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0

cjdo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景点游记论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eo科维奇

已采纳
怎样写游记呢?   一、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印象。   二、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回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具体地描写,并对重点部分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运用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使景物形象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般。   三、分清主次详略。我们在写游记时,面对繁多而又千姿百态的景点,美丽而又令人回味的山水,写什么好呢?这都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你和游人怎样感叹,你凝望着什么,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游记也就生动了。   四、融入真情实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如果你注意了以上几点,那么,你一定会写出成功的游记。

景点游记论文3000字怎么写才好

339 评论(12)

kangaroo_run

首先游记可以有日记的方式,就是流水账的表达,至少要把游的地方的事情给大致描述出来,先把人物,时间,地点,交通,和背景等介绍在前面,要让读者(读者也可以是自己)知道有一个框架,就是一群人或者一个人,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了什么地方,有个这个框架,一切就会很清楚,然后就可以开始正文了。游记的地方经常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非自然景观,但是如果去参观可口可乐工厂,也是可以写成一篇游记的形式,就是对象可以是很多东西,也可以把旅游的过程描述成游记。一定需要介绍此次出行的目的,可以是因为天气好,或者因为有空,或者因为一个什么原因而有了这次出行的计划,这样才可以清楚地渲染整个框架,而不至于很唐突的说就是一次出行,会显得更加真实。游记,可以叙述多议论少,可以夹叙夹议等,但是如果议论占了全部篇幅就不太好,去玩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是必须要先说清楚的,不一定非得要按照时间顺序,但是一定要描绘好景点,比如一次去爬山为例,就要说看到的景色,路上遇到的故事,看到的山、树什么的。尽量要描述清楚那个地方,让读者有代入感,知道去了哪里,就好像读者也看到了一样。扩展资料:写游记,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将其他人的东西东拼西凑地搬过来。这样并没有什么意义。如何将自己内心中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这是小编下面与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一篇对人们有意义的游记应该是包括了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三个部分。很多人写游记都只会写出行时发生的事情。但是,出行前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出行前所考虑的东西要更多,要了解出游地的天气状况,了解风景区及其路线,还有了解一些风土人情等等。但也不必写得太过于详细,简单交代如何制定自己出行线路就好,毕竟文章主要部分在出行时。现在说出行时,来到一个地方,免不了吃吃吃,把好吃的东西拍下来,分享给读者,文章也很有吸引力。看见风景,不要只上传照片,让人们了解这个地方的最好方式,是告诉人们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比如说广西桂林市兴安的灵渠,就是秦始皇开凿运河时留存下来的。景区里面的飞来石,相传是白鹤大仙飞石镇妖。虽然只是个传说,但也为人们了解景区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记
301 评论(9)

