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5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igczh

已采纳
抑郁症应该如何治疗? 一药物治疗。 抑郁发作往往有复发倾向因此,治疗目的有二:控制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 药物选择: 抑郁病人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如自杀观念强烈应果断实施电痉挛治疗,得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维持和巩固。 目前仍把TCAS作为治疗抑郁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其次可考虑MAOIS。 各种TCAS总的疗效不相上下有人认为叔胺类比仲胺类更有效,因在体内既有叔胺类母药,又有药理活性的仲胺代谢物但未能得到证实。临床可根据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咪嗪类的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替林类中的普罗替林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病人替林类的阿密替林、二苯并卓类的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能更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病人。TCAS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多虑平去甲替林和四环类麦普替林相对较轻。 MAOIS对非典型抑郁效果较好对伴有明显焦虑、惊恐症状者可能优于 TCAS。新一代可逆性 MAO一 A抑制剂(RIMAS)如吗氯具胺既保留了老MAOIS的抗抑郁效果又避免了老MAOIS的常见毒副反应。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一HT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应用较广目前其疗效虽未超越老的TCA,但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较轻,病人耐受性较好适用于合并躯体病、心血管病和老年病人。因副作用较轻安全性能较好有利于长期维持治疗,目前国内临床上已渐成为一线用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双相抑郁的治疗基本和单相抑郁一样但双相病人用抗抑郁药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抑郁药和锂盐合并应用。 精神病性抑郁单用抗抑郁药效果可能不理想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舒必利等 3.疗程和剂量: 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低、疗程短。 抑郁症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期治疗): (1)以控制症状为目标的急性治疗期:用足够剂量至症状消失 (2)以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反复为目标的继续治疗期;症状消失后至完全康复,约需4~9个月,如未完全恢复病情易反复。 (3)防止复发为目标的预防性治疗期后两期不易截然分开,常统称为维持治疗。一般认为下列情况需维持治疗:①3次或3次以上抑郁发作者;②既往2次发作如首次发作年龄小于20岁;3年内出现两次严重发作或1年内频繁发作两次和有阳性家族史者。维持时间长短、剂量需视发作次数严重程度而定。 二认知治疗: 6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疗抑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抑郁病人对自我,周围世界和未来的负性认知,由于认知上存在偏差无论对正、负事件都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治疗目的在于让病人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推理模式从而主动自觉纠正之。疗程12~15周,疗效与药物比较无明显差异如结合使用,疗效可能更好。近年来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的认知治疗 三另辟蹊径: 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 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实验疗法 实验疗法通常不是由医生进行的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未得到证实。 穿颅磁刺激疗法即TMS——由于大脑中的神经传导是需要电流的改变穿颅磁刺激就利用这个特性,以一种非侵入性、无痛且安全的方式利用金属线圈,直接对脑中特定区域发出强力但短暂的磁性脉冲,在人脑的神经线路上引发微量的电流目前未发现对治疗抑郁症有副作用且前景广阔。 女性荷尔蒙补充疗法HRT 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比男性高女性经前、产后、绝经后体内激素会发生变化导致心情变化,常会引起经前综合征,经前不悦症产后抑郁症。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如盗汗热潮红。荷尔蒙补充疗法本身也可能引起抑郁症,如果你曾经患过抑郁症在考虑使用这种疗法前应告诉你的医生。 反射疗法 反射疗法是由其实施者对患者手脚固定部位施加压力的一种技术反射论者认为人体有自身修复功能,手脚中的神经和身体其他部位相联系。通过刺激手脚一定部位就可以通过反射原理治疗疾病。 运动疗法 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你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从总体功能上来讲,运动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但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一定要同你的医生商议抑郁症常识简介: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或那个时候感到沮丧、伤心或者忧郁。当我们失去一些东西,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自尊受到伤害时,抑郁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有时候,这种伤感会逐渐加重,持续很长时间,使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摘要

135 评论(13)

金色的年华

一定要让自己能够放松自己的心绪,使自己身体对于激素水平的变化重新的去进行适应,最好是多吃一些有营养而且又非常清淡的食物,最好是能够享受到被家人照顾的亲情,做一些适量的家务,劳动或者是体育锻炼
127 评论(12)

simon壮

抑郁症主要护理问题包括增加运动量,睡前两小时内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锻炼;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多喝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可以和红枣一块煮着喝,有利于病人的睡眠,进而缓解抑郁,应该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避免劳累,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康复,祝健康。
350 评论(11)

sunxuyan0608

这下面的题目我可以帮你写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118 评论(13)

鸡蛋仔

抑郁症患者应该避免被刺激,也应该自己多暗示听听亲友们如何改善的建议。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是: 1、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为主:长期的失眠使你消耗大量的能量,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建议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饮食为主,并注意服食润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2、补充足量的水分:维持脏腑的正常需要,润滑肠道,利二便,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3、辛辣腌熏食物忌过量:忌食过量辛、辣、腌、熏类等有刺激性食物,因引发失眠的病因较多,所以患者应按自己的体质有选择地选用适合自己的食物。抑郁症饮食餐单。
11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