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0

frankiy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近代上海的变迁历史小论文摘要及感悟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usanren

已采纳
上海开埠前,南京路尚为“溪间纵横”之地。1850年,英商在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置地80亩辟立花园,英商跑马总会围绕花园建造了一条跑马道。从外滩到跑马道之间的小路叫派克弄,又称花园弄。这是南京路的雏形。1865年,为便行旅,工部局将花园弄拓宽至40英尺(约2米),正式命名为“南京路”。至1920年代,南京路延伸至静安寺,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600米,名南京东路,西段名南京西路,从西藏中路到静安寺,又名静安寺路。南京路筑成之初,便有公共租界的行政机构进驻,酒吧、店铺等掺杂其间。1865年汇中饭店前身在今址建造,从此南京路的商铺接二连三出现,“高屋连云,轩窗阔辟,店号光明照耀,货物充溢。”至1920年代末,南京路已被公认为“魔都”上海的象征,集中了当时远东最豪华的环球大百货公司、电影院、旅馆、酒家,商业门类十分齐全,应有尽有。南京路不仅是西方时尚传入东方的窗口,也敞开胸怀吸引着八方来客。南京路的出现绝非偶然,深入探讨“南京路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不仅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当下中国的都市商业建设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近代上海的变迁历史小论文摘要及感悟

184 评论(10)

手机用户

上海的发展与上海风水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上海的入水口在东北的吴淞口,三十九里黄浦江水,自然形成了内江外海,那么,上海坐向是如何划分的呢?三元九运,是古人运用洛书的原理,划分时间的方法。 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 分别是: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一运、二运、三运; 中元:四运、五运、六运; 下元:七运、八运、九运。 三元旺衰,旺者得运之日,衰者失运之时。旺宫,宜开门,基础建设,开业庆典。而衰宫遇到水则动,则变幻莫测,下元八运(2004—2023年)的旺宫财位在哪里呢?而上海的风水口在东北,水旺之地,而中部是龙脉,有人认为上海在八运是不旺财的,其经济元气会大伤。龙行风惊天地认为:上海在下元八运(2004—2023年)中会经济起飞,在下元九运(2024—2043年)中,上海将达到世界经济排头兵。不过这当中要发生几次大的事件,这个在经济发展的变化中,也是正常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我一直认为:人是主要的,风水只是辅助的,但是,人不能违反风水规律。所谓“人能胜天”,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按照“三元九运”,上海在中元运行的时间内,上海的经济发展应该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前头。这就是人为要素造成的。上海的座向,就浦东新区而言,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座向,根据区域划分的不同,座向有所不同,不可能是一个模式,这也是浦东新区的企业发展不一的原因所在。“三元九运”以每五百四十年为一个大元,每一百八十年为一个正元,每一个正元又分为三个单元,既: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又分三个运。在相同的元运时间中,相同的空间会有不一样的能量变化。所以,上海的座向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变化。上海陆家嘴属金融专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主体的公司建造。因为是日本人在中国建造的顶级高楼,在当时引起更多中国人的关注。有人认为其外形似日本军刀,高高地立在陆家嘴之黄金地带,此地是陆家嘴之咽喉,所以此楼在风水上是“一剑封喉局”。“上海风水吧”龙行风惊天地认为:这个只是形体上的认识,小小日本怎么能和中国博大精深的风水文化相提并论。也算不上是“一剑封喉”。因为,陆家嘴只是上海心脏的一部分,我相信上海在规划这个建筑时就已经考虑了上海的风水问题。大家可以看看上海这十几年的发展,答案就有了。所以,上海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从风水上看他已经具备了飞速发展的条件。三十年内,上海市人口增加两倍,生产,加工,高科技,生活消费一条龙服务。
341 评论(8)

尔听双d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城市汇集了来的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  依稀记得,小时候眼中的上海。  那时候我去上海,那大概是几年的事情了。  记得,虽说上海由很多高楼,但是那是不完善的,虽然有绿化地,但是堆满了垃圾;虽然有车但是很少,只看见马路两边有很多扫不玩的垃圾,很糟糕。  记得有一句话,宁愿要浦西一道墙,也不要浦东一座房。但是现在,浦东的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挥手过去的一切,浦东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说明上海的变化很大,是全方面的!现在上海是现代化的,现代农业开发区说明上海在农业上也比较注重。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上海更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是面向世界的!所以有许多外国人愿意在上海安家落户.  上海市,一个美丽的城市在不久,就是世界瞩目的世博会.世博会是一个很重大的活动,选在上海这说明上海市有资格的,说明上海是一个被认可的地方.  即使这样作为上海人我们还是要自己反省一下,为什么在大广场上还会有口香糖;为什么还随地人垃圾;为什么还要乱穿马路,这些我们都应该反思!  此外,在我眼里,上海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很美妙地看到,上海的大变化。  很多年前,上海没有大的桥梁和宽阔的马路,有的只是拥挤的小马路和蜿蜒曲折的田路。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上海随处可见的大桥梁,宽马路,以及到处高楼;人们以前住在狭窄的街道、小房,但现在大多是在大屋、楼房居住。如今的上海,已经比以前的上海还要美丽、还要发展、让我们生活的还要舒适。
252 评论(14)

小可爱2333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
21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