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

核心期刊征稿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班级管理优秀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最爱的王

已采纳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我认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教师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教师应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要求学生作业写工整,教师的板书也应书写规范。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学生才敬重和信任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教师的权威,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二、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地班级规章制度,有助于约束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实现目标。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有助于使条款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使班级管理成为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可以专门召开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规章制度的条款。例如我班经过班会投票确定的“值日班长制”:学生按座位号轮流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各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常务班长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记载班务日志。这样安排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班级主人翁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班级的规章制度除了要切合学生实际外,制度的语言表达应简洁、明确、具体,让学生易读易记易于执行。比如,对班级里赢得荣誉的学生,班级应给学生什么样的物质奖励和什么样的精神奖励,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对违反校规、为班级抹黑的学生,惩罚性的为班级义务劳动几次,也要有详细的规定。当然,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应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有关条款应充满人情味,多一点积极鼓励,少一点消极防范。三、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对班主任来说,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特别重要。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因此,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首先,选拔是基础,我通过民主选举和班主任指定相结合等办法,既民主又集中,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威信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虽然有些学生之前担任过班干部,但也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为同学做出榜样,从而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增强号召力。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要大胆地使用他们,不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

小学班级管理优秀论文

349 评论(8)

李龙倾

转发,仅供参考,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下和快乐的学习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上进、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班集体。我认为构建和谐班集体应该从教育环境、人际关系、班级管理和个性发展方面着手。一、教育环境的和谐学生的良好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去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环境,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1、发挥家、校的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班主任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家庭来起作用。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学校领导、科任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一些活动。我们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实事求是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比如我802班,开学至今,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增强了凝聚力,和谐了班级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校2007年家长会上,我对如何和孩子从心灵上沟通作了讲话,同时也实事求是的对一些现象作了说明,家长对此深有同感,会后找到了一些具体的落实办法,此情况令人可喜。2、认真做好教室的布置,优化学习环境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地方,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我802班开学初就对教室做了布置,“公布栏”除了一些学校常规制度外,还有班费支出,有学生的作业情况登记,有学生的课堂违纪登记……“学习栏”有各科学习要求,有一些典型的试卷示例,有励志格言,有语文、英语的语法等。“展示栏”有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学生旅游的靓照,有各次活动的获奖通报……“黑板报”专栏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评的就评……另外,还强调地面要保持干净,桌椅要摆得整齐;墙上写有“静”“勤”“思”……平时强调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二、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往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些调皮而成绩差的学生在公开场所分别对待。对后者讨厌有余,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对前者则使他们骄傲自满,进而又使大部分学生灰心丧气,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802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有的甚至被溺爱。有些只顾自己学习,不愿帮助同学学习;有的怕影响自己学习,逃避公益劳动;有的嫉妒同学成绩,讽刺挖苦先进;有的成绩无望,上课爱讲点小话……所有这些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妥善处理,各个击破,化解矛盾,否则必然影响班风学风,使得学生之间不和谐,管理混乱,教育无力。1、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脉搏开学起就通过学生随笔、作业记载、纪律记载、与学生个别谈话、班会大探讨,专题讲座等方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研究,看清班级人际关系现状,弄清每个学生在班级关系中的地位。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2、强化集体观念我一直尊重班级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形成师生和谐相处的格局,以“心中有同学,心中有老师,一切以班级荣誉为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然了,42人的班中总有性格孤僻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协调的情绪。比如我班有男生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要组长、科代表和学习委员督促;还有的上课看课外书,讲小话,对某些学科兴趣不高等。这时候,我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应宽容别人的错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打消相互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找学生谈话,给予细心询问和指导,令其在学习上尽力而为,尽最大的努力多学知识,将自己融入到同学们当中。3、注意并调节师生间的距离班主任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应力求既是严师又是良友,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学生对自己的向心力。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受其术”。在班会课时,在课前课后,我总是摘下教育者的“桂冠”,融入学生中,现身说法,与学生坦诚相见的说生活中的问题,推心置腹地商讨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一起找解决的途径,比如:如何让早晨不迟到,如何做到早读有书声,怎样加强自己文明礼貌,中午如何安静休息,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等,收效明显。三、班级管理的和谐我常想: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管,不是批,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自觉努力前进。我己开始从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就是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1、校规与班规的执行管理班级要有班主任的个性融入其中,这样管理才会有以人为本的个性,才有民办学校的特色。但这并不是说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校规与班规在对学生宣讲时,主要是“应该怎样”而不是“不应该怎样”,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尽可能少一些“不怎样”就“会怎样”。我相信这样的讲法,比起强迫服从规章,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和认同。2、问题大家解决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班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有了问题怎么办?专制型的教师可能就会自己说了算。这样表面上看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很可能对老师的处理并不满意,但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跟老师提意见。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心思。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开展班级工作就会困难重重。我觉得在处理问题前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要个证据确凿,然后再做决定才行。在工作中,我努力地向这个方向发展。当班里出现问题时,我总是先找一些相关的同学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建议。一个人所想的总是有限,但通过分析和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更有说服力。把自己的管理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学生会真切感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想到自己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必须管好自己才行。3、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如果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意识,若能让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在班级管理中,我在班内建立了班长总责任制,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和卫生委员责任制,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其中,相互监督。班长负责班里一日各项工作的检查、记载、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反映,尽力和其它班干部想办法解决。同时班里每周进行活动,既竖立了班干威信,又让学生感到班集体的荣誉感,喜欢这种学和玩结合的班级,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这个集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个性发展的和谐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班级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我觉得要做到:1、要承认学生差异,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好的班级肯定有一些素质较高的学生,反过来,学生的素质高了,自然这个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同样,和谐的班级也应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于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了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润滑油”。班主任要注意消除另眼相看后进生的行为,鼓励学生要有互助友爱的精神,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距,承认每个学生将来获得的成就有差距。因此,我们就要灵活处理事务,对学生期望值不能在一致高度。2、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学生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和自尊需要。而班级的后进生更渴望得到信任、尊重和关心。因此我的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坚持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的手段,保护后进生的“面子”让他在自省中明理。我在选拔班干部问题上,在一些临时班务上,在开展活动时,有意让一些后进的学生担任负责人,给他们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他们也学会自尊,去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荣誉。3、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班级是学生显示才能的天地,也是造就人才的课堂。培养了学生集体观念就有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它就像巨大的磁体,对每个学生起着同化作用,它可以使后进生不得不约束自己,以适应班级的良好氛围,从而积极向上,做到无人去指论他。当我班经常被评为先进文明班集体时,我都在想:这荣誉不仅仅属于那些学习优秀表现好的学生,更应该属于那些努力克服自身弱点,不断磨砺意志,重塑自我的学生,这荣誉也是对班级最好的奖励。4、教师要“业精为师,德高为范”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就要有高素质的教师。 “打铁必须本身硬”,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老师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掌握现代各方面信息,用切身体验和真情实感去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楷模,以自己优秀的人格本色去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知识上的启导者、思想上的引路人,这样的教育才是最生动、最有效、最深刻的。这样的教育才会产生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34 评论(10)

归零NO

请到这里进行参考。-138-html参考里面的论文重新组织修改下吧。现在的论文很少有原创了。呵呵。还望采纳啊。
27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