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如何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的书籍有哪些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68

zhengzb198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的书籍有哪些

8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nifflc

已采纳
我在提高写作方面阅读过几本书,向大家推荐其中的两本:一本是《成为作家》,作者是在纽约做编辑的布兰德,这本书从1934年出版后,风行美国文学界80余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这本书作为一本工具书提供了一些参考,比如早起写作,固定写作时间,保持心灵的敏感性等等。除了本书提到的,我认为好的文字是有灵性的,是写作者天赋秉性呈现的涓涓细流,可遇而不可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天才作家”吧。我喜欢不拖泥带水的叙述,贴近生活,用普通的字传达生活的感悟。其实这是最难的,在文字中体现“真”,不造作,就好像对面聊天的朋友,聊到兴头上,喝一杯小烧,抹两把眼泪,露出尴尬的笑容。你呈现的都不是秘密,总有人会看懂,即使这样的人凤毛麟角。还是要相信自己,把自己表达清楚,就是成功了大半。毕竟,能让自己写的痛快的,也只有自己了。另一本书是《30天写一本小说》,作者是作家兼写作教练巴蒂。当时我很想写小说,所以买了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如何给自己定计划,并按部就班,风雨无阻的每天完成既定的写作字数的做法。看似艰难的小说,在初始阶段毫无章法和框架,作者则认为即便如此也不要担心,因为写的过程思路在不断梳理,也只有写出来,才能看到自己的文字的潜力。其中他还指导大家在公开的私人账号公布写作的讯息,以此给自己一个不得不写的理由,还有结伴写作,互相监督,定期和不相关的人讨论写作内容,丰富小说的细节,灵感往往来自于大家不经心的一句话。作者:Rue,十年亲子博客书写者,公众号:平白书(ID:pingbaishu)。

如何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的书籍有哪些

127 评论(9)

eagle1208

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文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当写作的热情褪去,很多人会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自己组织了“百日写作”的活动,常常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虽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如果有一些大师的指点,想必也能少走一些弯路。在我自己的写作过程,有幸阅读了以下几本书,对我自己的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现在也推荐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阅读。1《成为作家》关于写作的各种困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让一些刚刚开始写作的人觉得望而生畏,甚至不敢堂而皇之地推荐给别人,仿佛是告诉别人,我要成为作家。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一年前,刚刚开始写作之际,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书,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晨间写作之旅,持续了460多天。这本书教会我的毫不费劲写作的方法我至今还在使用。如果你也想开启写作之旅,强烈推荐阅读本书哦。这本书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我读了两遍。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写作技巧上的贡献,而是写作认识方面的贡献。而且,我们关于写作的种种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本书对我帮助最大的一点就是“如何毫不费劲地写作”?毫不费劲的写作努力: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尽可能地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夜的梦,如果你还能记得的话;前天的活动;真实的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你写得好坏或有用与否并不重要。第二天早上重新开始,不要重读你已经写下来的东西。记住:一定要在你没有进行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在你整个写作生涯中,不论何时,只要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即使才思最敏捷的作家也会时不时遭遇这样的危险),记住把铅笔和纸张放在你床边的桌子上,早上醒来就开始写作。在我过去450多天的写作旅程中,我一直使用这个方法。每天早上起床,简单洗刷之后,就坐在书桌前写作。而且在写作之前,不阅读任何文字。很多人,可能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看微信,或者阅读一些资讯,但我在写作之前,什么文字都不阅读,直接开始写。2
250 评论(10)

