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高三而言尤其显得必要和重要,也是高三政治教师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搞好政治高考备考工作的关键。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政治学科的知识容量特别大,我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要将所有的知识复习梳理一遍,时间非常紧张,并且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政治课时减少,导致每一节课的知识密度特别大,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让学生掌握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绩,需要仔细研究上好一轮复习课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具体方法如下:(一)课前准备、运筹帷幄。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我们坚决落实是教科院关于集体备课精神,在备课组内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案,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准备:1、备考情。从近两年的高考题来看,题型的设计及难易程度都适中,但学生的得分并不高,主要是学生对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的不够完整清楚,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准确,专业术语不够准确,专业术语表述的不够规范,也缺少对题型的强化训练。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学案的设计必须做到:考点清晰、重难点突出、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练习题精挑细选、单元过关反复斟酌、热点材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展示环节的方式里求稳中有变,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这样教师规范教学和学生规范学习,规范训练,在考试中的表述也就会科学合理。同时老师也要加强对《考试说明》《课程标准》的认真研究。2、备教学案。教师认真备细教材,备好考点,备透重难点,被充分热点的情况下,通过编制教学案,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展示出来,这个过程是在备课组内反复讨论后再确定编写人员进行编写,然后由两位教师进行完善教学案,在进行印刷发放,这个过程需要提前一周完成。3、备学生。我校学生类别多,有文科实验班、普通班、艺术班(美术、音乐、文管等),学生的学情也较为复杂,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设计学案时,突出课标要求,夯实基础,把当堂课的知识点弄清楚练明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环节多,并适当设置梯度,使学生在课前填写学案时有兴奋度,每节课前检查要有批语,并给予表扬鼓励,各类班级和学生之间不进行比较,但要看学生前后的进步幅度,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由于现在课时有限,我们政治课每周4课时,课时少、内容多,为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必须把教学案中的预习课部分提前让学生做完做好,我们课堂集中解决重点、难点、易混点和定时定量的练习,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清混淆点。(二)突出课堂、追求实效。课堂教学是整个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尤其素质教育形势下,课时数减少,时间紧,任务重,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过程,向每一分钟要质量,向每个知识点要分数,向每一道题要技巧。首先,检查基础知识,宏观把握教材。巩固基础知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尤其是一轮复习的第一要义。每节课用10分钟的时间对本课基础知识进行检查,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前复习的监督,另一方面教师在检查过程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检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用随机提问,或者书面检测的方式,利用认真设计好的书面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没有掌握好的内容,适当强化。其次,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把握好逻辑联系。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的现象。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以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在必修一《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中,重点分析了就业和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两个重点内容。其中,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劳动者合法权利有八项内容,要求学生明确理解每项权利的名称。从必要性和重要性方面分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结合新教材修订的相关资料,我们对它进行了概括总结:补充了“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的要点。“怎么做”也是从“党和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不同主体分别阐述分析、概括总结。第三,创设情境,巧妙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思想行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事、新闻都很关心,也感兴趣。而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一、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除了正常的精心备课外,我还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科学的整合。例如,可以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增减,顺序可以重组,可以选择教材以外的更适合的案例,等等。比如在学习湘教版选修五第一章第二节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在必修课本中已经详细学习过,我就把这一部分省略,重点讲解了酸雨和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在上课前我经常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储备;哪些知识需要给学生补充;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接受,这些容易的知识点采取什么方法获得;哪些知识点学生不容易接受,用什么方法使这些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二、创设精彩的情景导入
一个精彩的情景导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例如,在《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学中,我以当天的一个见闻导入:今天老师在上班的途中,看到有两个小商贩吵起来了,为什么呢?商贩甲说商贩乙占了他的大街转角的位置。有人劝商贩乙把位置让给甲,乙不同意;有人说甲就将就一下,不在大街转角不一样做生意吗,甲也不同意。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二人这么看重大街转角这个位置呢?大家经过讨论,得出了大街转角交通位置好、人流多的结论。这样商业街的布局原则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
三、打造高效课堂
在区域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基础知识需要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大家寻找巧妙的记忆方法,以下是学生们集思广益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例一,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学生的记忆妙方是:一(伊洛瓦底江)、二(萨尔温江)、南(湄南河)、公(湄公河)、红(红河)。例二,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三大半岛自西向东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学生的记忆妙法是:一(伊比利亚半岛)、二(亚平宁半岛)(注:“亚”即第二的意思)、干(巴尔干半岛)。例三,美国西部的重要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是: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学生的记忆妙方是:西(西雅图)边的山(旧金山)上落着一只鸡(洛杉矶)。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这些知识,而且不容易忘记。这些成果让我感慨: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培养分析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在世界政治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工农业区位因素是一项重点内容,但是如果只是学一节分析一节,则学生容易边学边忘。所以我在分析某一政治事物区位因素时,总是先分析该政治事物的区位因素,然后让学生总结对于该类政治事物的分析方法,再寻找其他地区同类政治事物的区位因素让学生自己分析。比如,学习中亚棉花区位因素后我便让学生先回忆印度棉花生产的区位因素,然后打开地图册埃及部分,让学生结合地图册上所给埃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埃及地形图,用分析中亚棉花的方法分析埃及长绒棉的区位因素。分析完欧洲西部航运发达的原因后,打开地图册俄罗斯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俄罗斯北冰洋流域三大河流航运是否发达。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分析的方法。
融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一种温馨平等教学情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每一节课堂上,我都会选取三到四个有代表性的思考题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代表发言,我在某些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学生代表进行补充和完善。
高考中政治学科也经常涉及热点问题,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并且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的政治知识。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我及时从网络上查找与政治知识相关的视频,看完视频后,便由某一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作答,老师则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找到了政治学习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感觉到了一种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学习自信心大大增强。
四、创设精彩的总结
一堂政治课,时间短,内容多,所以一个精彩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一节课内容的回顾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印度时,我对这一节内容的总结是这样的:三大地形,三大河流,三种气候,三类国家,三大宗教,三大矿产,三大工业,三大经济作物,三大粮食作物,三个亿国。这样学生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便心中有“数”了。
五、生活中做学生的大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们才会向他敞开他们的心灵。”
课下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心声,有利于加强师生感情。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叮嘱,一个很细微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从心底喜欢上这个老师,从而“安其学而亲其师,悦其友而信其道”。
总之,政治教师要有一颗炙热的心,一份负责任的情,热爱政治教学工作,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热情”上课,“激情”上课,以“情”激“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打造出高效的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