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雯
[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控制系统解决策略与实例[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三相四线系统中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电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初探[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地电流检测用磁场测量仪的干扰分析与抑制[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择方法[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交流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doc[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117型化工澄清搅拌设备控制电路的分析和技术改进[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利用软起动器和PLC改造排水系统[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浅谈电气故障的排除[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常用车床及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线路分析、故障检修实例及故障表[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分析[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分析与判断[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及对策更多原创 
钳工高级技师论文[内容摘要] 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解决学生生产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锉刀柄在手心准确定位方法;利用推力点,促使锯削技巧形成。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四化有用之才。 [关键词] 锉刀柄握法 推力点 锯削技巧形成 锉削、锯削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锉削、锯削技能的学习是受握法、站立部位、身体动作、作用力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传统的握法(如《钳工生产实习》p35,图2大板锉的握法;p59,图2手锯的握法)出现握锉柄后顶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造成锉刀推出力度不足;满握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约30mm,偏高的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造成锯条折断及锯缝歪斜。 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改进锉、锯的握法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 合理引用,改进锉柄握法 锉削是每位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锯、锉、錾等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锉削技能容易掌握。其实不然,锉削的平面、平行面、垂直面精度要求均较高,要达到锉削的加工精度,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而在锉削的基本技能形成中锉刀的握法是关键。 1、 大板锉刀传统握柄方法及存在问题 大板锉握法: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在拇指根部的手掌上,大拇批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 [见《钳工生产实习》p35,(图2)]。此说无可非议。但多数学生认为锉削操作技能容易掌握,没什么危险性,因此当实习指导老师在讲解、演示时,学生漫不经心,操作时掌握不了握柄的要领,造成2/3的学生出现锉柄握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如图1)。由于锉柄没有顶在掌心,锉刀推出力度不足,两手无法控制用力平衡,动作不协调,锉削加工面就不平整。 2、 改进锉刀握柄方法 为解决学生锉刀握柄容易顶偏问题,经常将锉刀柄放在手掌上反复摆放、握压,使锉刀柄能准确对准掌心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寻求准确的定位。在尝试中发现用右中指作钩状后将锉柄放在上方,握紧锉柄后顶住部位比较靠近在掌心上。在此基础上再调整各手指的握紧顺序,使锉柄能较准确地顶住掌心。右手中指作钩状的过程,发现如将无名指及小指收拢,与儿童玩耍时的手作枪状形一致,此法在教学中应用,锉柄在手心上都能准确定位,具体方法如下: a)右手先作状如图2(a),右手在此方位如举枪,容易引起学生注意。 b)右手再作状如图2(b),右手在此方位为的是使锉刀握后与锉削方向一致。 c)将锉刀柄放在中指弯形上并顶住掌心位[如图3(a)]。 d)拇指按住锉柄。中指微松上移压住锉柄,食指呈钩状与拇指相对压住锉柄,锉柄顶住掌心位置[如图3(b)]。注意锉刀水平放置。 e)当处于锉削状态时,还应调整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Ⅰ、Ⅱ、Ⅲ三点成一直线[如图4(a)(b)]。如果三点成一直线,锉刀推进方向性好,由于锉刀推进过程能保证直线运动,从而可使锉削工件表面达到平整的要求,提高了加工表面的质量。 通过形象手法“游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技能上手快,锉削加工表面质量随之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 巧妙利用推力点,促成锯削技巧形成 锯削看起来与锉削一样容易入门,但多数学生在学习锯削过程容易出现速度过快(80次/分钟)、锯缝歪斜的现象。如果不刻苦学习,不潜心去研究锯弓的握法及力作用点的位置,很难使技能化为技巧。 大部分实习指导老师讲授“手锯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的握法”时,都根据《钳工生产实习》p58图1握法及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本来右手满握锯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这种握法对学生掌握锯削技能的入门是起到关键的作用的,但学生如果简单沿用传统的锯削方法持续练习,不潜心去研究握法及推力点,则技能的提高缓慢;又因为两手握、扶及力作用点受到制约,技巧难以形成,锯削断面质量及平面度较难达到精度要求。 原右手满握锯柄位置,当用力推出时,作用于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位置30mm左右[图5(a)],由于作用力点与锯条不在同一直线上,偏高的作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锯条容易折断及锯缝歪斜,致使锯条用量增加和锯削断面平面度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受到影响。