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乐乐
苹果的贡献 苹果是个人电脑的鼻祖,是IT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以下是苹果首创或者先于IBM PC推出的技术: ◆ 鼠标和5" 软驱 ◆ Postscript 打印技术 ◆ 即插即用 ◆ 内置网络、内置网卡、CD-ROM ◆ 远程拨号连接 ◆ 火线技术(IEEE 1394) ◆ 色彩缤纷的个人电脑(iMac) ◆ 掌上电脑(PDA) ◆ 液晶显示器 ◆ 点对点文件共享 ◆ 桌面排版 ◆ 电子试算表 ◆ 图形界面系统 
概念的提出 "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是1977年由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雷恩"在一部科幻小说《P1的青春》中提出 1983年 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考因"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病毒的可实现性。 1987年 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几乎同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如大麻、IBM圣诞树、黑色星期五等等,面对计算机病毒的突然袭击,众多计算机用户甚至专业人员都惊慌失措。 1989年 全世界的计算机病毒攻击十分猖獗,我国也未幸免。其中"米开朗基罗"病毒给许多计算机用户造成极大损失。 1991年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在空袭巴格达的战斗中,成功地破坏了对方的指挥系统,使之瘫痪,保证了战斗的顺利进行,直至最后胜利。 1992年 出现针对杀毒软件的"幽灵"病毒,如One-half。 1996年 首次出现针对微软公司Office的"宏病毒"。 1997年 1997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宏病毒"年。"宏病毒"主要感染WORD、EXCEL等文件。如Word宏病毒,早期是用一种专门的Basic语言即WordBasic所编写的程序,后来使用Visual Basic。与其它计算机病毒一样,它能对用户系统中的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本类文件造成破坏。常见的如:Tw 1(台湾一号)、Setmd、Consept、Mdma等。 1998年 出现针对Windows95/98系统的病毒,如CIH(1998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CIH病毒年)。CIH病毒是继DOS病毒、Windows病毒、宏病毒后的第四类新型病毒。这种病毒与DOS下的传统病毒有很大不同,它使用面向Windows的VXD技术编制。1998年8月份从台湾传入国内,共有三个版本: 2版/ 3版/ 4版,发作时间分别是4月26日/6月26日/每月26日。该病毒是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计算机病毒,是迄今为止破坏最为严重的病毒。它主要感染Windows95/98的可执行程序,发作时破坏计算机Flash BIOS芯片中的系统程序,导致主板损坏,同时破坏硬盘中的数据。病毒发作时,硬盘驱动器不停旋转,硬盘上所有数据(包括分区表)被破坏,必须重新FDISK方才有可能挽救硬盘;同时,对于部分厂牌的主板(如技嘉和微星等),会将Flash BIOS中的系统程序破坏,造成开机后系统无反应。 1999年 Happy99等完全通过Internet传播的病毒的出现标志着Internet病毒将成为病毒新的增长点。其特点就是利用Internet的优势,快速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从而使病毒在极短的时间内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