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oshenv587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阐述了中国之责任在少年,而少年又怎得振兴中华呢,我只得说:“重在教育,”而又面对现在的中国教育,我不由得默叹一声。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考什么学什么,逐渐成了机械。这样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样和好奇心,让他们盲目,在不断的竞争中这些所谓“成绩好”的学生,恐怕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了吧。有些机器们,只会死读书,能力低下,甚至品德不好,只是一个书呆子罢了,中国难道缺书呆子吗?可就是这些书呆子,在社会上占了多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寥寥无几,正是中国莫大的悲哀。不过,在这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社会里,逐渐那些死读书的人被淘汰吧。 再说说素质教育,在前些年,一些人一直在说着这所谓的素质教育,而这素质教育只不过是给应试教育的包装而已,让它可以光明正大的摆上台面,我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你素质再高,成绩不好有用吗,我只见过因成绩不好而落榜,没见过因品德不好而落榜的。我们的小学,初中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期末自然也有思想品德课的考试。在课上,老师不会实际说什么,只会说某某题答案是什么什么,记住了,考试就能对,试问,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关系吗?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好,是因为学生死记硬背了老师口中的什么什么的套话空话,只会说套话空话的人也许将来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庸才和应声虫!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在中国,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天天睡眠不足,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天天睡懒觉,如此下去,身体素质逐渐的变坏,下降,我们还有可能把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摧残成东亚病夫!谁又能为这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下降负责! 可是这种灾难不仅仍在加深,而且越来越理直气壮。为了应试的需要,竟然不相信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基本需求,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体制下,几乎要把初高中变成监狱,变成“考试集中营”。这样,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应试教育把应试和谋生树为一个个目标,学生从小心中充满了对应试和谋生的焦虑,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距离教育的本质意义越来越遥远,这是先进教育的发展方向吗?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一代代本可以才华横溢的人,从小在应试教育里磨没了激情和灵感,磨没了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高分低能,已经成了中国学生的代名词,教育早已失去原本的目的,从小学到高中,分数是最重要的,你分数高了,出人头地,大家都来和你套近乎,分低了,很抱歉,你将会永无出头之日,遭人白眼,在这种情况下,以分为本的风气越来越激烈,虽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刚才那样,但大部分人说明了一个现实:分高的永远和分高的在一起,分低的永远和分低的在一起,这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了。分数至上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印在了中国人的脑子里,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一代代的“分奴”将会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叹息。。 虽说如此,但中国的教育充分的做到了公平公正,每个人都有机会,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相比外国,中国学生的基础较为良好,但却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但扎实的基础弥补了不足,只有多练多学才能取得更多机会,所以中国学生较为勤奋,这也算是中国教育的好处吧。但还需加强社会交际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这正是外国大学所看重的。 思索着,为何人们不去改变一下这中国教育呢,不得不说中国教育给学生打下了基础,但中国教育在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的同时,也应该给学生留些自由探索的空间和表达创造力的机会,才不会使好奇心麻木,创造力枯萎和人性的扭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战略性意义。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要注重理论的基础地位。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在于理论的认同。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在灵魂深处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并坚定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既可以历史地论证,也可以结合现实来说明,更应该在比较中辨别,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真理的魅力,从而树立崇高理想。 二是要注重改革开放之路艰辛探索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应与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其中,关键是要把改革开放的教育落到实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有些学生简单地认为,出现问题是领导责任或制度问题。实际上,通过进行历史和横向的比较,就能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是来之不易的。改革之路充满艰辛,无数次激烈的思想论争、反反复复的试验探索、众多矛盾的化解,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不同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课题和困难,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在发展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即使解决了这些矛盾,也还会有新的矛盾出现,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自觉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加强艰辛探索之路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珍惜我们的探索成果,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三是注重话语体系的转换。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学科,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话语体系,这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要让不同专业学生都接受同样的专业术语肯定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话语体系的转换,用广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内容。所以,讲授基本理论时应注重运用一些故事性强的历史事件、反映人物品格风范的事例、现实生活中与理论联系紧密的重大事件、民间的一些谚语和学生中的流行语等,这也是理论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些什么?(不少于1000字)首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在思想上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在行为上我们要充满正能量,自觉抵制负能量,我们一切都得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爱党爱国,爱父母,爱同事,尊老爱幼。要做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新青年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面对因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恢心,面对成绩不骄傲不居功,始终保持谦逊好学积板向上的态度。我们要常常想到少年强则国强,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为了今后担负国家的重任,我们不仅必须要加强身体煅练,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只有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才有精力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上我们要刻苦专研,勇于探索,努力攀登科学高锋。在为人处事上,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与人为善,而面对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坚持原则,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的言论我们要坚决抵制,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在国家面临外敌内奸侵犯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必须不怕牺牲勇敢地站出来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在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良之徒威胁的时候,我们必须以一个新时代新青年的正气做出回应。当我们遇到有人遭遇危险的时候,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力去施救,对于那些确因天灾人祸造成经济困难的人家,我们也应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在爱情、婚姻、家庭观念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还得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对父母要尊重,对配偶要平等,对子女要教育不溺爱。具体到实际中,我们就是要摒弃爱情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做到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的新方式中,特别是手机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交流工具,而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工具也应体现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的认识高度,首先我们在手机的价值上不能有攀比心理,在使用上特别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不仅是人身的安全还要注意经济的安全。现在手机的普及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也给我们在使用时带来了许多社会公德的规范,比如首先在开车时不能打听手机,不能在开会时接听手机,不能在飞机上以及加油站打开手机,也不能在公共交通上大声播放手机。现在手机还与我们个人的诚信也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就是我们在用手机购买网上商品的时候,一定要诚信,对于已经购买的商品一定要及时支付现金。最后就是我们在手机上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文字一定要仔细自审尽量不要写错别字,分享图片不要带血腥、恐怖和色情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