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4

mamaoti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疫苗议论文素材初中历史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aruleot

已采纳
最近山东省的问题疫苗事件闹的沸沸扬扬,那么所谓的问题疫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下面就来看看语文迷我大家整理的资料。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类产品案件,大量未经冷藏的疫苗类产品流入多个省份。对此,2016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此事件高度关注,已经责成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立即查清疫苗等相关产品的来源和流向,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3月19日晚,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根据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中掌握的信息,共梳理出向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市。  线索涉及的24省市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据山东省食药监局介绍,对上述线索,他们正在组织调查核查,发现违法行为将会同公安部门进行处理,对涉及外地有关线索已向当地进行了通报。  3月18日、19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负责侦办此案的济南市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及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了解到,这是一起去年案发的案件,济南警方也早已向社会通报了案情。  2014年底,济南警方在对重点涉药(涉嫌药品违法犯罪)群体整治时,发现一名庞姓女子形迹可疑。经过持续侦查,到2015年4月,济南警方掌握了足够证据,成功捣毁其在天桥区租住的窝点,当场查获多种疫苗。随后,济南警方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核实疫苗流向和使用单位。2016年2月2日,济南警方向媒体通报此案,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经查,庞某5年内违法经营的疫苗流向全国24省市,仅下线就有300多人,累计涉案金额达7亿元。2009年,庞某因非法获利违法经营人用疫苗,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5年。还在缓刑期内,庞某不但不悔改,竟带上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女儿,制造了这起案值更大、范围更广的疫苗非法经营案。  目前,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已破案21起,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刑拘10人,取保5人。因涉案人数众多,部分人员还未到案,各地还在侦办中。  问题疫苗有哪些问题?  疫苗,这是孩子从刚出生就要接种的!它通过其中含有的「抗原」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生产抗体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的。任何一种疫苗的核心关键,就是它的「抗原」部分。为了保证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大部分的疫苗都应该被贮存在2~8℃的恒温环境里面。不论是高温还是冷冻,甚至长时间的光照,都有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甚至导致疫苗失活、无效。一旦接种了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接种者免疫无效会感染发病死亡。  而庞某卫所贩卖的疫苗中,部分属于临期疫苗,存储疫苗的仓库,仅有两台用来冻冰块的冰柜。庞某卫将整件的疫苗未经冷藏裸放在仓库内,向下线发货时,用泡沫箱将疫苗配货分装,放入冰块,包裹好后通过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在庞某卫母女的抓捕现场,天气下着小雨,气温比平时低好几摄氏度。但囤放疫苗的仓库内温度计显示室温已接近14℃。此次非法疫苗新闻曝光中造成最大恐慌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进行冷链保存导致疫苗失效并销往各地。  问题疫苗致命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评论称“这是在杀人。”那么注射了问题疫苗真的会致命么?  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或过期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无效疫苗会导致人体无法得到正常的免疫能力,此次涉及到的疫苗包括“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病、甲肝”等等。最普通的流感,也是可以致死的。而注射了无效疫苗,因此没有本来该有的免疫力,当然会面临更高的死亡可能性!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本可通过接种疫苗免疫来避免死亡,但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  给宝宝注射疫苗吗?  有疑虑的家长,可以直接选择一家放心的机构进行补种,也可以稍等接种,待案情进一步明确后,对照被查出的问题疫苗接种点,再对照孩子接种史,来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疫苗的补种。  本着谨慎的原则,如果家长对现在的二类疫苗仍不放心,那就等等吧,这个时间上的延迟,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不如等到事情更明朗之后,尽力避开那些问题疫苗。  另外,疫苗管理一直比较严格的一线城市的正规防疫中心,基本不用担心存在问题疫苗。你可以选择你觉得足够靠谱的防疫机构进行接种。

