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4

Bamboo15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汉代政论文发展阶段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ff237820

已采纳
西汉是建立在秦朝灭亡的基础之上的。秦朝灭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刑罚太重,以至于暴政亡秦。经过楚汉四年相争,经济凋敝。所以西汉统治者汉高祖刘邦,汉惠帝以及汉文帝,汉景帝都吸取前秦教训,实行休养生息,造就了文景之治

汉代政论文发展阶段

263 评论(14)

奋发图强_

因为刘邦在建立汉朝初年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了极大地缓解,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土地兼并不严重,人民百姓的。让人民的负担,让人民的负担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所以汉朝初年,这些民生政策保了了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和相对稳定,会成兴盛朝代的基础。
142 评论(10)

naringenin

当然,强汉,乃是中国古代发展的巅峰时期我们的老祖宗们在当时是灰常牛逼的,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勉自豪。尤其是武帝时期,南征北战,击败强大的匈奴,开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有人把汉和当时的西罗马帝国并称为当时两大帝国,可有历史学家的观点是,被东汉驱逐的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扫荡欧洲,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汉有文景之治,宣帝中兴,东汉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尤其是武帝时期,汉武帝南征北战,击败强大的匈奴,开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时经济文化科技上也是星光闪耀九章算术,太初历,地动仪,造纸术,伤寒论,,,,,,,,
211 评论(9)

maskfox

从战国中期至西汉初年,黄老之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在诸多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西汉初年被统治者采纳为治理社会的指导思想,烜赫一时。基于秦末以来社会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社会凋敝的这种现实,汉高祖刘邦顺应人民普遍希望安宁的心理,以黄老思想为指导,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社会,使社会生产由恢复而发展,乃至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明古之理,可以治今之事。汉初的黄老之学不仅对于西汉初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以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治理仍有着深刻的启示。一、汉初社会背景下的黄老之学的内涵黄老之学,顾名思义,“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就是对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的合称。一般认为,黄老之学分属于道家学说,在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假托黄帝的名义来阐释道家思想,并对老子的学说加以继承和发展,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吸收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讲的“黄老之学”。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相比较而言,黄老之学的突出特点就是“道法结合”,在这种观点看来“道”是由“法”衍生出来的,它主张君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无为”,但是这种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只是统治者基于社会的现实状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不过分干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些主张适应了汉初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鉴于西汉初年的社会现实状况,从西汉建国之初至汉武帝时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汉统治者主要侧重于黄老之学中“清静无为”的特征。所谓的“无为”即是:统治者不苛扰人民,不滋扰生产,促进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固。综合来看其基本的特点是,在肯定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前提下,主张“无为而治”,缓和阶级矛盾,又“顺民之情与之休息”,从而恢复和发展生产
28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