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3

孙启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学校卫生工作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zh1119840

已采纳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学校卫生工作论文

257 评论(8)

小滑块usc

我也在写论文。大家互相帮忙啊!
119 评论(15)

welkin1993

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评价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 有差异的, 但只要有合适的环境, 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关键是老师、同学、家长和这个社会怎样去评价他, 怎样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促使他自主地去学习, 去思考, 去创新, 去探索, 怎样用正确的评价塑造他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究创新精神,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 决不扼杀学生的个性, 决不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 束缚学生。如有位教师在讲《捞铁牛》课时, 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铁牛捞上来而发出不住的喝彩! 可学完课文后, 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到黄河里, 实在是很大的污染, 对环境的破坏很大, 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该生能有自己的见解, 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 不唯书, 不唯上, 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教师先尊重了他的独特感受, 表扬他没有完全跟着书走。然后, 教师又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 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进河里, 那该怎么办? ”顿时, 全班一片寂静, 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了锻炼。最后,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将四条船并排, 把沙铲进另两条船上, 这样一来, 既不会污染环境, 又能把铁牛捞上来, 还能节省泥沙。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 转瞬即逝, 因此, 教师要给予其燃烧的机会, 适时准确地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 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 产生共鸣, 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评价要尊重个性的差异, 因人而异, 然而一味地肯定也容易使学生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使他们受不了批评, 受不了挫折。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记着我们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人, 而不是让他永远做学生, 最终他还是要面对社会的评价, 因而要坚持正面引导, 正确评价学生的原则,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8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