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琦的小屋
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开展植物学教学和特色植物资源的的形态解剖学、分类学、胚胎学、植物多样性等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的《植物学》、《生物显微技术》、《淡水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础与分类》和研究生的《植物资源学》、《植物学研究概述》、《植物分类学》、《植物胚胎学》等多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每年教学工作量达到120学时以上,先后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20余人次,指导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16人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师德修养,教书育人,规范教学,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通过多年对教学、科研的潜心研究,逐渐探索出提高高等院校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宁夏大学“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年获宁夏大学“优秀教师”; 2007年指导研究生生科技创新项目一项,该项目获宁夏大学“挑战杯”三等奖;2008年获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奖;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宁夏经济植物源中药材植物资源如春小麦、大麻、发菜、枸杞、甘草、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优势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和自治区的有关中药材资源开发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主编出版《植物学》、《生物学技术》、《植物学实验》、《六盘山药用植物原色图谱》等教材、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06年-2008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子课题“铁棒锤规范化种植及关键技术研究”,2006-2008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六盘山重点药用植物秦艽规范化种植技术中试示范》研究项目;2009年-2011年,主持宁夏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六盘山地区特色、优势药用植物资源种子、种苗快速繁育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2010年-2012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六盘山地区退耕还林地林药间作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2010年-2013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宁夏枸杞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完成的国家科技部西部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六盘山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再生技术开发与示范”研究,获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以区域网络为基础,通过强化专业分工,促使每个企业把产品做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产业的发展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有效地破解土地、资源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是现代化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表现形式。建市以来,我市工业产业集群得到了较快发展。依托部分大企业和传统产业优势及资源优势,若干个区域相对集中、产品相同或相近、产业较为集中的产业集群初步显现。一、宁夏中宁枸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二、宁夏中宁枸杞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发展宁夏中宁枸杞产业集群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