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ern00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不断提高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进步。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去写,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密切注意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读性。不同的工作性质写出来的医学论文不尽相同,个性是主要的,但也不能没有共性,不是无章可循。但应尽可能避免写作时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特别是医学论文的表达方式应该更科学一些,论文的布局和段落应分明,层次应清晰,推理应符合逻辑,条理性要强。下面就本人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重点谈谈医学论文写作的方法。1 医学论文题目的选择1 医学论文的命题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编写格式》提出:“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稿约中规定“文题必要时给目录写一个限在75个字母空间之内的短题。”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一般先定题目再写论文,但亦可先写论文再定题,也可将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再定标题,文题贵新,切忌老生常谈。别人用过的题目不要再用。从来稿情况看,多为回顾性与前瞻性两大类。回顾性的稿件容易走进前人形成的模式,格局大体相同,多半是多少病例的临床分析,经过几次试验、观察结论与前一致,这样说明的问题很有限。如果能在回顾中找出经验教训;阐明需要注意的间题;论证你的某个新观点;或修正前人的某种错误,这样文章就有了新意,在设备、文献、实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写综述、讲座、学术论文、病案讨论之类;条件差的单位或初学写稿者,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可先从写临床报道、误诊教训、技术改进、心得体会等入手。尽量结合自己熟悉的内容,日常从事的工作。否则难免在症状、体征的描述上无中心、不准确、矛盾大、漏洞多,而且不了解进展,不熟悉近况,甚至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就很难成功。总之,题目是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鲜明的词语组合,好的命题可以使读(编)者看过题目后,能够得知论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点,能够吸引读(编)者使之产生阅理全文的兴趣,反复引用,经久不忘。2 医学论文的署名医学论文署名要用真名(学术论文)而不用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和供读者咨询。本刊编排顺序为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而后是作者。集体创作应在文末署上执笔人或整理者的姓名,以明责任,便于查考。署名不可过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参加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参加本文章撰写,对文章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辨的人。署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起主要作用的人列在前面。根据目前各省晋升掌握的情况看,署名太多也无意义,一般3-5人即可。指导者、协作者或列在姓名中,或在文末致谢中写出。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临床报道出现十余作者的情况。署名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事,但由于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也同样冲击着科学技术界,作者的署名也无例外的出现了一些问题:①署名过多;②署名过乱;③带名;④挂名。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对全文负责,不能无原则的乱署名,尤其不能将与本文章无关的人员署上。决不能以署名做为替人晋升创造条件的手段。 
一个在妇产科工作的人还怕写不出来呀!你就在网上找一下"妇产科工作总结"或"妇产科述职报告"这样就有很多了!因为你这个职业好写,网上材料也多,抄就行了,唉不像我的工作在网上找也找不到和我相关工作的总结,还好我细细总结了一下08年的工作,好不容易写完了!
