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旖
中国能源发展 我们任重道远 能源问题是个大问题,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问题、能源的发展,与各行各业休戚相关。谈到我国的能源问题,总体来说,还是处于紧缺状态的。这并不与中国历来的“地大物博”相驳,中国14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均摊得的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实,我们的资源量并不富有,我们用占世界 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8%的石油、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这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说句足以让我们的心咯噔一下:原来我们的处境如此紧迫!从世界来看,尽管新兴能源不断崛起,我们所利用的主要能源,仍是有限而宝贵的化石燃料。现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利用的化石燃料仍主要是煤炭,其次才是石油和天然气,其比例约为68%、17%、15%。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将在40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年。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毕竟是短暂一瞬的,所以人类及早开始寻找新一代的替代能源。根据世界权威部门推测,只2060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占能源结构的50%以上。因此,要解决中国能源供应不足问题,开发中国丰富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是一条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可行之路。然而,能源的日渐枯竭并阻止不了人们能源消费的脚步,能源消费加快、人均占有量低的事实很有力,我国节能减排形势紧迫,任重道远。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水平的69%、05%,看来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想到的出路是厉行节能减排的方针。其实节约当然是首要的,当代的资源浪费比比皆是,触目惊心,无论是开发新能源,还是利用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都要本着十分节约与珍惜的宗旨,毕竟,能源亦或可再生能源都是真真事实存在而又非无穷无尽的,不像苏轼《赤壁赋》中所云: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始终倒要奉行厉行节俭的宗旨啊。能源占有率的讨论再利用率面前,就只显得浅显了。目前中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控制能源使用率,从而控制CO2的排放,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而我国是富煤国家,整个能源结构中煤占90%以上,每年全国煤消耗达6亿多吨。中国这种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未来以煤为主的污染排放仍会居高不下。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变化难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将污染严重的煤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具有战略性意义。这种转化单纯依靠国家和少数科研机构显然是不行的,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引领百万产业“八仙过海”,自主创新,共促转化。从能源联系看中国与其它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着实应以实际能源状况出发,在互利合作中摸爬滚打,既要考虑长远,也要促进当前能源问题的解决以及为我国的能源发展着想。首先明确对互利的几点思考,面对当今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能源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时,需要重视以下领域工作:进出口规模的控制、消除亚洲升水、扩大投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以及开展互惠互助的战略对话。能源联系使中国以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互利关系更加紧密,关系也涉及更加广泛的层面和领域,这也就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战略性对话机制显得空前重要,这样一来,相互合作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也就必须体现出来,必须根据不同国家与中国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强化深入的能源发展合作。事实上是,当今世界大部分能源资源被西方国家所控制,再加上自然灾害、局部战争、气候变化使得能源增长缓慢,然而能源消费依旧快速增长,这使得能源供需关系无疑面临空前紧张的局面。总览世界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状况不难发现,实际上,石油产量及石油贸易还是在缓慢升温的,这少不来哦OPEC、中美及俄罗斯的功劳。作为现代能源的一大主力的天然气的发展也是引人瞩目的。非常规天然气占总量一半,求绝育许多因素,分布分散、区域发展差异性大以及面临的各种环境安全方面的质疑,都成为天燃气发展的重要制约性因素。于2004年全线贯通并投产的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将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工业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这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均衡能源配给的巨大工程,至于它的意义,我们初中地理课本就有,而直接结果是我们能源配给结构的改善。像这种跨区域的能源调控,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社会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决不能忽视“度”,从长远来看,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管道与现在的西气东输大动脉相连接才是更有利于我国能源协调的规划。面对能源消费强进增长及油价上涨的趋势,中国应找准自己的落脚点,积极应对并解决关乎世界能源紧张的问题。而在明确自己有多少油多少碳多少气的同时,节能环保、创新高效都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要与周边国家积极的进行战略合作,合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时刻牢记我们现在所利用的每一份资源,都同样是子孙后代的宝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后,立身于世界,中国能源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清晰的。我们人口众多,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大力促进各种节能环保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加快国内产业及能源利用工艺的自主创新脚步,同时厉行节俭,时刻牢记我们对这个世界所肩负的责任。面对这样一个能源发展局面,中国能源的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来源分为3类: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中国目前的能源利用困难主要表现为: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等。 因此开发新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在我看来在开发新能源当中,核能应重点开发;理由如下: 一,由人类研究核的发展历程来看,核由难以被人发现的不可再分粒子演变成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堆,这说明每一个阶段的科学家都在埋头于发现核的秘密,从另一个角度看,核能越来越重要了。 二,核能之所以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人类的能源缺乏,更重要的是核能本身的巨大能量,如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的,甚至我们现在利用的化石能源都是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三,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四,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五,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 六,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七,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基于以上的优点,在当下每一个国家都在大学设立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核能;在我国,几所著名大学如北大,清华,浙大,中大等大学都设立了和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这再一次证明了核能就是能源未来的发展! 然而,我认为使核能不能成为目前的主要能源的原因主要是: 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核能的释放主要通过裂核反应和热核反应(即核反应堆),但是热核反应是要利用裂核反应来实现的,而裂核反应是需要不稳定的重核,不稳定的重核主要是铀-235,这是一种很稀小资源!所以在资源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核技术的难度极高,所以需要尖端的技术人才,这也是一个困难。 总的来说,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即使很模糊,但这就像法拉第当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一样,核能的未来将是不可估计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