中国疫苗议论文素材初中历史

154 评论(8)

zyw1996

所谓三防,是指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它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一、人员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核、化、生武器对人员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只要防护得当,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对人员的杀伤的。因此,了解三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员对核武器的防护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瓜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武器对人员的杀伤破坏作用,是由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杀伤因素造成的。人员受到一种杀伤因素的伤害叫单一伤,受到两种以上杀伤因素的伤害叫复合伤。当敌人使用核武器时,人员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波、光辐射和早期核辐射的防护由于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国徽持续时间非常短,所以,它们也被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对瞬时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主要是:当人员处于具有密闭、滤毒通风设备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先行隔绝,再根据情况进行滤毒通风或清洁通风。在隔绝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吸烟,少用或不用明火照明,以减少工事内氧气的消耗。当人员处于不密闭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人员应用棉球等堵住耳孔,以防彭膜损伤。当人员隐蔽在露天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人员应卧倒在工事底部,闭眼、闭嘴、腹部微收,两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使两大臂遮皋怖部,避免或减少光国徽对暴露皮肤的伤害。在单人掩体内的人员可蹲下,姿势尽量低下,可用两手堵塞耳孔。当人员来不及进入工事时,发现闪光后,应迅速利用就近地形地物卧倒(与露天工事内的卧倒动作相同)。卧倒的方向依核武器爆炸的方向和地形的特点而定。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背向爆心卧倒。当地形地物较小时,应对向爆心卧倒,以重点防护头部。在室内来不及外出隐蔽的人员,应该避开门、窗,在屋角或靠墙下的床下、桌子下卧倒,以避免间接伤害。正在行驶的车辆,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停车,车上人员最在车上卧倒,不能卧倒的人员姿势要尽量低,并把紧车厢或把手。2.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当人员在沾染区内时,为减轻放射性沾染的伤害,应及时戴上防护面具或口罩,也可用毛巾捂住口鼻;穿上防护靴套,或将裤腿、袖口扎紧,用雨衣、兼布、床单等就便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避免随便接触染物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尽量不在沾染区内吃饭、喝水、吸烟;尽量减少在沾染区的停留时间。当人员通过沾染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开高照射率地区,并快速通过。当人员离开沾染区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沾染。旅行,利用扫帚、树枝等自行或相互扫刷、拍打,清除服装上的放射射性灰尘。扫刷、拍打时,人要站在上风方向。然后脱去面具或口罩,漱口、擤鼻,并用水和擦洗身体的暴露部分。缺水时,可用毛巾、手绢等擦拭,擦一次,折叠一次。在条件许可时,应用淋浴的方法冲洗,也可在未受沾染的江河中洗澡,进行全身消除。受染服装用清水、肥皂洗涤效果更好。洗后要进行沾染检查,低于允许方可离去。无仪器检查时,要注意对暴露和易存积尘垢的部分(如耳、鼻等)多洗几次。(二)人员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化学武器是指把一些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即毒剂(人称毒气),装填在各种弹药、兵器中,施放在战场上,用来伤害人、畜和毁坏植物的事种武器。主要有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虽然各类毒剂都对人员具有巨大的伤害作用,但只要学会防护方法和正确使用防护器材,就可减轻或避免化学武器的伤害。1.当遭敌化学武器袭击时,可利用器材和工事进行防护。利用器材进行防护时,对呼吸道和眼睛的防护主要是戴好防毒面具或简易呼吸道和眼睛防护器材。当进行全身防护时,除防护呼吸道和眼睛外,还要迅速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等。利用工事进行防护时,情况允许,除观察和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应立即进入掩蔽工事,关闭密闭门或放下防毒门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工事防护时,应根据指挥员的命令有组织地进入,不得随意进出。