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U20er
羽毛球比赛方法及主要规则简介 1. 比赛的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2. 【新制】比赛的计分方法及规则: ⑴类似曾经的乒乓球记分方法,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⑵新制度中每球得分,并且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⑶得分者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取消(单打)后发球线。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⑷双打规则修改较多,文字不容易表述,而暂时不能贴图,所以在此省略。 3. 【旧制】比赛的计分方法: ⑴除非另有商定,比赛应以三局两胜定胜负,团体赛多采用5盘3胜制 ⑵只有发球方才能得分 ⑶双打和男子单打先得15分的一方为胜一局。 ⑷女子单打先得11分的一方胜一局 ①双打和男子单打,13平或14平(女子单打9平获10平)时,先获13分或14分(女子单打先获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选择“再赛”或“不再赛”。②这一选择只能在规定分数第一次出现,下一次发球发出之前做出。③13平(女子单打9平)时不选择“再赛”,在14平(女子单打10平)时先获14分(女子单打10分)者仍可选择“再赛”。 ⑹选择“再赛”后从“0比0”开始报分,先获“再赛”分数的一方胜该局。 ①13平再赛到一方先到5分。②14平再赛到一方先到3分。③9平再赛到一方先到3分。④10平再赛到一方先到2分。 ⑺在下一局开始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3. 比赛中的站位: 单打: ⑴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 ⑵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⑶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的分数来确定站位。若总分为15分(单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若总分为16分(双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⑷球发出后,双方运动员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而自由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运动员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这方场区的界内或界外。 双打: ⑴一局比赛开始和获得发球局的一方,都应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 ⑵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它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 ①每局开始首先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②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 ③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适用于他们的同伴。 ⑷任何一局的本方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由该局首先发球员发球,然后首先发球员的同伴发球,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然后再有另一对手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 ⑸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错误和接发球的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有两次发球。 ⑹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⑺球发出后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了。运动员可在本方场区自由站位和将球击倒对法场区的任何位置。 4. 比赛规则: ⑴交换场区 ① 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Ⅰ、第一局结束。 Ⅱ、第三局开始。 Ⅲ、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进行至一方达到11分时。 ② 运动员未按以上规则交换场区,已经发现立即交换,以得分数有效。 ⑵合法发球: ① 发球使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② 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③ 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必须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④ 击球瞬间球杆应指向下放,从而使整个球框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⑤ 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⑥ 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 ⑶羽毛球的违例 ① 发球不合法违例。 ② 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③ 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④ 比赛时: Ⅰ、球落在球场边线外。 