除了右手推力点(握位)外,左手拇指按压位置对锯弓下压力度影响很大,如果前端按压力度不足,在刚推出的瞬间,因后面力臂长容易造成前后不平衡,导致锯削过程上下摆动幅度大,影响锯条的运动路线和断面锯痕的清晰度。 假设安装孔中心作为一定点,推力点1在其上方30mm的位置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图6),如果将该点向下移动20mm,推力点2高于定点10mm[图5(b)]时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3,推力点接近锯条安装孔中心,即推力点较直接的作用于锯条运动方向,锯弓就不易摆动。(说明:推力点2是满握锯柄的局限位置)。加上使拇指呈钩状用关节内侧扣住锯弓,这样可以增加下压力约1倍,由于前端的下压力增加,可解决刚推出瞬间造成前后不平衡的毛病,当然身体要配合整个锯削动作的完成,注意右手推出力要大于前端下压力,才能使锯条前进,而且不使锯条压断。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又要勤学苦练,才能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协调自然才能获得最佳的锯削效率。 由于前端下压力增加,动作配合协调,锯削速度自然就能慢下来,人操作起来也就不容易疲劳,对锯削的“论提久战”非常有利。改进后,由于往复速度一般可少于40次/分钟,因此有较多时间去注意锯缝与所划加工界线位置,使锯削断面平面质量提高。由于锯削断面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技能进步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的,使技能转化为技巧的学习时间缩短了约1/3。综上所述,在锉柄的握法上,由于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解决锉柄顶住掌心位置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促进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在锯削方法上,由于改变两手力的作用力点,使右手推力点方向与锯条前进方向接近一致,减少锯弓推进摆动,又使左手下压力提高,保证推出瞬间前后平衡,提高锯削效率和锯削断面质量,缩短技能转化为技巧时间。两种技法的改进对生产实习教学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论文的特点
技术工人所写的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属于专题性的论文。它只着重借鉴一个问题,而不需泛泛而谈。把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现象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找出带有规律,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性的东西。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所以论文撰写是个人专业的一次具体运用,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实践。对技术工人来说,技术实践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比较复杂的工作,为了说明某个技术问题,既要有文字处理,又要有图形和数字的表述。但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不少资料、数据、图表等往往比较分散,有的记在几个本子上,有的没有记录,只记在心上,有的甚至散落在不同地方,工作完了,这些资料也就完了。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果未能推广应用,这可是一种浪费。
三、撰写论文的目的意义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根据国家规定,技师考评方式中的综合评审,要通过论文答辩的方式去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写论文的目的,就是要应用专业知识,对某个技术问题,用说明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提高。上升到理论上的高度进行分析,就是要将自己好的经验、好的科技成果总结出来,介绍给同行。
我们不应为评审而去写论文。有些参加技师职称考评的同志,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认为评审要求论文字数为3000字左右,那就从有关的书籍上这里抄一段,那里抄一段凑字数,将理论原理或概念抄上一大段,再草草将涉及论述的内容来个叙述结尾,而根本不理会前面论述的理论原理与论述内容是否相关,对解决问题有否起到解释和指导的作用。其实要用短短3000字将有价值的难题论述清楚并不容易。论文写作的要求:一是要让别人能通过你的论述,理解掌握到你的先进技术方法;二是你要通过有力的论点论据,甚至一些科学依据让人相信和信服你的做法是彻实可行的,有采用价值的。所以,用3000字将一个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写清楚,其语言文字要求是比较精辟的,这样的要求反而比字数多的论文写作难度更大。
四、准备工作和撰写程序
(2)查阅资料。收集内容近似的他人资料,选择中以说明论文目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做到心中有底。
(3)积极咨询,虚心求教,吸收他人经验。技术工作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特别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借鉴和吸收别人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从中受到启发,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对某些技术问题一时理解不了,一定要不耻下问,以补充自身不足。
(4)整理原始数据和资料。必要时,实地观察,记录试验全过程。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5)绘制表格、插图、选择照片。利用图形代替文字表述,往往会使其机理和工作过程更形象,阐述更深刻。
(6)拟好论文题目和写作提纲。设大标题、小标题。一般的题序层次:第一级:一、二、三等;第二级:(一)、(二)、(三)等;第三级:1、2、3、等;第四级:(1)、(2)、(3)等。
(7)撰写论文。最好先起草稿,然后整理补充,最后再作文字修饰。
五、论文的选题
(一)题材来源
题材取自于技工的生产与工作实践,适合自己实际,撰写起来才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其技术含量,不但反映了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作者的认识水平。选题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究,不要摇摆不定,更不可中途改题。选题要求真实且具有实际意义。
(二)选择内容
论文要送专家评审,送审者要通过论文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而考评专家评审论文是鉴定考生能否达到技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技师论文应是考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代表作。可以选取以下方面的内容:
(1)使用和修理经验总结;
(2)试验研究;
(3)调查报告;
(4)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
(5)技术管理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