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ananas
楼上回答不错,建议采纳----------------论文发表找我 
我国净水工艺与水质检验技术的发展 论文 由于水质检测力量的提高,80-90年代国内采用现代水质检测手段进行污染源水的工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氧化剂方面:有人以色质联机对过锰酸钾氧化去除水中有机物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0)。二氧化氯净水(8)氧化有机物,降低水的色、铁、锰、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的研究(9),过锰酸钾复合药剂去除水中嗅味的研究。在活性炭吸附工艺方面:粉末活性炭作为一时性的突发性水质污染处置措施有所应用,并试验证明投加在絮凝池中部为好(11)-(13),也有与KMnO4同时使用的研究。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预涂膜过滤的净水器已有产品(14)颗粒活性炭净水器曾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它有良好的去除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的效果,降低卤代甲烷,使Ames试验致突变阳性的水转化为阴性。由建设部批准的强制性标准CJ3023-93“活性炭净水器”于1993年底实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且已用于生产。特别是以YDT弹性填料与陶粒填料装备的接触氧化池的研究较为充分,它们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氨氮、除藻方面有显著效果,但不能使Ames致突变为阳性的原水转化为阴性。生物处理在暴气设备充氧性能、生物膜优势菌种、生物膜活性、生物膜数学模型、YDT弹性填料池与陶粒池的比较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5),投入生产的接触氧化池的规模最大达400万m3/日。 与此同时围绕水质深度处理开展了由活性炭过滤、常规水处理工艺、生物氧化、臭氧氧化各处理工艺单元组合的工艺试验研究,并检测了各单元工艺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率,对各单元工艺的功能有了深一层的认识。由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所引伸出来的可生化溶解性有机碳BDOC和可同化有机碳AOC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在水质和水处理上的研究也付诸实施。并建议在水处理中应控制BDOC和AOC的标准分别为<5mg/L和2mg/L,以保持管网水的生物稳定性(15)。以往我国消毒副产品一般检测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这一阶段进一步检测了卤代乙酸HAAs及其生成能HAAP并探讨了不同工艺组合中HAAs的生成情况。 90年代在常规水处理工艺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硅酸铁,聚合硅酸铝能较聚合铝提高效能10-30% (16)-(17),流动电流自动控制加矾已用于生产。以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为特征的V形滤池得到推广。强化常规絮凝去除有机物降低消毒副产品的研究有发展。水厂生产中几项主要水质指标自动监测以及不少自动化水厂相继出现,膜技术在饮用水方面有迅速的发展。 从以上介绍可见,我国净水工艺与水质检测技术从解放以来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更为快速迅猛。1993年WHO提出了修订版“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其中有关健康的水质指标达136项,卫生部正在研究制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有关饮用水的指标达90余项,水源水质指标60余项,它们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必定会有利于我国净水工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