进入时,应防止将毒带入。进入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人员在没有密闭设施的工事内,要戴面具防护。2.对人员和服装的消毒当人员染毒时,可针对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条件进行消毒。皮肤染毒时,可用防护盒内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无防护盒时,应迅速用棉花、布块、纸片、干土等将明显的毒剂液滴吸去,用肥皂水、洗衣粉水、草木灰水、碱水、清水等清洗,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擦拭染毒部位也有一定效果。眼睛染毒时,可用2%的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糜料时,对神经性毒剂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对糜料性毒剂用1:1000的高猛酸钾水溶液冲洗,消毒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用过的棉花、布块等要埋掉或烧掉。离开染毒区后,有条件时,可利用河流、澡堂、洗消站进行全身洗消。彻底除去皮肤上残留的消毒剂及毒剂作用的生成物。洗后应更换干净衣服。伤员洗消前,伤口应包上防水绷带或塑料布。3.对中毒人员的急救当人员中毒后,应迅速进行急救。急救时,应先戴好防毒面具,再根据人员中毒毒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急救药物和方法。神经性毒剂中毒时,应立即注射解磷针,并进行人工呼吸;氰酸中毒时,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戍酯,并进行人工呼吸;刺激性毒剂中毒时,可用清水冲洗眼和皮肤。如出现胸疼和咳融洽难忍时,可吸抗烟剂;糜料性毒剂中毒时,主要是对染毒部位消毒处理;毕兹中毒时,轻者不用药物急救,严重时可肌肉注射氢溴酸加兰他敏。(三)人员对生物武器的防护生物武器又叫细菌武器,是一种用生物战剂杀伤人员、特畜毒和真菌等。由于其危害极大,且不易发现,所以,应加强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人员对生物武器的防护,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传染病的抵御能力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免疫接种有针对性进行免疫接种,增强人体的疫力,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只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就可防止由该种病菌引起的疾病。即使发病,也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2.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敌人施放生物战剂的主要方式。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主要是防止细菌通过呼吸道或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进行集体防护时,可进入有滤毒通风设备的防护工事;个人防护时,主要是使用个人防护器材。对呼吸道的防护,最好是用防毒面具,其次是用装料防毒筒、高效防尘口罩和五层以上的毛巾口罩,再其次是用防尘口罩和普通口罩。另外,用手帕、帽子、衣服等掩住口鼻也有一事实上的防护效果。对眼睛的防护可戴防毒眼镜。全身防护可穿普通衣服,但要将上衣扎在腰带内,系紧袖口、裤脚,用毛巾转住颈部,戴好帽子,尽可能将身体露出部位遮住。个人防护器材脱下后,应立即消毒。3.对带菌昆虫的防护对带菌昆虫的防护,主要是保护暴露的皮肤,不让昆虫叮咬。除穿防疫服外,穿普通衣服时,可采取与防气溶胶相同的方法。此外,还可戴防蚊帽,披戴浸过防虫的线网,在皮肤的暴露部位除抹的防虫油,在房屋、帐篷、坑道、掩蔽部的门窗或出入口安装纱窗、纱门或挂上用防虫油浸泡过的门帘,在入口处的墙壁、地面喷撒杀虫剂,在建筑物周围点然艾蒿、桉树叶、山胡椒、玉米须等发烟驱虫。4.消毒处理由于生物武器的后续危害较大,对受染的人员,人员活动场所及病人居住环境,病人的痰、尿、粪便进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对受染人的消毒,有条件时可进行淋浴,或用肥皂擦拭污染部位。洗消前如用消毒剂擦拭污染部位效果更好。消毒剂可根据细菌战剂中的种类选用碘酒、来苏儿、亦可用甲醛;室外地面则根据需要,对重点地区用三合二、漂白粉处理或用火烧、冲洗、通风日晒、铲除掩埋等方法。二、个人防护器材及使用个人防护器材主要有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防护盒。(一)呼吸道防护器材呼吸道防护器材主要有防毒面具和防护口罩。防毒面具用于保护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物质的伤害。防护口罩可在无防毒面具或防毒面具换效的情况下使用。使用防护口罩时,需做浸碱或装料等加工处理。(二)皮肤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有防毒手套和防毒衣。防毒手套是用橡胶布制成的,用来防止人员的双手免受毒剂、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战剂的伤害。防毒衣是一种上衣、裤子和靴套连在一起的全身皮肤防护器材。此外,对皮肤的防护还可用防毒斗篷和防毒靴套。(三)防护盒防护盒是一种个人防护器材,里面装有解磷针一支、皮肤消毒剂一管、新式的有防磷片一管、解磷鼻粉剂三支。解磷针用于神经性毒剂中毒时急救。防磷片用于长效预防神经性毒中毒,服药后能减轻中毒程度,增强急救治疗效果。
233 评论(12)