1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妇产科护理最近几年非常热门,很多人都加入到妇产科护理行业中来,导致出现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护理知识不足。再加上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妇产科护理人员要想有一个好的护理质量,不仅需要掌握复杂的理论专业知识,而且必须要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进入妇产科护理的护理人员,其专业知识就显得不足。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到妇产科临床中。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够正确了解新药物和熟练使用新设备方面,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护理安全隐患。 2妇产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妇产科护理是一份需要护理人员足够耐心和责任心的工作,需要用灵活的方法来应对不同人群和病人。但是由于妇产科是一个比较繁忙的科室,工作预见性差、急诊夜诊多、病情多变、周转率高,各项工作在所有临床科室中最为复杂,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工作,所以有一些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烦躁、不耐烦等情绪,应付自己本该认真做好的护理工作。而且有少部分护理人员还存在将生活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耐心不足,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和告知权不重视,导致出现医疗纠纷。综上可见,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以避免出现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 3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够全面。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也应该得到更新和完善。但是目前许多医院对护理管理不重视,未能及时制定出满足当前需求的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仍使用已经存在不足的简单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及时补充和修改护理管理制度,让其能够很好地适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4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护理管理部门没有很好的起到监督作用,导致让护理制度的执行力力度不够。同时有些护理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指示,管理懒散,止于形式。这些都表明护产科护理管理的工作落实还不到位,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落实问题,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 5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良好的护理沟通,是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产科立足的根本,更是预防护理纠纷的关键。有些妇女对于妊娠、分娩等的认识不足,存在抵触、害怕心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但是,目前有些妇产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存在不足,没有及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做有效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2解决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护理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医院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关于妇产科护理知识的专业性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妇科所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掌握药物的特性和禁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另外医院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护理竞赛,来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医院更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实践操作指导,与有经验的的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成“帮扶对子”,让其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实践技能。 2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和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良好素质的根本,增强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是预防工作中事故的发生和进行安全护理的有效方法。医院应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服务和责任意识,让护理人员发现和总结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好优质护理,整体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3建立建全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是需要进行不断完善的,使之能够适应妇产科护理要求,让妇产科护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医院应该围绕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明确护理质量目标,以便让护理人员工作时有章可循,人尽其责。与此同时,在制定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时,医院应该结合妇产科的特点。在安排工作方面,医院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不同合理来安排工作,最大限度利用每个护理人员的的特点和特长。护理管理制度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惩罚政策,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意识。 4严格执行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学习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增强自身的执行力。同时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医院应该对产房药品、用品和医疗设备做好补充管理工作。 5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 行之有效的沟通工作,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责任感,让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首先,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采用合理的说话方式和和蔼的态度。其次,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避免出现专业术语。而且要注重反向思维的方式回答患者问题,适当给以鼓励,让患者采用积极态度配合治疗。3结论 完善的妇产科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降低医疗纠纷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医院应该,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改进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体系。 作者:黎学莲 单位:四川成都市蒲江县中医医院第二篇:抗菌药物妇产科护理价值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和克林霉素类等。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5±4)岁,剖腹产术26例,子宫切除术15例,急性盆腔炎10例,其他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9±5)岁,剖腹产术26例,子宫切除术15例,急性盆腔炎10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2方法 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在使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前应该做皮试,皮试阴性后方可使用。对其他抗菌药物使用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在使用药物中应该严格“三查七对”,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及全身状况调节输液滴速,切记不要让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发生意外。用药后密切观察,重点观察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 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员对抗生素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常见抗生素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掌握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②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配制后的给药时间,最好做到现配现用,一般的医院都存在者护理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部分护理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增加效率,在同一时间把第二瓶或第三瓶含抗菌药物的液体配好,长时间放置配好的药液,容易造成污染,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全程严密监测用药后反应,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荨麻疹,有无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变化等情况。④应该熟悉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①毒性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胃肠道及免疫系统毒性。②过敏反应:呼吸困难、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③静脉炎、戒酒硫样反应及猝死等。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毒性反应1例,过敏反应2例,戒酒硫样反应0例,静脉炎2例,猝死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对照组毒性反应2例,过敏反应5例,戒酒硫样反应2例,静脉炎2例,猝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3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治疗妇科炎症的首选方法,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使治疗妇科炎症能事半功倍。然而,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戒酒硫样反应,甚至猝死等。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就变成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包括耳毒性和肾毒性,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护理中,通过认真掌握使用剂量,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对毒性反应能做到早期观察,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毒性反应。过敏反应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仔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按流程进行皮试操作,药物三查七对,全程监测用药后反应等护理干预,很大程度上可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对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中以及停药7d内饮酒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通过护理宣教,可明显减少。另外,输液时间过长或者速度过快或者扎针时没有完全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可能发生静脉炎,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炎。此外,大量研究报道,在使用钙剂过程中,如果同时使用头孢曲松,可发生猝死。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对照组为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果表明,妇产科护理干预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总之,妇产科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淑华 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