hkfyf

①《沟通圣经》---如何实现快速阅读,接受有效信息这本书全面地分享了“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沟通技巧”,告诉了大家沟通并不等于说话,有时候你不是能力不到位,而是欠缺说话的技巧。但这本书对写作者最大的帮助在于如何教会你如何去阅读。信息时代的人群会被逐渐分成互动人口和被动人口,前者参与知识生产和创造,后者只是接受信息。无论是哪一种人群,接受信息的能力都至关重要。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恰恰是在提高写作者高效接受信息的能力。它从增进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入手,教会你如何阅读速度和效率双管齐下。揪出自己的阅读缺陷,让你清楚的明白凭什么别人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从而帮助你自查式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会不同的书配合不同的阅读方法食用。在帮助你阅读的同时,使你快速的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的高效输入,为你写文章的素材广度和深度打下扎实的基础。②《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实现高效转化阅读,进行素材整理你是不是焦虑的买了很多的小说、名著,这本太厚不想看,那本太深奥不想看,最后堆砌在床头当桌子。又或者读了很多,却感觉什么都没有在脑子里留下,最后写文章的时候什么例子都用不上。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如何有效的进行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速度很重要,效率很重要,可方法好才是王道。而这本书就能教你四种读书方法,从选书、购书、读书、活用一条龙的为你服务到底,让你不再走错路和弯路。而里面超实用的“笔记学习法”会让你明白,读完一本书不是目的,总结书中的精华,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当我学完这本书以后,我掌握了多种多样做笔记的方法,懂得了如何去名著中积累新的素材和凝练金句,并在写文章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再也不用和别人一样用一些老掉牙的句子,实现了逼格和档次起飞。所以也有不少朋友看了我的文章追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素材王”?下次你可别来问我,你应该好好的去读一读奥野宣之的这本书。③《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如何进行文章架构,学会逻辑写作经常听到有心想要写作的小白们标榜自己没有天赋,很笨不开窍。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说自己,因为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掌握了一套你不知道的成熟写作原则。这本书提到了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大的方面,列举了多达20条扎实的写作原则。书的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更是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对于写成一篇文章来说,逻辑部分是骨架,是具有科学技巧可循的部分;语言运用则是皮囊,是随着情景变幻莫测的艺术。写作者需要先学习写作的科学部分,学会建立文章结构、树立写作风格、增强文章可读性,才可以逐步写出一篇有逻辑、有深度的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的诞生,永远离不开写作技巧和原则的支撑。对于一个需要学习文章架构的写作学习者来说,这本逻辑写作的标杆之作必不可少。④《文心》---如何拓宽语文知识面,纠正文法错误《文心》是一本有趣的书,之所以说它有趣。不仅叙述方式不同于其他的写作书,并且还出现了善教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和好学的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朱自清先生这样评价这本书,“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而陈望道更是直言:“这里陈列的都是极新鲜极卫生的吃食。有别于一般同类教科书板起面孔说教的模式!”名家们寥寥三言两语就道明了这本书的独特。它容纳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在书的第十七章《词汇与语感》中作者说:“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而学习这本书,恰恰能够弥补很多人文法上的自相矛盾,文字叙述上的颠三倒四,真正做到写清楚、写明白、写完整。此外,这本书的历史基调将会悄然带领你回到那段历史岁月中,接受不一样的文化熏陶,默默的告诉你文心三问“为何要读书?读书是多多益善吗?读写关系是什么?”的答案。⑤《作家之旅 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如何打通故事关节,教你人物原型“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几个常见的结构组成的,它们出现在各国的神话、童话故事、戏剧和电影里。它们被统称为英雄之旅。”你会写文章,但是你会写故事吗?你能讲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故事吗?
319 评论(15)

材料化学苏超

专门针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书籍,之前读了一本书,是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这本书虽无意于手把手教你如何写作,而更多的是通过分析现当代作家的出色手笔,带你领略文中的美好风景,让你扩大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对于写作,也有所裨益。稍稍给有兴趣的朋友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作者也是通过和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文章大家的杰作,从而让我们窥见别有洞天的景致。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谈到的一个观点“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这个观点对于当下来说,特别地适用。众多网络创作平台的诞生,内容运营已经成为所有营销的基础,会写文字的人群特别能得到青睐,也更能成立个人品牌。作者对于能够被阅读的文章提出了“四有”观点,分别是有趣、有用、有料、有力。首先,是有趣。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见有趣是多么难得。而有趣首先便是通过幽默诙谐、促狭逗逼的文字展现的。关于这一点,作者特别强调,文字的有趣并非不严肃,所谓“严肃文学”是指意旨的严肃,并非笔法的严肃,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有趣的文笔表达严肃的课题。其次,是有用这个在当下的写作热潮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总会对一些文章觉得作者纯粹是在“自嗨”,其实说的就是作者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忘了与读者的连接。读者看完作者的文章之后,感觉作者表达得唾沫横飞,激情飞扬,但就是对自己没啥关系。很多人会陷进这样的“自嗨”情绪里而不自知,我们的输出,是想要引起一种共鸣,或者说帮读者发泄类似的情绪,或者是给读者带来解决的办法。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收到欢迎而起到更大的价值。再者,便是有料作者把“有料”总结为:哪怕想象力以及写作能力都十分高超的人,只要没在你的处境当中就很难编造出的那些细节,才是合格的“料”。所有大家都能想象得到的情节,都不是料,而只有你挖掘出你生活中独特的细节,让观者耳目一新或者有所触动的,才是料。当时我在《开讲啦》节目里看到曹文轩举的一个例子,一个学生特别喜欢洗碗,后来才知道在那个饥馑贫困的年代,护手的膏霜买不起,洗碗是唯一让她的双手能感受到油润的劳动。这样的细节,就是作者说的,没在你的处境很难编造的细节,这才是优秀的料!最后是,有力。有力从两方面来谈,一是审美的力度,二是情感的力度。审美的力度在于美,这从我们烟波浩渺的古诗词可以充分领略到,那种文字的美,那种语言的美,恐怕再过两千年都难以企及。其次,便是情感的力度。作者说,如果你对什么东西有强烈的爱憎,或者对莫一方面非常敏感,或者狂喜过,崩溃过,心如死灰过,这都是写作的资源库,一定要在文章中展露出来 ,这是你身为写作者的一种义务。说实在,对作者这个观点真的太赞同了!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表达,只有情感足够丰沛,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类所有的感受,其实都是能够共情的。本书还谈论到其他很多方面,以上内容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作者善于从文章大家中抽取精华与读者共享,从而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写作中。
238 评论(8)

