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6

sjdw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1000字对联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stroboy鲁

已采纳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一些门类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有的门类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戏剧,无论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是各地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们的市场都在日益萎缩;再例如美术,国画等纯中国传统的艺术科系,则越来越不被看重。��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为何只对国外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例如年轻人喜欢咖啡而不喜欢喝茶,喜欢听国外的民谣而抗拒中国戏剧,而在国外,咖啡是传统的,但照样流行,甚至连摇滚乐也是传统,但现在也依然能让年轻人狂热。国外的年轻人没有太重的前卫与传统的区分,很多时尚的东西都是由传统演变过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大众化的有规模的宣传,许多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对我们的传统艺术是知之甚少,如此下去,中国广博的传统艺术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深厚、绮丽和多姿,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让这些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流传下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戏剧,没有了中国结,没有了元宵粽子,没有了茶道,没有了国画,那样的中国还会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吗?但是相信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一切就永远不可能发生。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1000字对联

113 评论(8)

yszwn

中国的戏剧,已有1500年历史。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戏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如今,戏剧已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不可缺得的艺术,她见证着中国文化的历史,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先进程度和迈进!
249 评论(15)

gaohuili

。欣赏戏剧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戏剧比单纯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要浅显易懂
87 评论(10)

ly_cafuc

先秦(萌芽期)▪ 唐代中后期(形成期)▪ 宋金(发展期)▪ 元代(成熟期)▪ 明清(繁荣期)▪ 近代(革新期)▪ 现代(争辉期)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事业保障激励机制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综合能力水平培育利于戏曲起、传、精品、名家良环境形全社重视戏曲、关支持戏曲艺术发展局面
307 评论(10)

不凡的平庸人

自2002年10月16日开始,为期7天的"中国戏剧现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发起,由云南艺术学院承办,与会者由来自云南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本学会骨干成员组成,他们也是近年来活跃在戏剧现状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此次相聚,目的在于描述近20年来中国戏剧的发展,对其中的成绩与经验、教训与不足,进行学术总结和理论研讨,对于妨碍艺术进步的诸种不良倾向予以批评,为中国戏剧的存在寻找现实定位,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7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