sun3930

近几天朋友圈和空间被一个被称作“颐和酒店女子险些遇袭”的事件刷屏了。有人称这件事情的被爆出又一次冲击了人们对于“女性安全”的底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就在4月6日晚上一个微博名为弯弯女子在微博上贴出了一篇长文章,仔细描述了自己在颐和酒店差点遭遇强奸的经历。微博一出,马上被转载上万次,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我在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心中颇有感慨,一方面是为这个女子的警觉意识和聪明,一方面是为酒店糟糕的安保工作。  为什么说这个女子聪明呢?我在她的文章中注意到两个细节。第一,当下电梯后不明男子和她搭讪时,她立马警觉并且非常明确的告诉他自己不认识他。对于独自出门在外的女性来说,这份敏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女子在先天力量上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可以用聪明的大脑来弥补。像前几天的新闻:女子天台哭泣,转身失误坠亡,这样的行为是愚蠢的,无论是有什么伤心事,还是仅仅只为了追寻一种快感,我们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生命本就不易,为什么还要它为我们的愚蠢负责呢?一个聪明的头脑往往能使我们化险为夷。  但是在这一次事件中,似乎并不是这样。这也就不能说到最让我们愤怒的地方:男子不顾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明目张胆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女子往没有监控的楼梯间拉扯试图施暴,这样简单粗暴的行为让世人吃惊。  女子聪明的第二个地方就是在拉扯中间,女子见男子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并没有携带凶器情急之下大声呼救。这也是我最佩服这位化名弯弯的女子的地方。在那样千钧一发的关头下,女子竟然还想着先确认对方身上有没有刀之类的武器。我想如果对方身上有刀之类的凶器,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就不是什么施暴未遂的新闻了,很可能就是女子在酒店身中数刀的新闻了。在确认自身人身暂时安全的情况下才进行进一步的呼救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慎重以对。  这件事情一经爆出,网上又在疯传一些什么女子防身术的视频,但是照我看,对于先天力量不足的女性来说,再厉害的防身术在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前都有可能失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一颗冷静自持的脑子在危险关头发挥的作用是无穷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女子遭难后求助无门。女子及时呼救后,曾有酒店保安经过但是只是将这呼救声误认为是一场情侣吵架的闹剧,看过之后匆匆离去并没有放在心上。还好有一位女房客见闹得太厉害了,怕出问题并没有离去但也没有上前帮忙只是一直在旁边看着,随后吵闹声越来越大这一层的住户纷纷出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凶犯这才察觉事情败露从楼梯间匆匆逃走。  对于大家的表现,我只能说大家对情侣之间吵架拉扯的容忍度太高了。但是最让人气愤的不是这,而是酒店事后的公关和当晚报警后警察的回复。在酒店发生了这样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酒店当晚竟然不闻不问,让人心寒。当晚报警后警察回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以及事件不明而拒绝受理。可能就是当晚求助无门的迷茫和沮丧让弯弯写下了这样的一篇微博文来倾诉,最后被广大网友发现。如果  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那么谁能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所以首先我要感谢弯弯让这件事情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眼中,毕竟忍气吞声只能助长歪风邪气。其次难道大家不觉得颐和酒店的安保工作过于粗糙了吗?当有人在酒店楼梯间撕扯不止,就连房客都觉得不对劲的时候,酒店安保人员无动于衷。事发之后,酒店并没有任何回应,如果不是事情被爆出,可能弯弯到现在也要不到一个抱歉。安保工作不能马虎大意,安保意识不能模糊不清,这是我想要对许多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说的话。  颐和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注意。我想不仅是弯弯的遭遇触动了我们,从中让我们引起恐慌的是万一这样的事情在某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
15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