)。(二)地质灾害对旅游地的影响地质灾害对旅游地景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滑坡、泥石流等对旅游地产生的危害比较轻微的影响;另一类是地震、火山等对旅游地产生的比较严重的危害。滑坡泥石流一般只是对景区局部的景点产生破坏,对于整个旅游地的影响并不大,不会影响旅游地正常的运转。而大地震、火山对旅游地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打击。1.地震、火山等对旅游地的影响大地震、火山等往往会对旅游地的景区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如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40亿元(尤薇,2008)。其中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的很多古建筑倒塌,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很大的破坏。另外通往景区的道路也是受到严重的破坏。旅游地的破坏也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大地震过后旅游业几乎处在停滞的状态,旅游团、餐饮服务业都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滑坡、泥石流等对旅游地的影响滑坡、泥石流也会损坏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使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诣受到破坏。但是滑坡、泥石流破坏范围是比较小的,它只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局部自然景观受到了破坏。它对旅游地的影响相对于地震来说是比较小的。(三)地质灾害对旅游活动项目的影响(1)地质灾害类型直接限制了旅游景区景点活动项目的开发程度。地震、崩塌造成的旅游资源,由于地震、塌陷地质灾害发生周期较长,规模较大,易于开发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的开发较困难。(2)地质灾害条件直接限制了旅游景区景点活动项目的策划。地质项目的策划也要考虑经济效益,灾害稳定区,旅游项目策划落实;灾害活动区,一般不予考虑项目建设。(3)地质灾害环境间接限制了旅游景区景点活动项目的选择。景区景点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环境,环境优美,可以配合开发;环境不优美,地质灾害资源单独开发,就会出现单调不和谐的情况。(四)地质灾害对旅游发展规模的影响(1)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必然受到人员规模的限制。如天坑地缝等塌陷地质灾害旅游资源,由于道路建设的制约,限制了一次容纳旅游者规模。(2)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开放时间必然受到天气的限制。有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区域,下雨天,暴雨天气是不宜开放的。塌陷灾害旅游资源中的天坑类在雨天也不安全,不宜开放。(3)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首先要进行灾害体防治,经济投入高,间接限制了旅游开发规模。(4)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多处于山区、深山区,通达性差,间接影响地质灾害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五)地质灾害对旅游管理的影响(1)增加管理难度。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必须建立灾害应急防治体系,建立专门防灾机构,设置专门人员,加强灾害的预测或监控工作。(2)增加标识设置。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必须设置灾害区的警示标识,并随时检查。(3)增大防灾抗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地质灾害区的旅游景区景点,有义务加强防灾常识的宣传教育。地质灾害对旅游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从经济上,影响旅游发展的建设费用,从旅游发展上,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心理、影响旅游活动项目策划与选择、影响旅游发展规模和旅游经营管理。二、旅游开发促使地质灾害的发生(一)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性1.地域性规律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如以岩溶地貌为主要景观的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的地质遗迹开发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2.相关性规律主要指不同类型的潜在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程度、规模等都与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和水土流失都和水文气象条件及地貌特征、岩土组合等密切相关;而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与所在区域的地壳活动密切相关。3.诱发性规律人类对地质遗迹不规范的旅游开发活动,如排污设施不完善、游人密度过于集中、各类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不规范建设、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游线设计等。这些将是引发或加重一些潜在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如土地退化灾害、地球化学异常灾害、水源枯竭灾害等。4.伴生性规律诱发潜在地质灾害的制约和影响因素之间有共生、伴生、因果、诱发的关系,有可能导致各种地质灾害成群出现,连续发生,使灾情扩大。如地震往往伴生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危岩和地面变形等。而地下水位变化,往往会引起水土流失、地下水质污染、泉水干涸、地方病、地裂缝等灾害。(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会对旅游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合理的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导致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活动是加剧各类潜在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之一,必须严格规范各项旅游开发活动,将其对潜在地质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中国的许多旅游区都位于山区。以陡、峻、险、奇而闻名的诸多景区或景点,是自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也往往是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区或危险点。在山岳景观开发建设时大规模的劈山修路和建设索道,使得山体边坡和植被遭到破坏,引起滑坡、塌方、水土流失等严重的地质灾害(郭威和丁华,2001)。旅游排污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乱排乱放,污水随雨水渗入岩土体,可能导致地下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地方病等灾害,甚至使岩土体逐渐软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过度抽取地下水、游人密度过大或过于集中、植被破坏等旅游活动行为,可能导致地下水位超常下降、地下水质污染、泉水干涸等灾害。因此要严格控制开发的强度、加强对天然土壤植被的保护、合理抽取地下水、控制游人密度、采用绿色施工法等措施来保护景区的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与旅游论文范文大全

346 评论(13)

xxw2012010

一看我们就是一起上的课,你写好了,借我看看啊
17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