Ⅱ、球从网孔或从网下穿过。 Ⅲ、球不过网。 Ⅳ、球碰屋顶、天花板或四周墙壁。 Ⅴ、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Ⅵ、球碰到场地外其他人或物体(由于建筑物的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组织可以制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国组织有否决权)。 ⑤ 比赛时,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⑥ 比赛进行中: Ⅰ、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持物。 Ⅱ、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以任何程度侵入对方场区。 Ⅲ、妨碍对手,如阻挡对方仅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⑦ 比赛时,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⑧ 比赛时: Ⅰ、击球时,球夹在或停滞在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 Ⅱ、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击中球两次。 Ⅲ、同一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Ⅳ、球碰球拍继续向后场飞行。 ⑨ 运动员违反比赛连续性的规定。 ⑩ 运动员行为不端。 ⑷重发球: ① 与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② 除发球外,球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③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④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重发球。 ⑤ 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⑥ 司线员未看清球的落点,裁判员也不能做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⑦ “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发球。 ⑸死球: ① 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上。 ② 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这一方落向地面。 ③ 球触及地面。 ④ “违例”或“重发球”。 ⑹发球区错误: ① 发球顺序错误。 ② 从错误的发球区发球。 ③ 在错误的发球区准备接发球,且对方球已发出。 ⑺发球区错误的裁判方法: ① 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发现,应重发球;只有一方错误并输了这一回合,则错误不予纠正。 ② 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未被发现,则错误不予纠正。 ③ 如果因发球区错误而“重发球”,则该回合无效,纠正错误重发球。 ④ 如果发球区错误未被纠正,比赛也应继续进行,并且不改变运动员的新发球区和新发球顺序。 羽毛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羽毛长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个球的羽毛从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一致。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58毫米至68毫米,球托直径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为圆形,羽毛球重6克至50克。而对于非羽毛制成的球,我们则要求制成裙状,质量、性能不得超过10/%的差距。对于比赛用球,必须经过检验才能用,正确方法是:站在端线,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与边线平行,一个合格的球,应落在离对方端线53~99厘米之间。 
网球、羽毛球运动特点比较分析羽毛球与网球运动是当今两项广受粉丝喜爱的小球类运动项目,孰长孰短?如以此命题的话,估计会引起大多数朋友的激烈争论,为避免不必要的口水战,尽量从中立角度以数据采样为基础对两项运动的特点试做初步分析论证,目的绝非为争江湖座次,各种运动都有其独具的魅力,喜欢运动着的人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一、网球、羽毛球两个运动项目欣赏性的比较。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单纯从视觉效果上能完全说得清楚的。对欣赏性的判断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对事物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认同程度。你说是茶好喝还是咖啡好喝?XO好喝还是茅台五粮液好喝?很多时候我们消费的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虽然羽毛球和网球都是舶来品,但羽毛球球在国内的发展让民众这项运动渐渐有了国球般的情感和待遇。因此,我们在对待羽毛球的时候,会弱化舶来的性质。而对网球,则觉得十足是个舶来品,它代表着西方的文化和生活,代表着绅士和贵族。因此不少国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所谓品味和形象,或者一些原本就亲西方文化的人更热衷于此项运动。决定是否具有观赏性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环境氛围。