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0

xwh91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语文职称论文怎么写的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提提老总

已采纳
01职称论文怎么写-准备阶段。①投稿前要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投稿体会,不同期刊对原稿的要求不同。可以通过知网查阅该刊物最近发表的文章。②摘要的字数最好控制在150-250字。摘要包括背景(1句,有时可免除)、试验方法(1-3句)、最重要的结果(4-6句)、结论(1-2句)。摘要极其重要,很多读者只读你的摘要,或者读摘要后决定是否读你的全文。③引言部分必须明确说明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向读者说明研究的价值。02职称论文怎么写-起稿阶段。有了思考的意见,写了大纲,就可以构想草稿了。哲学话题已经十分困难,不必用故事高深、冗长的语言混乱。不要使用对话中不使用的语言。要简洁,全面说明意见,写好哲学论文,简洁,全面表达意见。这两个要求似乎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首先不要说太多和说太多),如果能恰当理解这两个要求,就能写出优秀的职务论文。03职称论文怎么写-修改阶段。材料和方法:介绍试验地区和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材料和方法说明的详细标准是让他人重复你的试验。结果:写作前要全面消化和浓缩试验数据,明确规律倾向。着重描述重要结果,灵活使用图表,文字描述应避免重复图表中的数据。采用副标题通常有助于文章的结构和可读性。

语文职称论文怎么写的好

351 评论(8)

陈红杰

第一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章。这类论文有对语文教学的性质这一命题作阐述与解释的例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3期《审视“语文”》作者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是从“精神的家园”、“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和“生活的语文”几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是什么”这一命题有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思考与解释笔者的《悟什么 怎么悟》发表于2004年8期《教学月刊》当属此列或是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例如批评语文教学满堂灌、机械练等不足倡导对话教学《教学月刊》总第41期中的《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就论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的观点。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收集各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寻找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3年第5期有篇题为《中美阅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比较》的文章就是在“多”和“活”上分析了美国阅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特点。 第三对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也成了教学论文。这类论文比例最高打开我们手中的语文教学杂志有三分之二的文章就属此列。例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上的“课例剖析”、“教艺例谈”、“教改探索”、“教改尝试”和“教学反思”等栏目登载的几乎都是一线教师的实践所感记录着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的足迹镌刻着一位位热血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叩问与咀嚼。 从论文撰写的形式来看狭义上的教学论文就是指围绕某一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文字表达。
241 评论(9)

yunshang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人、畜、劳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虽然是“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按上面的方法基本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还是没把握的话可以去晋顺论文网看看希望可以帮到你
30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