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艺术赏析3000字论文怎么写的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6

chaoxian2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艺术赏析3000字论文怎么写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q5450367

已采纳
桥梁在我国交通事业中的地位摘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例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具体描述了建于1629年在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世界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关键词:道路桥梁历史1我国桥梁建筑的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我们的祖先也写下了不少辉煌灿烂的篇章。 据史科记载,在距今约三千年的周文王时,我国就已在宽阔的渭河上架过大型浮桥。 近代的大跨径吊桥(或称悬索桥)和斜拉桥也是由古代的藤、竹吊桥发展而来的,在各国有关桥梁的历史书上,大都承认我国是最早建造吊桥的国家。 至今尚保留下来的古代吊桥有四川沪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1706年),以及灌县的安澜竹索桥(1803年)等。 在秦汉时期,我国已广泛修建石梁桥。世界上现在尚保存着的最长、工程最艰巨的石梁桥,就是我国于1053~1059年在福建泉州建造的万安桥,也称洛阳桥。 1240年建造的福建漳州虎渡桥,也是最令人惊奇的一座梁式石桥。此桥总长约335m,某些石梁长达7m,沿宽度用三根石梁组成,每根宽7m高9m,重量达200t,该桥一直保存至今。 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 除赵州桥外,我国还有其他著名的石拱桥,如北京永定河上卢沟桥,颐和园内的玉带桥和十七孔桥、苏州的枫桥等。 在我国古桥建筑中,尚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潮安县横跨韩江的湘子桥(又名广济桥)。此桥始建于公元1169年,全桥长85m,总共20个墩台19孔,上部结构有石拱、木梁、石梁等多种型式,还有用18条浮船组成的长达30m的开合式浮桥。 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曾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社会制度的腐朽,民不聊生,桥梁建筑发展也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向前发展,桥梁建设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局面。 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既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又标志我国的现代化桥梁技术水平提高到了新的起点。 1969年我国又胜利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图1-1-2),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并使用国产高强钢材的现代化大型桥梁。 1993年建成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结合梁斜拉桥——杨浦大桥(图1-1-5),主跨为602m。 1998年建成的香港青马大桥,为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377m,而1999建成的钢箱梁悬索桥——江阴长江大桥(图1-1-6),主跨已达1385m。 2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 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与涵洞,因此桥涵是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市高架道路的修建中,桥梁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在经济上,一般说来桥梁和涵洞的造价平均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而且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其所占比例还会加大。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需要快速机动的现代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艺术赏析3000字论文怎么写的

151 评论(12)

anhuiwyz

梦到的景象就是最真实的
307 评论(14)

江湖浪052

壬淘釜瑶悯肩茶/////////////////现在好像都在用这个,效果还不错,分享给大家!
134 评论(15)

fenlovely

只要关于美术鉴赏的就行,不要网上太常见的,能自己写了或者修改过的就最好了,谢谢!!
189 评论(11)

zzxc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16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