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feicwnu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拥有实际最好的海拔,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通往西藏的铁路也是与众不同的,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为何是单轨,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原因。 先说说川藏线有多少座高山,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海子山、宗巴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14座山,这些都是大山,不是你们家屋后那些小土坡能比的。 再说青海进藏,就从格尔木开始吧,从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 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一大片的无人区要穿越。 看了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答案的阅读量很大,但是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说到点子上,我作为铁路工程师,从专业角度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更正这个问题的用词,不是单轨,是单线铁路。单轨不成线,记住呀!因为一条铁路要铺设两根钢轨才能跑火车。 【铁路修建单双线与运量有关】 按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第7条规定: 【近期铁路年客货运量分别大于等于3000万吨的平原、丘陵地区和大于等于3000万吨的山区,宜一次修建双线。】 这就意味着当一条铁路的客货年运量不足3000万吨的时候,就需要修建单线,当预测远期这条铁路的运量能够超过3000万吨。 就在开始建造的时候预留双线条件,当将来运量增加之后,直接增加一条线路即可。如果远期这条铁路也不可能达到3000万吨,就直接修建单线,也不预留双线条件。 【青藏铁路的年客货运量是多少呢?】 查阅2003年相关设计资料和论文资料,青藏铁路的年客货运量其实非常少,格拉段格尔木那曲间近、远期货运量分别为210万吨和280万吨,那曲、拉萨间近、远期货运量分别为138万吨和185万吨。即使在设计远期,连修建双线条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根本不需要修建双线。 即使到了10年后的2013年,查阅统计资料,青藏铁路到了2030年的年客货运量最大也不过733万吨,距离3000万吨的年运量相差甚远,也不需要修建双线。 (数据来源:《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分析及实施建议》) 所以这个问题中,有些答题者扯了半天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等因素,其实这些因素根本不是青藏铁路修建单线的理由。 想想看,在青藏高原,铁路建设者克服了巨大困难,连单线铁路都能修成,双线有什么难的?修建单线铁路的原因是运量太少,没必要。 
2000字,你一分都没给,你做梦呢你?我也就是心眼好,给你写个提纲,你自己润色丰满去!应对经济危机的王牌---拉动内需阐述经济危机造成的原因,←里边你可以为了讨好老师,简介的贬低下资本主义制度的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阐述经济危机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比如GDP呀,等等JQKA的参数指标。← 可以开始渗透我国的特点,比如生产制造发达,依靠出口,贸易顺差等等,数字去网上DOWN,别的你在东抄抄,西抄抄,然后在写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跟上边反着写就OK了,比如出口萎缩呀,等等。重点讲述拉动内需的必要,要素A,刺激消费,让钱运转起来。B,有消费,就有制造,就有营销,就有渠道,就有收入,就有利润,就又能带动消费。这点你自己组织语言去。C拉动内需可以招商引资,尤其吸引人才,技术,我国现在缺少的就是技术,那些孙子掌握的技术,正好趁拉动内需给挖过来,这点也重点讲述下。基本论文就合格了,但是你条例说清楚呀,然后就是别有错别字,我估计我错别字就不少,我懒得检查!总结,归纳,在点题下,宗旨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好呀,人民领导人的英明神武,等等,歌颂一下,升华下主题,论文不过,你抽你那个导师!
我的强项!!!而且我刚好是国际贸易班的我的文字能力一流!!!我大学时是我们班第一个过论文而且一次就过的人。还给我们系别的专业的学生写过论文!!!!!但你给的分太少了!!!! 还有楼上的提纲不行的原因是现在谁不知道要拉动内需呢?主要的重点是如何拉动内需~!歌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好是肯定要的。但只是这样可不会过呀!!!拉动内需的必要性简单写写就可以了。那不是重点!!!我可以给你一个非常完美的论文!!!保证你一次就过!!!但这点分不行~!!!
坐上动车去拉萨是非常惬意的一种体验,沿途可以观看到高原的种种奇观,感受大自然的苍茫和广阔,可以使得人的心情放松,忘记掉很多烦恼,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坦率的讲,我早在2010年的时候撰写过青海,西藏铁路建设规划交通论文,提出西宁经玉树到昌都铁路,格库铁路,敦格铁路,格尔木到成都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和阿里到那曲,那曲到昌都,中尼铁路,到亚东铁路,以及有朝一日收复藏南后公路交通建设,如今有的构想实现了,而且和我的设想设计不谋而合。我当时认为川藏铁路拉林段应走现在的线路,为未来收复藏南打下基础,兼顾沿途经济发展,而且我当时还提出有一天是否有内燃+电力的动车组列车,是基于2008年南方冬季大雪灾害的教训。因为早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使用石墨炸弹导致电力瘫痪的教训提出的,这样即便变电所瘫痪了也不会受影响,结果梦想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