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1211
写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的作文,可以先说明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有哪些联系,哪些变化等等,下面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范文,仅供参考:世界,承载了无数国家,也使国家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有人常说“世界因我而美丽”,这个“我”,可以代表我们的中国,中国独有的中文已逐渐被世界所学习,就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语言,虽然中文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我想,在未来,在国际语言中,会有我们中文的一席之地的。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都会用中文声情并茂的背诵《三字经》了,这就表明中文将成为一个世界潮流,中文是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与借鉴的“使命”,这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在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肾功能热火朝天地工作着,这个现象表明了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像中国援助非洲建医院那样,让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怎么走,人类的命运都与世界紧密相关,所以我们中国要与世界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中国援建非洲医院,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们中国的优秀品德之一,我认为,我国的优秀品德也会渐渐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并且焕发光彩。中国贸易在世界中占领先地位,这就要感谢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了。在外交中,我国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各个国家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就比如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这体现了中国人民比较喜欢外国商品,而我国也由此成为进口大国,这使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贸易更为紧密联系。当然,中国也有出口许多商品,进行商品贸易,让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要与世界紧密联系,并为之而努力,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中国正在赶上世界的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形成质的飞跃,紧密联系的中国与世界,是必然与偶然的对撞。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和平崛起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因为当今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变革中是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很多分析人士都说,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正在改变整个世界的贸易模式。有些人批评中国的贸易和货币政策令人不安,但是也有一些人争辩说,中国的崛起不论是对工业化国家来说还是对世界上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通常都是有好处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维持了平均5%的增长速度。根据一些估计,它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中国现在拥有1万3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世界上最多的。它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仍然是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 由于中国的就业人数每年增加2500万,很多分析人士衡量中国的崛起时往往把它看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每年增加这么多就业人数,相当于每年给世界经济增加一个中等的工业化国家。造成新的国际分工 以促进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为宗旨的斯坦利基金会的经济学家谢弗尔说,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全球新的分工,结果有好有坏。 谢弗尔说:“中国巨大的劳工市场对贸易模式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已经看到不同产品产地上所发生的改变。我们看到,美国、欧洲和日本更多地集中生产高科技和非常专业化的产品,这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种制造业、处于经济发展链上比较低的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我们现在经历的是一个混乱的经济重组过程。因为很难确切地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 为了维持巨大的增长,中国不得不购买大量的矿产品。中国占全球经济的5%,但是它每年消耗全球20%的铝和铜,大约30%的钢材、铁矿和煤炭以及45%的水泥。广进资源 造福多国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说,中国对资源的巨大胃口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好处。 麦金农说:“它已经使东亚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在全球市场上对初级产品的购买给拉美带来了实惠。像智利、阿根廷和巴西这些国家正在大量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因此我们看到拉美最近没有出现任何经济危机。”影响全球借贷模式 麦金农补充说,中国的财富也在影响全球的借贷模式。他说,与世界银行不同,北京一直在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情况下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当大数量的信贷。 麦金农说:“他们的借贷在政治上更加中立。他们在那里修建道路、发电厂和新的港口,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原材料。他们不过问当地政府的政治。这就是为什么非洲人不介意中国的投资而且对中国的投资要比很多西方政府的投资感到更加舒服。” 但是,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政策却持批评态度。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出口补贴和盗版行为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并宣布对一些中国产品征收10%到20%的关税。 华盛顿还加大了要求北京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他们说,中国货币价格的低估以及低成本的劳力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平的优势。通过人为地压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比值,中国的出口产品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就更加便宜,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就更加昂贵,使美国本来已经恶化的贸易赤字更加糟糕,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不稳定。 一些专家说,人民币兑美元的币值应该至少增加40%。华盛顿的智囊机构经济战略研究所的总裁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说,中国与美国令人不安的贸易顺差去年达到了2330亿美元,几乎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量的30%。他指出,北京的政策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是一样的。 普雷斯托维茨说:“日本、中国、韩国、台湾和新加坡都追求出口导向的策略。他们都对他们本国的货币进行管理来使它们低于实际的价值。他们都在维持50%这样的高储蓄率,对出口工业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国的出口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贸易顺差最终对美国有利 斯坦利基金会的谢弗尔认为,中国对美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顺差最终也会对美国有利。 谢弗尔说:“假如说泰国一家生产出口到美国的低成本产品的公司由于中国的制造成本更加低廉而把它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的话,这对美国市场并没有负面的影响,因为这些工作机会本来就不在美国。但是由于进入美国的产品现在更加便宜,这对美国的消费者是有好处的。” 谢弗尔说,在与中国做生意的时候,很难说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谢弗尔说:“例如,当你谈论在中国生产产品的美国公司或是跨国公司时,这是中国人占优势还是某一个公司的利益占优势呢?如果美国获得好处,不管是中国继续支撑我们的预算赤字还是给美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的产品,那么这是美国的优势还是中国的优势呢?这比谁占上风谁占下风要更为复杂。”污染损失相当于GDP的8% 中国超高速发展的经济造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它给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水污染以及乾净饮用水的缺乏是中国面临的一些最严重的问题。