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仄起哒哒哒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语文论文课题研究方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oemis

已采纳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加思索,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检测完做试卷的分析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就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阅读方法不对。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五年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学生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2、农村小学生阅读是勉强的,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更成为他们的负担,不愿意也不习惯做笔记,即使做笔记也只是完成任务。3、阅读方法不正确,只读不思,思而不深。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准备进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最高阅读境界。二、研究内容: 学习兴趣的培养(1) 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2) 选好阅读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3) 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4)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习惯的训练(1) 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2)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3) 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4) 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三、步骤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9——10)(1)对三个学段班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2)设计小课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案、计划。2、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10——01)(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2)主研人员深入课堂调研、指导。(3)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4)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定期通报研究成果。(6将学生阅读所得写成的文章,编辑成册。(7)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8)举行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3、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01)(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在校内交流。(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推荐部分学生参加作文比赛。(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四、改革措施: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我们提出几点策略:1、研究思路: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式。还要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举办红色经典故事会、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2、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把握阅读方法的类型,从文献中确定课题的界定和研究内容。(2)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3)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五、预期效果:通过此研究:(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六、预期成果及形式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4、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语文论文课题研究方案

302 评论(10)

jytwell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上传: 胡玉保 更新时间:2012-5-30 10:15:38一、课题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二、研究目标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组织策略、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诊断方法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1、制订计划因本期我校开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高段的研究,因此,特别召集课题组成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讨论课题组活动形式。向课题组教师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规定每学期应完成的研究任务,扎扎实实的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2、加强组织建设,落实课题研究的常规工作。本课题组工作力将开展出自己的特色。本期,将注重落实课题组的常规工作,对老师们上交的各类资料登记考核,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3、以“扎实、成效”为核心价值观,拓展课题组成员发展的空间。着实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把课题研究工作与其它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校本培训、校内教研、集体备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体系。5、立足课堂,扎实研究。课题研究要基于课堂,立足于课堂。认真学习阅读课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验证、完善。争取提炼出更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本学期将开展课堂专题研讨课一次,并争取镇教研室成员对课进行指导与点评。四、工作安排: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前进。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9—2009、10)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本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09、11--2010、3)1.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各年级根据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问题,根据“有效、优化”的原则,确立一个行动研究突破口,即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打做法(优化策略)。2.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各实验老师严格按计划操作,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和两次研究课汇报活动。4.撰写课题中期报告,邀请有关专家作中期评估。阶段成果预计有教学随笔、研究日志、专题论文、调查问卷等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0、4--2010、5)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3.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阶段成果预计有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等
209 评论(8)

北风神

1、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调查及对策的研究2、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3、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4、注重观察 引导积累 提高小学生写人记事文能力的研究5、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的小课题6、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7、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8、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266 评论(14)

相关问答