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5

djia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长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702010326

已采纳
本人毕业于长安大学,在我的印象里,长安大学毕业的优秀学子有很多,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学术界,亦或是科研,外交方面都有长大人的身影。一、学术界比如,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在学术界,曾任重庆大学的校长周绪红先生,专业方向是工学博士,曾任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而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2至2006年间曾担任长安大学的校长。这是老一辈读书人给我们做的优秀的典范。二、政界政界同样有长安大学的知名校友,比如说现任交通运输部党组副部长冯正霖同志,而且同时担任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就是从长安大学的前身——西安公路学院大学本科毕业的,长安大学是一所工科类院校,对于土木桥梁和公路一类的专业有着资深的办学经验,所以吸引了无数对工科有兴趣的学子们报考,也就涌现了无数为国家的桥梁,公路事业增光添彩的优秀毕业生。最近刚刚开通的港珠澳跨海大桥,就有我校毕业的工程师来进行策划建造,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大亮点工程。还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世界跨度最大的青岛湾跨海大桥等等,都有长大人奉献的身影。三、企业家不光是在专业领域,在创业方面,长大学子依旧不输于别人。 “三人行”的董事长兼CEO钱俊冬先生就是于2005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的,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能力创办了公司,目前公司蓬勃发展而且不断壮大,成为我们的楷模。本人的一点拙见,希望可以给您帮助。

长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312 评论(15)

lrh上岸

在我国各种大学是应接不暇的,既有综合性发展的,也有注重经济文科类的发展,当然也会有许多学校是注重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发展。要是想说起在我们中国有多少出过优秀杰出人才的大学,那可真是数也数不清了。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只潜力股----长安大学,因为长安大学在陕西省,名字也不太出众,常常被人们遗忘,我国在建设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也遇到非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长安大学的科研团队也是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跟真正的通车贡献了非常多他们的力量。那长安大学都有哪些知名校友呢?苏权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出生于陕西岐山的苏权科在1985年考入原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攻读桥梁与隧道专业研究生。毕业时,他婉拒了当地企业的高薪挽留,选择了广东省交通科研所。“我是学桥梁的,之所以选择广东,是觉得这里地处沿海,江多河多,修桥的机会也多。”本着这样的信念,他不懈努力,几乎中国的每个桥梁建筑都有他的身影,长安大学的学生也为有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校友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许多桥梁专业的学生也以他为奋斗的目标。王悦––––上海恺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悦,恺英网络公司创始人兼CEO,在大学的俩年时间内,他带领400多人开发出的“楼一幢”、“恐龙王国”、“热血海盗王”等多款SocialGame登陆腾讯朋友、QQ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多个平台后,累计用户超过一亿,每天就能为他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在长安大学理事会上,王悦代表校友发言,他说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在母校的学习成长经历以及结识的校友,成为自己重要的积累和财富,为之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还有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风雨中斗破苍穹的王悦,成功了。
149 评论(8)

不淡定的哥们

1、2004年被评为长安大学优秀教师;2、2004年度长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3、西安工程学院师德标兵;
326 评论(13)

橡胶木偶

王耀文,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7年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现任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先后参加交通部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共3项,其中“大学生教育中系统方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课题,1999年获学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编写高校统编教材3本,撰写《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性与原则》、《对加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思考》、《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等论文近20篇。1990年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992年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高雁北,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原西安公路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生的“奖、贷、勤、免、补”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党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技巧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相关论文十六篇。曾多次参与和主持企业委托的工程机械整机开发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开平,195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武汉工业大学非金属采矿本科、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理事,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材料研究会会员。曾在国家建材局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在校工作期间历任材料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材料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刘开平教授长期从事矿物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矿物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主持纵向科研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项目30多项,其中无机复合绝热材料及矿物复合功能材料研究成果成功技术转让三十多个厂家生产。刘开平教授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发明专利 5项,省高校科技二等奖一次,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大学生挑战杯省三等奖指导教师一次。多次获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5篇。 耿刚强,1954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1982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6月西安公路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材料部做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失效分折及预防专业委员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1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