fetish

‍‍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大家好,我是说书人&书法爱好者,聪聪。在现在自媒体时代,说到写作,如何写作,可能大家,第一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可以去报一个讲写作的在线课程就够了,但是往往我们听了这些课程后,可还是写不好一篇文章。但是我觉得今天这本书的话,就会告诉我们,关于写作的方法,从以前到现代,其实一直没变。一拿到叶圣陶老师的这本书《怎样写作》,你会感觉和现在的很多书籍完全不一样,首先没有腰封,然后,比说封面除了书名以外,没有其他一些副标题,然后书的背面也没有什么某某的推荐,我觉得就是突然感觉很清新。封面插图是选用的丰子恺老师的漫画作品。我觉得单从封面来看的话,其实我就认为这本书的话其实是更真实的向我们讲解该如何写作,或者说真正的写作一篇文章是怎么样的,更纯粹的一本教你怎样写作的书籍。关于《怎样写作》这本书,我会重点选择两个点来给大家来讲述。第一点,拿起笔来之前——在开始写作之前要准备什么?叶圣陶老师说:“写文章这件事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以前的准备功夫”这里叶圣陶老师总结了三点1、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我们平时在写记叙文章的时候,里面的内容不都是我们亲眼见到,认识到的事物么?别人觉得我的文章写的好,不也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才下决定么?2、要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比如我们在文章阐明一些道理,表达一些主张,这些都是我们依靠推理下判断。那么讲到这两点后,叶老师还总结了一下:“所有社会实践,全都是写文章的准备功夫,没有社会实践,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写的呢?”3、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什么叫做正确的语言习惯?比如,我们在说吃饭喝水的时候都会说吃饭喝水,但我们绝不可能说饭吃水喝。比如我们想表达我佩服你,但我们肯定就会说我佩服你,不能说你佩服我,对吧?其实从以上例子来看的话,其实我们知道,语言的规律其实不是什么深奥奇妙的东西,它其实就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一些说法,就我们人人在用,天天都在用。但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甚至有时候当我们犯错还不以为然。所以叶圣陶老师建议我们最好读读书,我认为就是多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多看一些优秀书籍或者文章(特别是文学大师的书籍,比如莫言、叶圣陶、余秋雨) 第二点,文章“上口”与“入耳”对于我来说,我的理解是把文章读起来通顺就叫“上口”,听文章时觉得句子通顺,词语使用恰当,就是“入耳”了。但本书中阐述的更全面和具体,书中讲到:文章要在平常说话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无论是用修辞手段或者描写技巧,考虑用简练短句还是繁复的长句,总之抓紧一点,是不是符合平常说话的习惯,而且不是生搬硬造的。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篇文章就算听起来“入耳”,说起来“上口”。其实本书还有讲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技巧,大家可以翻开书仔细看看!
112 评论(12)

zhanglPKU

提高写作水平最应该看一些名人的书籍,比如鲁迅的书、莫言的书,想写小说的话可以多看看唐家三少等一些名人的书。
298 评论(11)

卢森保哦

看文学类的书籍,特别是经典的文学著作能提高写作水平。通过阅读,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和百科知识,还有文学巨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高写作能力要大量阅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把好词好句记在笔记本上。进行大量的阅读可以学会诸如精英特快速阅读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书实在是太多了,读一辈子都读不完的。国外的欧美发达国家早就把快速阅读的训练法列入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了,通过训练极大地提高阅读量。
285 评论(15)

cpuym

《文心》作者:叶圣陶、夏丏尊豆瓣评分:0三联书店标签:经典 文学这是一部历经半个世纪仍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其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令人敬佩。这本书能成为经典之作,原因在于全书都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在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用三十二篇故事,给我们上了三十二篇国文课。这本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完成的,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语文教育,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所以,《文心》依然是中文世界里最好的语文修养指导书,甚至于没有之一。《文章例话》作者:叶圣陶豆瓣评分:5三联书店标签:自我修养 教育此书特别适合和《文心》对照来读。《文心》是指导书,《文章例话》是范文选。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读者看这本小书,请不要忘了这一句:养成习惯。这本书精选了二十七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者意图告诉我们:“写文章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的精当一点,话说的确切一点周密一点儿罢了。”《文章作法》作者:夏丏尊、刘熏宇豆瓣评分:4中华书局标签:写作 文学这本书的原型是夏丐尊先生在长沙第一师范和白马湖春晖中学的讲义稿,后经教育家刘薰宇先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修改编辑而最后成书。和《文心》相比,这本书的体例更系统,书中总结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文章的具体写作方法,解答了如何通过写作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的小品文等方法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等实际问题。《文心》《文章例话》《文章作法》,这三本合在一起,已经是一门完整的写作指导课,有道,有术,有体系,有范例。
21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