组织者使用各种手段引起观众的共鸣,感染观众的情绪,观众就会不自觉的放大其中的看点,弱化其中的平淡阶段,从而觉得比赛很好看,很精彩。第三个因素就是这项运动的群体特性是否具有吸引力,包括运动员和观众特性。帅哥,美女,个性,贵族,这些都是网球项目吸引眼球,令人追捧的东西。也是网球能成功推向全球很重要的商业化因素。最后一点,商业化需要一个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支撑,也需要具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民众。以上这些都是羽毛球项目不能和网球项目相比的劣势:没有美女,穿着不性感,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又不是很好,东方人固有的内敛性格,这些都是令这个项目缺少眼球,不能很快推向全球的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一点我始终相信,完全从技术角度上看比赛的欣赏性,羽毛球明显要比网球高。无论是技术的变化,节奏的变化还是力量线路的变化,都要比网球丰富的多。特别是男双,混双项目的比赛,可以说极富观赏性,观众情绪稍微一调动极有可能爆棚。我也相信,随着羽毛球近几年在国内的急速兴起,以及中国经济的提升,老百姓对业余生活要求的提高,羽毛球在国内的地位将会如同橄榄球在美国的地位一样,纵使你欧美一个都不玩,我们依然玩得精彩。二、活动范围的差异羽毛球单打面积是40m×18m,网球单打面积是77m×23m,网球场面积差不多为羽毛球场面积的3倍,但网球运动时运动员在1场比赛中活动的范围视乎打法(底线抽击或上网),而羽毛球70平方米的场地运动员几乎都覆盖。这也是在一场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跑6400米,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跑3200米的原因。举个例子:羽毛球常见后场吊球,落点距离球网很近,接球方必须上到网前,而网球后场不太经常在不触网情况下将球的二次落点局限在网前区域,即接球方不用离网太近也可以接到球(因网球可以允许落地1次,抢高点上网除外)。 三、击球的频率。以各自同期最高单打比赛的统计发现,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挥拍约2000次,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挥拍1000次。网球拍一般约280-340g,羽毛球拍一般约90g左右,网球重量拍是羽毛球拍重量的近3倍。从折合的网球空中时间18分钟,羽毛球空中时间37分钟看,在同等时间内,运动员挥拍次数相近,但从比赛总体时间来看,网球跑动18分钟中挥了1000次拍,平均每挥1次拍用08秒,休息了180分钟,平均每挥1次拍休息8秒;羽毛球跑动37分钟中挥了2000次拍,平均每挥1次拍用11秒,休息了39分钟,平均每挥1次拍休息17秒。四、跑动的差异。一场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在约1小时16分内需跑6400米,而网球运动员在3小时18分内跑3200米。折算到一小时的羽毛球运动员需移动距离为5052m,而网球运动员需移动距离为969m。羽毛球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距离和速度为网球运动员的2倍。(此项统计定有个体差异存在,网球爱好者息怒)虽然折合到网球空中时间18分钟,羽毛球空中时间37分钟的时间在同等时间内,运动员跑动距离相近,但从比赛总体时间来看,网球跑动18分钟中打了299回合,平均每回合跑7秒,休息了180分钟,平均每回合休息1秒;羽毛球跑动37分钟中打了146回合,平均每回合跑2秒,休息了40分钟,平均每回合休息4秒。就是说在跑动速率相同的情况下,网球顶尖赛事每跑动1分钟可以休息10分钟;而同样顶尖的羽毛球赛每跑动1分钟只可以休息08分钟。而网球运动跑动过程中转体速度、起跳高度、急停频率、折返次数等确实远比羽毛球运动为少。以目前已知的两项运动的最快球速为例:网球场长77米,羽毛球场长4米,网球目前最快的发球速度是罗迪克2004年戴维斯杯四分之一决赛打出的6公里/小时,而羽毛球打出的最快速度是中国羽毛球双打选手付海峰目前仍保持时速332公里的最高球速,几乎与最快的F1赛车差不多。(此项统计的标准并不统一,羽毛球的为出手速度且减速很快--编者)以网球底线抽击和羽毛球后场扣杀而计,接球者均在底线接球,各自以最快时速算,网球运动员最大反应时间为35秒,而羽毛球运动员最大反应时间为15秒。五、打网球未必比打羽毛球累。这个在前面的第3条击球的频率与第四条跑动的差异中已经得到答案。网球运动分为竞技网球和大众网球,大众网球注重锻炼价值,不受力量和速度限制,深受各年龄阶段的人群的喜爱,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几岁的儿童都可以参与。作为满足人们在体育锻炼和情趣上的要求,网球是所有体育项目中运动年龄最长、参与群体最广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非常符合学校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的目的和要求。作为一种健身项目之所以能适应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就在于其方式与内容的可调节性。如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强度的高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因此,人们都能在适宜的网球运动中,满足各自的需要,达到各自的目的。 六、从羽毛球和网球看中西文化。羽毛球是一种节奏感非常强烈的运动,攻守的转换是非常快的,几乎在任何点上都可以做出发力或者不发力的选择,而且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用上最大的力量,除了杀球,别的时候力量都是需要控制的。这种运动成为了东方的运动(虽然是西方人发明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1、节奏感意味着retern(回复),只有不断的回复,才有节奏。