山里的萤火虫

会稽山阴之地,山水秀丽,繁华富庶。东晋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雅集尽显魏晋风流;南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令人悲叹不已;近代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荡气回肠。我总觉得如人一样,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同为古城,同处长江三角洲,苏州与绍兴就又不同的城市气质。相对而言,地处越地的绍兴似乎比苏州更刚硬一些。同是吴方言,绍兴人说话总没有苏州人说话那样软糯。绍兴人的脾气似乎也比苏州人更暴躁一些。似乎绍兴的文人更适合执剑,而苏州的文人更适合配玉。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比较绍兴与苏州的城市文化的,而是要记录我们7月14日的绍兴之行的。参观鲁迅纪念馆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于1953年1月,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我们刚踏进鲁迅故居的大门,一块大大的金字“翰林”牌匾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既是翰林又是京官,这就决定了周家大宅占地1000多平方米,这也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这样的优越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科场舞弊案将周家的好日子从巅峰打落谷底。因此周家大宅虽然高广幽深,但其无论是内部装修布置还是家具器皿,都显得过于简陋,与“翰林”大匾并不相称。就如周家的厨房虽然有三眼大灶,也有特地为客人准备的小灶,不过厨房里的碗碟器皿制作得似乎太过粗糙,远没有苏州很多大户人家诸如潘家、陆家那样所用的器皿那样精工细作、精巧玲珑。再如鲁迅的卧房内虽然有一张铁力木大床,不过这种木头在当时并不是太贵重,而且房间里除了床、书桌、衣柜以外再无其他,而且家具虽然如明式家具般线条简洁,不过并不如真正的明式家具般光洁雅致,反而给人一种破旧的感觉。周家因祖父获罪而家道中落,鲁迅的父亲又卧病在床,少年鲁迅就常往返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变卖家中财物来给父亲治病,维持家庭生计。这样看来,周家大宅的破落也就不难理解了。穿过一条幽暗的甬道就到了百草园。我终于见到了初中语文课本里读到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草木原本无声,园里也原应静谧,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破这里的寂静,应而也就见不到鸣蝉、蟋蟀、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听导游说院子刚刚整修过,所以也见不到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这些东西我虽然在药店里见过,不过还没见过新鲜的。这次见不到了,心里有小小的遗憾。不过百草园虽然不大却清新质朴。对少年鲁迅来说实在是乐园。鲁迅在这里捉虫、捕鸟、塑雪罗汉,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墙角还有一组雕像,是少年迅哥儿在听长妈妈讲故事。大概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美女蛇的故事吧。长妈妈身边,一只猫安详地卧着。鲁迅关于百草园的记忆是欢乐的,充实的。所以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写道百草园、社戏、五猖会、长妈妈时,语言自然平实,真挚质朴。我想,每当回忆起这些时,鲁迅那阴郁的脸上会露出少见的笑容吧。《朝花夕拾》是鲁迅少见没有把其作为匕首和投枪的文章。文章里透出了鲁迅的点点温情而不是冷峻严肃。不过鲁迅毕竟在童年及少年时期就饱尝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对他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导致了他似乎认为人世间到处都是黑暗而不太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即使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他也总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待人事物,他的目光犀利得近乎残酷。再加上在写《朝花夕拾》时他已经经历了出国、受辱、弃医从文、回国受到推崇和压制,所以,这本散文集里除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之外,还有像《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这样的犀利透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对落后国民性进行深切批判的文章。这两篇散文已经不像散文,而像杂文了。或许是因为在百草园得到的快乐和在家庭中受到的压制对比太过明显,才会使鲁迅将关于美好回忆的文字写得更美好,而将关于落后封建家庭的问题写得更犀利吧。我们最后去的地方是三味书屋。进入正堂,我们就看到了文章中写道的匾额和“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鲁迅的座位在比较靠墙的位置。少年鲁迅在上课时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将小说上的绣像描在荆川纸上应该不会被先生发现吧,不然也描不成一大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我不禁开始想象那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的情景:“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果然是沉醉在好文章里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三味书屋好像比周家大宅还要幽暗,除了那匾额和画,其他都是黑黢黢的一片。因此,人身处其中也就感到更加压抑。或许是因为从前的孩子们在这里开始真正接触四书五经,开始真正踏上科举入仕之路。与家相比,在这里孩子们的天性受到更多压抑的缘故吧。绍兴是江南文化重镇,深受温润的江南文化浸润,但又更多地受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刀兵之气的影响,因此“绍兴师爷”成为说话刁钻刻毒的代表。而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鲁迅也是在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难忘的留日经历之后对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更为尖锐地揭开国家和民族的疮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PS:其实7月14日久去了,到现在才写真是不好意思。哎,有时候真的太懒了。
228 评论(13)

99_asd

作者某双国字头的编辑,回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啦!工作之中,我能接触到大量的游记,我把游记分为三种,一种是攻略性质的游记,一种是记录型的游记,还一种是带有文学色彩的游记。不管是哪一种游记,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是阅读性强的游记~攻略型游记:为后人提供便利在某旅游网站上,这种攻略型的游记非常常见。所谓攻略,就是以提供各种实用信息,比如从a地到b地怎么坐车、几点有车、票价多少,某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哪里可以吃到、大概多少钱,哪家旅店干净又卫生,哪家是黑店,等等。攻略型游记看起来文章没什么章法,但实际上非常有用,尤其前往偏僻地方或者陌生国度时,所以这一类游记通常是惠及后人的。这类游记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一些琐碎的事情写明白,信息点写全即可。记录型游记:以自我感受为主这种游记比较常见的就是小清新一类的游记,通常以时间顺序记录了今天去了那里玩,感受是什么。这一类游记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辞藻来抒发好吃好喝好玩,干货不如攻略型的多,主要是个人主观情绪的抒发。这种游记适合作为网络日记的形式来展现,发在自己的公号、博客上还是很不错的。文学型游记:讲述观点这是一种更为进阶的游记写作方式,作者通常已经有了庞大的知识结构,所以他看到的一山一草一物,都会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到一体,最终有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游记最难等可贵的就是在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类游记最早走进公众视野的可以算是余秋雨的几本书了。这类游记比较难写,难就难在了不是抒发一个自我的情绪,还是观点。观点很重要,没有观点的游记,说白了就是近乎百度百科的介绍。并且,和原有的只是体系挂上后,可以轻易把几个细节糅合在一起,并且能做比较,行文手法既发散的出去,也能收的回来。这一类游记通常可以实现文章变现,发在旅游杂志上,或者出书。相比较于提供干货信息的攻略型的游记,这一类游记更像是启发你的旅游灵感,前者告诉你这个地方怎么玩,后者告诉你的可以去哪里玩。
278 评论(9)