中国很多运河、河流和湖泊都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的严重污染。估计20%的中国人生活在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 根据中国政府的计算,2004年,污染造成的后果损耗了67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据世界银行统计,污染每年给中国带来的损失相当于8%的国内生产总值。 尽管如此,很多专家说,随着中国庞大人口长期被压抑的需求逐步放开,内需会逐步增加,推动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胡鞍钢:中国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来源:浙江人文大讲堂 “中国梦”是如何从梦想到现实 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当时的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7年之后的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国梦”。他说:再过45年,就是2001年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他还讲,“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经过数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进入起飞阶段,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可以这么讲,21世纪就是中国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时代。 那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迅速和平崛起,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重要影响?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曾用一年多的时间做了一个重要报告,标题是《绘制全球未来》。这个报告是要描绘2020年谁在绘制世界经济地理图或者说谁在影响世界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探讨了2020年中印等国作为新的重要的全球参与者的可能性。它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国家作为新的重要的全球参与者出现的可能性——类似于19世纪统一起来的德国和20世纪强大的美国的出现——将使地缘政治的局面发生变化,其影响可能非常巨大,就像前两个世纪发生过的那样。不同之处是,上一次是西方的发展,这一次是非西方的发展。 该报告调查的大多数人预测表明,到202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中国将超过单个的西方经济强国(除了美国);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欧洲各经济体或处在超过的门槛上。 所以说,不光是我们自己在观察、在关注、在研究、在推动中国和平崛起,关键是全世界都在研究与瞩目中国和平崛起。 今天我想概要地把最近几年我们对中国国情、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发展之路的研究思考和分析做一些讨论和介绍,分为五个方面: 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 提出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方面理论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另一个认识来源或者说是实践来源就是中国和平崛起本身的历史过程。那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就提出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理论和背景。1890年法国的社会学家塔尔德在《模仿的规律》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S型曲线。此后另外一位学者乔尔迪安提出了三阶段的“产品生命周期”(引进、迅速扩展和成熟)。而后,不同的学者又对产品生命周期提出了四阶段说五阶段说等等。 我们所说的国家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类似之处,它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家竞争的结果,只不过是一个经济市场,政治市场或者是其他含义的市场(也包括文化市场)。 假定只有一个国家存在,或者说在不考虑其他国家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五阶段说。这个五阶段说可以表明,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轨迹存在周期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准备成长期;第二阶段是迅速成长期;第三阶段属于强盛期;第四阶段就是所谓的发展缓慢期;第五阶段就是衰弱期。国家的发展就像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我们来讨论一些实证分析。讨论实证分析首先就是能不能对国家生命周期进行测定,用什么指标来定量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生命周期及A国和B国竞争态势?我们的国情研究或者是对全球的研究必须进行定量研究,那么就取决于定量所确定的指标。我们根据世界经济史专家麦迪森的研究和波拜瑞齐的研究,我们把它归结为五个主要指标: 第一是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这很显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第二是出口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这是表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贸易竞争力的程度;第三是工业或者说制造业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这是表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程度;第四是人口规模;第五是我们自己的一项研究,就是综合国力(我在后面会详细讨论和分析)。用以上五个指标我们来对世界几个大国进行衡量和分析之后才发现确实有国家发展生命周期。 世界主要大国发展的生命周期 英国走的道路我们称之为倒U字型历史轨迹。很显然,在1750年以前它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比较低,而后上升,特别是在19世纪达到世界的顶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1750年当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实际上也是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制造业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迅速提高,而且在19世纪中叶达到高峰。而后英国也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由于别国的竞争特别是美国的竞争,它就衰落下来。 第二种类型的国家,来看一下德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它的崛起有两次。第一次崛起就是19世纪德国相对统一以后,各类指标占全世界比重是在上升的。当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被打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企图战争崛起,结果也失败,而在1945年或确切地讲在1950年以后它又再一次崛起。前面几次可能都是战争崛起,掠夺性崛起,但1950年以后能不能称之为相对和平崛起,或者说以经济崛起为主。 再看一看美国的崛起,这很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在1820年的时候它是世界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然而从1870年以后特别是南北战争之后统一了国内,政治上的统一就为经济上统一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发现它在1870年以后迅速地经济起飞直到1913年,人口也在迅速增加。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又成为最大的赢家,各类指标占世界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 此外还有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 综合国力与国家战略资源 这里我们采用综合国力指标(八大类战略资源,23个指标)分析1980年~2003年五个国家动态变化和相对综合国力的变化,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中国和印度,叫做崛起型。过去20几年在全世界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中国提高了4个百分点,印度提高了1个百分点,因此属于崛起型。 第二种类型我们称为先崛起后衰落,就是日本类型。在1980年的时候它的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的6%,到了1995年,达到5%,提高了5个百分点。但是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以后,开始迅速衰落,一下降到7%。 第三种类型就是俄罗斯,下降型。从1990年以来到2000年下降,这几年开始上升,但总体上它由世界一流大国变成二流国家。 第四种就是我们说的美国,超级霸主。它综合国力占全世界的比重还处在高峰期或强盛期。但是也很难说将来是不是会进入衰弱期。现在在技术资源上,它占绝对优势,但是我们也发现我们在出口能力这一方面较强,而它出口的能力,占全世界市场比重是下降的。 从我方来看,过去这么多年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在总体上改善了中国的战略环境,综合国力不同程度地高于周边国家,包括这几年已经高于日本综合国力。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文化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与稳定器。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毕生是世界上的公平公正,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世界格局方面)(总之)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