羽毛球的节奏体现在两个方面,发力的节奏和步伐的节奏,羽毛球发力上的节奏变化是任何个人的球类运动所不具有的,网球几乎每个球的质量都体现在速度是否快,力量是否大上面,从发球开始,每个人都在争取更快,更有力,主动减力的球极为罕见。乒乓球的力量也有变化,主要体现在前三板,所以亚洲人就是靠前三板,比欧洲人有明显优势。但是乒乓球一旦拉起来,就很难变慢了,所以欧洲人在拉起来以后的表现比亚洲人好,我跟一个欧洲人打过球,他最不适应的是我在力量上的变化,我估计他们平时打球主要就是对拉。 2、步伐的节奏,其实所有球的步伐都有节奏,但是羽毛球最明显,尤其是前后的跑动,网球没有前后运动,冲上去就不太可能回来了。打羽毛球的人站在圆心,打网球的人站在底线,当他直线往上冲的时候,最后的时刻就来临了(胜负就在那个时候决定了,要么赢,要么输)。亚洲人之所以羽毛球如此明显领先欧洲,而欧洲人对羽毛球提不起太大兴趣,原因是什么?亚洲人在节奏的掌握上远远好于西方人,为什么? 文化解释: 1、西方人的文化是直线型的,一个方向:更快,更高,更强。网球运动最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2、东方人的文化是回复型的,天地之道是圆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这种回复体现了一种根本性的“节奏”,而西方思想却是直线向前。基督教就明显表现出西方的特性:有始有终(从创世纪到最后的审判),不断向前。而东方的主流思想都与“前进”、“进步”这样的东东没有什么关系,儒释道所强调的都是“回归”,按羽毛球的打法,就是不断要回到场地的中心。 一种文化钟爱某种运动既有偶然的因素(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日本人极度崇拜美国,所以棒球成为日本最流行的运动),也可能跟这种文化本身的气质有关系。欧洲人可能永远也不会太喜欢羽毛球这种不断在快慢之间做出抉择的运动,而亚洲人可能永远也很难在网球领域战胜欧洲人。七、羽毛球运动在都市里流行的几点优势分析。群众体育的小球类项目中,最受欢迎的,不外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而在都市人群中,羽毛球在三个项目中本来叨陪末座,可这几年来,羽毛球在都市青年中的受欢迎程度日渐上升,俨然已经站在城市群众体育流行前沿。在一些人心目中,有一个误解,是羽毛球比网球低档,而这种误解,是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廉价的羽毛球拍和塑料羽毛球,大行其道,随便在一块空地上,就能这样在没有网的情况下,双方打来打去,照样不亦乐乎。可是,这样的室外运动,并非真正的打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项对于空气对流有着严格要求的运动。而羽毛球在球拍、缠线等器材和耗材要求上,比起网球,并非廉价,甚至在球的消耗上,要比网球还要严苛。当羽毛球摆脱了比网球低档的阴影,在都市中迅速流行,并且成为青年人最为热衷的运动之一,也就在时尚上洗刷了山寨之气。从场馆经营者的经济角度出发,网球场比羽毛球场占地面积大,室内有同样的面积,不如建为羽毛球场,可以产生更好的收益。在爱好者方面,网球其实是一项室外运动,受制于天气的因素很大。而国内,并没有足够的网球爱好者,特别是女性爱好者,愿意忍受日晒风吹,长久坚持下去,相比之下,作为室内运动的羽毛球,也就有了更多的竞争力。在运动技巧方面,特别是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网球对力量的要求,要比羽毛球高很多,而羽毛球在技巧上的细致,则更适合业余爱好者。况且羽毛球在体能消耗上,比起网球甚至更多,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更多的卡路里——网球有的优势,羽毛球都有,网球缺乏的,羽毛球也都有。
一、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作用: A参加运动并不等于身体就可以得到健康。 B从体育运动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不到的哲理。 C把在球场上学到的东西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把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用到球场上。人们现在所从事的各种体育项目,其发展历程都是各种各样的。 进行羽毛球运动所需设施:羽毛球拍2支、羽毛球1个。除此之外仅需一块平坦的地面(土地或水泥地)即可。方便人们进行羽毛球锻炼,在人们的心中受欢迎程度较高。 今天,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和丰富娱乐生活。然而,体育运动尽管可以增进健康,但如果是过度运动,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不少学生就因为过量的运动,造成膝盖、腰。肩、手腕、脚踝等部位受伤。如果年纪轻轻的,就因为运动过量而造成浑身伤病,那就失去了增进健康、丰富娱乐生活的目的了。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目的,由于动机和项目本身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是,其中最基本的可以说是:培养遵纪守法精神。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追求精神、技术、身体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把比赛、训练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把实际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体育运动中。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光明正大的作风。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或理由,可能还有很多。但是,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良好运动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