chenlienc

回答 亲,作品标题应该紧扣内容哦,游记的标题,必须有两个部分组成:1、游和记的行为(揽胜、猎奇、观、赏、探、寻);2、所游、所记的地方。其中,地方可以是整个游览的目的地,也可以是目的地中的一两个小景点。如:黄山游记、桂林小记、张家界揽胜、天柱峰猎奇、夜游外滩、记金华两个岩洞、玉佛寺赏梅、光明顶看日出、水帘洞初探、大峡谷寻幽,等等。[比心] 参观记、游记可以以参观某某命题或记游某某,命题。也可以以参观的感受,旅游的感受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题目,可以统领全篇,引人注目。参观记和游记的命题,可以充满诗意,富有弹性。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在现当代文学中,游记被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其中以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韩晗的《大国小城》、路东的《一路东去》最为代表。 您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哦,首先要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亲,如有需要,可以随时点击我的头像进行咨询哦,可可也可以做一个倾听者,为您排忧解难哦,如有回复不及时,肯定是咨询人比较多,请您谅解,[比心][比心][比心] 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能帮到您是我的荣幸~祝您生活愉快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请辛苦点一下赞呢亲~谢谢您的鼓励是我努力的动力,期待下次相见☀️☀️祝您开心快乐,事事顺心 更多3条 
109 评论(12)

stylishoney

这次是我们首次采取自助的形式出游,因此不像从前跟团那样省时省力,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好在有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快捷的帮助。首先我们通过网络查询了旅游当地的许多相关资料,如天气情况、景点分布,食宿介绍等等,然后再参考一些去过该地的游客所写的游记及相关书籍,再搜集几个旅行社的出行线路安排,对要去的地方在心中有个大致了解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相应的出行工具,制定了具体的出行路线。并根据当地天气准备了所需要的衣物,带上充足的食品、水、现金和银行卡以及一此常用的如感冒、肠胃、跌打酒之类的药品。OK,一切准备就绪,炎炎夏日,开始我们期待的旅程。石林之旅我们这次的第一站是石林,从柳州到昆明我们先选定了两趟车,即上海----昆明,桂林北----昆明。前者从乘坐环境来说比较好,但相对较贵。从时间上考虑,我们选择了后者。由于当时正值学生放假,我们只买到了坐位票。上车时经过一番搏斗与混乱后方能安然就坐。而最痛苦的是上车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准备吃饭时才知道,因为人员太多,列车无法正常供应开水,这就使我们所准备的方便面成了摆设。(在此提醒各位,去的时候最好要买卧辅票,因为能休息一个晚上,精神状态会好许多。而且卧辅的服务条件相对好一些,另外,如果你不打算吃列车上难以下咽的盒饭的话,最好准备多元化一点的食品。)。忍受着饥肠辘辘,日晒雨淋的折磨,在穿越了无数个深远幽长的隧道,16小后,在隆隆声不绝于耳中我们终于到达了石林火车站。清晨5点的石林火车站静谧一片,我们的到来让它暂时的热闹起来。乘坐站外搭客的面包车我们来到了石林景区附近的青年旅行社的宾馆,稍事休息、填饱肚子、寄存好行李。等到7:30景区开门后我们便开始了今天的旅程。石林的天气要比柳州凉了许多,带来的厚衣服正好派上用场。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两个也是自助游的女孩子。特别有一个是从俄罗斯来的女孩子,在一句中文不懂的情况下居然独自游了中国的许多地方。真是不得不佩服外国人的独立性。石林号称天下第一奇观,俗称“李子箐”,整个景区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等。游览此地也有一种套票(面值100元),可以游包括石林在内的三个景点,而且还包括一年的会员费(即你或者你的朋友在一年内持此票来游览石林就再不需要再购买门票了)。如果单游石林的话门票是80元,人多的话在石林湖畔的街上请个导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大约60元左右,保证让你在充分游览石林的同时少走不少冤枉路。石林以喀斯特地形为主,形成于古生代时期。但这对于我们生长于南方的人来说算不上是很奇特的地貌,只是这里相对集中一些。步行其间,四周怪石嶙峋,群峰壁立,造型千姿百态。峰回路转间,步步有景,或如利剑,或如母子同游,或如唐僧入定,令人浮想联翩,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高处望去,只见一只只巨大的灰色石峰、石柱拨地而起,直刺云宵,如一片莽莽森林,蔚为壮观。石林间不时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导游在为游客讲解,为石林增添了不少民族风情。远处,似有若隐若无的歌声传来,让人不禁想起传说中美丽的阿诗玛和情深一片的阿黑哥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我们从望峰亭到双鸟渡食,穿大石林到小石林,反反复复,兜兜转转的花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出了景区大门。从石林到昆明白天有三趟火车经过停靠,最后一班是13点钟到。我们吃过午餐时间也就正好合适。因为听说这个期间昆明到大理的票非常紧缺。所以我们通过联网售票,直接在石林火车站就把车票买好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最后的6张票了,而且还是昆明站因为旅客太多,加了一节厢的结果。
35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