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

71965306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节能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303132745

已采纳
流星划破夜空,会触动文人的心灵;瀑布飞流直下,会触动诗人的心灵;鸟儿缓缓低唱,会触动才子的心灵……大自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树,是一种植物,真正的树,在山上,在河边。人们赋予了树不同的性格:挺立的松,朴实的槐,潇洒的柳,高贵的楠。树给人以快乐和灵感,但树在自豪的同时,却不知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龙舟下扬州,哪一次不是树的劫难?成千上万棵树倒下了,树疑惑,无奈,但却无法说出心中的痛楚。现今树木不断被砍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5%。只近世界水平(22%)的一半,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天然屏障被破坏,森林经济崩溃,生态危机爆发的局面。影响整个自然规律的改变。群山中只剩下被砍伐完了的光秃秃的树头。留下几只可怜的小鸟在传递着树的呻吟。水土一天天流失,沙漠一天天扩大,耕地渐渐被吞没,眼前的郁郁葱葱,恐怕只有在梦里才看得见。原始的森林变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砍伐、火灾、虫害,吞噬着树的身体,树彻底失望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眼泪。曾几何时,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她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江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繁衍了一代代的优秀儿女。地球穿着一条蔚蓝色的纱裙,成为众星球的焦点。幽幽蝉鸣,蛙声连连,海欧轻盈地掠过海面,秋风落叶,田野飘香;地球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家园。但,昔日的美丽并没有延续下去。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地球的儿女—人类。盲目地开垦,毁林,伐木,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祸害。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们敲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钟。伤心的地球母亲在悲痛之余满以为人们会觉醒,然而,她错了,人类破坏地球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且更变本加厉了。这一次,人们将高楼大厦建在昔日树木的生长基地上,茂密的森林消失了,大厦拔地而起。工厂为了一己私利,并没有注意保护环境,更是将污水排放到江河里。小鱼窒息了,鹅卵石沉底了。“春来江水绿如蓝”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人们路过河边,更掩鼻而逃,真是有可悲又可笑。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就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工厂房顶上的废气也“不甘示弱”,浓浓的烟雾使天上雪白的云变成了一朵朵“黑云”,还下起了酸雨。这些废气与生活中的污染使全球气温变暖,产生了温室效应。各种动物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和营养,濒临灭绝。战争不断,到处都是硝烟弥漫,生灵涂炭,直至今天,人类还是没有懂得热爱和平。地球母亲美丽的外衣被撕破,强壮的身躯经不起摧残而变得日渐瘦弱……人类,醒醒吧!不要再沉浸在奢侈里了。一起来拯救我们可爱的家园吧!如果我们再不觉悟,那一切都将太迟,太迟了。维护生态和平,重建绿色家园的行动刻不容缓。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多植树,少伐木,杜绝“白色污染”,减少污水排放。但愿,万水千山一片繁荣,生机勃勃,鸟儿歌唱可以成为现实。不,不是但愿,这一天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实现!

节能与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大全

104 评论(14)

一步一步

这些都是网上出现过的 如果想弄些不同的找人代笔吧
92 评论(9)

fxtxwj

我们拥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可遗憾的是人类正在亲手毁灭掉自己的家园。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大气层稀薄、白色污染,大量稀少动物频临灭绝……如果人类不愿做出改变,数十年后,地球就会在这个宇宙间消失。为了我们的家园永远生机盎然,我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少用一次性物品。一次性物品所产生的垃圾堆积起来,就会形成所谓的白色污染,这些白色污染深深地埋在地下难以腐化,还会污染土质。二、多植树。树叶的绿色素可缓解眼疲劳;树木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土表温度。所以我们要大量植树。三、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淡水仅占世界水资源的03%,因此,我们更加要珍惜水资源,做到一水多用。四、保护野生动物。现在,由于人们的猎杀,已经有许多野生动物频临灭绝。据统计,从古到今已有二百万种动物灭绝了。五、节能减排。如今,人们的购车梦实现了,私家车数量急剧的增多,既造成了交通的拥堵也造成了空气的污染。所以请大家告诫自己的长辈:请少开车,多步行,这样既环保又健康。六、提倡节约用纸,一张纸两面用。纸张两面用后自然还有别的用途,所以请大家节约用纸。5000张纸相当于一棵成年大树,如果汕头一个月节约用纸5000张,那么每年就能节约用纸60000张,就相当于12棵成年大树啊!七、节约用电。人走灯熄,晴天光线好就别开灯。要知道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各位同学如果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妥,感谢提出。如果觉得合理可行就请采纳。我是真心希望大家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2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